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交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障,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
背景技术:
路障是指道路上设置的障碍物,目前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改善,公园、剧院、图书馆、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小区等区域的停车场及其出入口或停车位的周围通常设置了固定式路障,以限制大型车辆进入,以及提示或规划人们按管理秩序停放车辆。这样虽然保护了辖区的道路,但是由于现有的固定式路障的自身重量都很沉,如果遇到火灾或人员伤病,消防车或救护车也很难进入救助,需要适时移动时,人工搬运很不方便。
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缺点,人们设计出了可升降式的路障,由于其可降至地下,因此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升降式路障需要开挖路基才能安装使用,其供电线路也需铺设于地下,因此不仅其安装成本费用高,线路损坏后维修也不方便,并且也不节能;其用于控制升降的驱动电机设置于路障底部位于地面下,在驱动电机发生故障路桩需要维修时,工作人员需要在地面下进行维修,且维修空间十分狭窄,严重影响了维修的便捷性。
现有路障的表面一般都贴有荧光条,起到警示作用。天黑时,路障表面的荧光条要车灯照上去才会有较强的反光,如果车灯坏了,路障表面的荧光条就不显眼,经常有司机夜晚开车时不注意撞在路障上,造成损失。并且在恶劣天气下特别是在大雾或阴雨天时,路障表面的荧光条的警示作用大打折扣,达不到提示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的目的,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维修方便,警示效果好,可遥控移动并且节能的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包括安装于地面上的轨道和设置于轨道上的若干个路障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障主体包括圆筒形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底板,且底板位于壳体内部的下方,所述的壳体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电机、减速机和蓄电池,所述的电机带动减速机工作且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齿轮盘,所述的轨道上开设有可供齿轮盘啮合的齿槽,所述的底板中部开设有供齿轮盘穿出与轨道齿槽啮合的开口槽,所述的底板下表面矩形分布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和四个限位轮,所述的四个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四个限位轮两两相对设置且与轨道两侧壁贴合,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保护器、遥控接收器,所述的充电保护器与蓄电池和遥控接收器通过电线相联,所述的遥控接收器控制电机工作。
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利用蓄电池给电机供电,充电保护器可使电压稳定传输,可使用遥控器开启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蜗轮蜗杆减速机促使齿轮盘转动,齿轮盘与轨道啮合运动从而促使路障主体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盖体的顶部设置有光伏面板,且所述的光伏面板与盖体之间通过支撑架相固连,所述的光伏面板与充电保护器之间通过电线相联,所述的盖体中部开设有供电线穿入壳体内部的圆孔,且圆孔内设置有柱塞。光伏面板不仅可给电机供电,而且还可给蓄电池蓄电,起到了节能的效果,同时柱塞的设置不仅可以穿引电线而且还有密封的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光伏面板下表面设置有可感应光亮度的光敏传感器,所述的壳体外表面上缠绕有若干圈LED灯带,所述的光敏传感器与LED灯带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有可控制LED灯带工作的继电器。当外部环境变暗后,光敏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继电器,继电器控制LED灯带开启,达到了提示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的目的,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警示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底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可控制电机工作的限位开关,且两个限位开关分别位于齿轮盘两侧,所述轨道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可触动限位开关的定位柱。当路障主体移动到相应位置时,限位开关触碰到设置在相应位置上的定位柱,此时限位开关控制电机停止工作。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轨道上均匀的开设若干个膨胀螺丝孔,所述的膨胀螺丝孔位于两相邻的齿槽中间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轨道可为直线形也可为弧形。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壳体内壁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凸环,所述的两个凸环分别位于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处,且两凸环之间固连有若干根支撑柱,所述的电路板可放置于壳体内上部的凸环上。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电机、减速机、蓄电池和限位开关均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所述的减速机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可遥控控制路障主体的移动;可利用光伏面板吸收太阳能给电机和蓄电池供电,利用光敏传感器和继电器控制LED灯带的开启关闭,因此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警示效果也好;路障主体可与轨道分离,因此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路障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底板和轨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盖体和电路板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圆圈A中的放大图。
图6是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控制电路方框图。
图中,1、轨道;2、路障主体;3、壳体;4、电路板;5、底板;6、盖体;7、电机;8、减速机;9、蓄电池;10、齿轮盘;11、齿槽;12、开口槽;13、万向轮;14、限位轮;15、充电保护器;16、遥控接收器;17、光伏面板;18、支撑架;19、圆孔;20、柱塞;21、光敏传感器;22、LED灯带;23、继电器;24、限位开关;25、定位柱;26、膨胀螺丝孔;27、凸环;28、支撑柱;2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包括安装于地面上的轨道1和设置于轨道1上的若干个路障主体2,路障主体2包括圆筒形的壳体3以及设置于壳体3内的电路板4和底板5,且底板5位于壳体3内部的下方,壳体3顶部设置有盖体6,底板5上设置有电机7、减速机8和蓄电池9,电机7带动减速机8工作且减速机8的输出轴上固连有齿轮盘10,轨道1上开设有可供齿轮盘10啮合的齿槽11,底板5中部开设有供齿轮盘10穿出与轨道1齿槽11啮合的开口槽12,底板5下表面矩形分布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3和四个限位轮14,四个万向轮13与地面接触,四个限位轮14两两相对设置且与轨道1两侧壁贴合,电路板4上设置有充电保护器15、遥控接收器16,充电保护器15与蓄电池9和遥控接收器16通过电线相联,遥控接收器16控制电机7工作。
进一步细说,为了使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的警示效果和节能效果更好,其盖体6的顶部设置了光伏面板17,且光伏面板17与盖体6之间通过支撑架18相固连,光伏面板17与充电保护器15之间通过电线相联,盖体6中部开设有供电线穿入壳体3内部的圆孔19,且圆孔19内设置有柱塞20,光伏面板17下表面设置有可感应光亮度的光敏传感器21,壳体3外表面上缠绕有若干圈LED灯带22,光敏传感器21与LED灯带22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有可控制LED灯带22工作的继电器23。
进一步细说,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中的底板5上还设置了两个可控制电机7工作的限位开关24,且两个限位开关24分别位于齿轮盘10两侧,轨道1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可触动限位开关24的定位柱25。
进一步细说,为了轨道固定于地面上更加牢固,其轨道1上均匀的开设若干个膨胀螺丝孔26,膨胀螺丝孔26位于两相邻的齿槽11中间位置。
进一步细说,为了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的结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其壳体3内壁上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凸环27,两个凸环27分别位于壳体3的上部和下部处,且两凸环27之间固连有若干根支撑柱28,电路板4可放置于壳体3内上部的凸环27上,电机7、减速机8、蓄电池9和限位开关24均与底板5之间通过连接板29相固连。
进一步细说,为了使得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的应用范围更广,其轨道1可为直线形也可为弧形。
进一步细说,为了本轨道式遥控型可移动路障的噪音低,震动小,停止后的自锁性强,其减速机8采用了蜗轮蜗杆减速机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轨道1、路障主体2、壳体3、电路板4、底板5、盖体6、电机7、减速机8、蓄电池9、齿轮盘10、齿槽11、开口槽12、万向轮13、限位轮14、充电保护器15、遥控接收器16、光伏面板17、支撑架;18、圆孔19、柱塞20、光敏传感器21、LED灯带22、继电器23、限位开关24、定位柱25、膨胀螺丝孔26、凸环27、支撑柱28、连接板2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