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89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行道路面砖,特别是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



背景技术:

排水路面砖已拥有众多专利,且多用于非透水的人行道铺装。将排水路面砖用于透水人行道铺装,需要对行道面层的铺装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并针对现有的透水路面砖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设计。

现有的透水路面砖存在的问题是:①透水混凝土砖、陶土烧制的透水砖由于表层耐磨性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面层材料易脱落、起粉,厚度≤6厘米的砖抗折性能较差,仅能用于铺装单纯的人行步道,若停放机动车,则砖体易断裂将大幅提升路面维修量。②由废瓷粒粘合压制成型,经高温烧制的瓷质透水砖,孔隙率高,透水性能极好,砖体表面耐磨性高、耐候性也好,抗折性能优良,但价格高,一般的市政工程难以承受。③由北京仁创公司研发生产的砂基透-混凝土复合透水砖,其面层是用风积沙与有机粘合剂用特殊工艺制造的,表面致密,透水性能和耐磨性能均好,抗折性能优良,但价格太高,不是一般市政工程可以承受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价格较低廉的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其耐磨、抗压、抗折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高抗压、抗折的底层砖以及若干表面耐磨的面层砖,所述的面层砖水平铺装粘接在底层砖的顶面,面层砖的顶面边沿部之间拼接构成相互连通的排水凹槽。

所述的底层砖形状为方形,底层砖采用高强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水泥混凝土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优先采高强水泥混凝土制作底层砖。

所述的面层砖形状为方形,面层砖为人工烧制的莫氏硬度达到8的细炻砖或天然花岗岩切块砖。本实用新型优先选择细炻砖做面层砖,细炻砖是人工烧制的厚度为1.2~2.5cm的小方砖,其硬度高、耐磨性能好,色彩丰富且不褪色,易清洗,是美化城市步行道的理想选择。

所述的面层砖顶面四条边沿部设有半弧形凹槽,相邻拼接的两个面层砖半弧形凹槽构成所述的弧形排水凹槽,所述的弧形排水凹槽的深度为4~10mm、上宽为4~10mm。

所述的面层砖顶面四边沿部设有倒角斜面,相邻间隔拼接的面层砖的两个倒角斜面与填充间隔中的水泥条构成所述的排水凹槽,所述的排水凹槽的深度为4~10mm、上宽为4~10mm。

所述的面层砖与底层砖之间通过粘结剂粘接。

所述的粘结剂为水泥,采用水泥将面层砖与底层砖粘贴在一起。

本发明提出的排水路面砖,可与同期提交申请的另一项专利“一种新型透水行道面层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组合使用,构成一种新型的透水行道面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①产品的整体抗压、抗折性大大提高,可设计制造抗压、抗折性能达到Cc30~Cc50的行道路面排水砖,用于铺装高抗压、抗折性能的排水行道路面;实际铺装时可直接铺设在:压实找平的砾石与粗砂构成的全透水型路基之上,找平的砾石与透水混凝土构成的透水型路基之上,或直接铺设在由混凝土浇注的抗压型排水性路基上。

②产品表层耐磨性好,在实际使用中耐磨擦且不起粉;产品表面色彩丰富,在强烈阳光长期照射下不褪色——色彩耐候性好;可选则不同色块拼图,大幅提高行道路面的视觉美感。

③产品表面致密,用其铺装的路面易清洗。

④用本产品铺装的透水行道,可以减少已渗入路基的雨水通过蒸发返回大气,使原本空气湿度大的多数南方城市降低空气湿度,提高人体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面层砖与底层砖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面层砖铺装在底层砖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面层砖铺装在底层砖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面层砖铺装在底层砖上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识为:10.底层砖;20.面层砖;21.半弧形凹槽;30. 弧形排水凹槽;40.粘结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面层砖之间的侧面紧密贴合)。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抗压耐磨型排水路面砖,其包括一高抗压、抗折的方形的底层砖10以及若干耐磨的方形的面层砖20,本实用新型的底层砖10采用高强水泥混凝土材料制作,面层砖20为人工烧制的莫氏硬度达到8级、耐磨性好、抗折强度高的细炻砖;面层砖20顶面四边沿部设有半弧形凹槽21,相邻拼接的面层砖20的两个面层砖半弧形凹槽21构成所述的弧形排水凹槽30,弧形排水凹槽30的深度为6mm、上宽为6mm;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泥作为粘结剂40,面层砖20与底层砖10之间通过粘结剂粘接固定。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

如图1所示,底层砖10平放,然后在底层砖10上对应面层砖20的投影面积上刷上一层水泥作为粘结剂40,然后将面层砖20由上向下贴,如图3所示,使粘结剂40粘结在底层砖10和面层砖20之间,如此重复,将12块方形的面层砖20拼构粘结在底层砖10顶面上,如图2所示,使相邻的面层砖20之间顶面边沿之间的半弧形凹槽21拼接形成相通连的弧形排水凹槽30。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面层砖20耐磨,而底层砖10抗压、抗折性能好,并且通过面层砖20拼构出的弧形排水凹槽30,避免排水凹槽30设置在底层砖10上,确保底层砖10上没有沟槽,大大提高底层砖10整体的抗压折性能,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耐磨耐压折性能。

本实用用新型可采用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设备实现面层砖20、底层砖10高速的粘合拼接,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各面层砖之间的侧面间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面层砖20顶面四边沿部设有倒角斜面22,相邻间隔拼排的面层砖20的两个倒角斜面22与填充于间隔中的水泥条23顶面构成所述的排水凹槽30,水泥条23由水泥浆料填充在面层砖20的间隔中凝固后形成,排水凹槽30的深度为7mm、上宽为7mm。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实施方式同实施例一。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