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出口的视觉改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警示型公路隧道出口。
背景技术: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研究显示,在隧道出口区段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会不断釆集道路环境信息,以做出判断、决策,不断修正驾驶行为。但由于公路隧道出口内外光照度差异很大,导致驾驶人难以发现隧道出口,再加上公路隧道是封闭、呈管状且空间狭小的空间。在隧道出口的这种内部环境单调、光照度、温度、湿度等内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行车时,驾驶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不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影响驾驶人对周边环境信息的正确感知,且会影响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当车辆在昼间行驶至隧道出口时,内外环境照度差异会引起“白洞效应”及明适应过程,并且驾驶人自发现隧道出口起,会提高行车速度,有尽快离开隧道环境的欲望。除此之外,在隧道内行驶一段时间后,由于隧道环境封闭,驾驶人会产生压抑感和急于离开隧道的心理,进而采取不同的驾驶行为。关于隧道出口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线形设计、行车视距等方面,缺少驾驶人出口段视觉警示信息的改善设计。致使驾驶人难以视认前方道路环境信息,极易造成信息认知失误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校正驾驶行为,在严重情况下将诱发交通事故。
由于公路隧道结构和环境的特殊性,不可避免的在隧道出口存在空间封闭与开阔的过渡剧烈、低照度与强照度的过渡剧烈、单调环境与丰富环境的过渡剧烈等问题。这种特殊环境必然会影响驾驶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而影响驾驶行为。为提高公路隧道出口视认性,警示驾驶人驶离隧道出口,避免由此引发交通事故,为确保交通安全;本设计基于人的视觉和心理角度,从出口侧墙、洞顶轮廓带、隧道出口边缘线等改善公路隧道出口视觉信息。当物体与背景有一定的对比度时,人眼才能看清物体形状,这种对比度可以提升驾驶人的视觉感官,使驾驶人保持兴奋的状态。警示驾驶员即将驶离隧道,并且吸引驾车人员注意力对隧道出口的感知印象,提升驾乘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警示型公路隧道出口,在限速为60~80km/h的公路隧道出口侧墙上设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黑黄警示设施,所述黑黄警示设施由黑色与黄色斜线组成,两条斜线均采用逆反射材料,并设置成黑色黄色相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隧道出口黑黄警示设施的长度为5-7m,高2-2.5m,每条斜线的宽度为50-70cm。
进一步而言,所述半环形轮廓设置在黑黄警示设施的前面,带由反光环和轮廓标构成,设置在隧道出口内5-7m处,反光环宽度20-30cm,材料采用逆反射材料;轮廓标附着在反光环设置,间距为1.5-2m,共计设置12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公路隧道出口边缘线颜色采用红色与白色,并按照相邻部分色彩各不相同的规律变化,布设范围与黑黄警示设施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隧道出口黑黄警示设施设计,能够在隧道的出口警示驾驶员提高注意力,削弱驾驶人在隧道出口明暗适应的突然变化时的不当的驾驶行为。
2.黑黄警示设施设计,提高隧道出口环境对比度,削弱隧道出口照度剧烈变化带来的驾驶人视觉致盲影响,及时校正驾驶人的驾驶行为。
3.半环形轮廓带的设计,首先半环形轮廓带的设计半环形反光环设计能够增加隧道照明强度,并设有轮廓标,也能够提高驾驶人的视认性,增加隧道出口照明,削弱隧道出口的明暗变化。
4.隧道出口边缘线设计,这种红色白色相间的边缘线,也能够在隧道弱视觉环境中,引起驾驶人注意,再加上隧道出口明暗变化过剧,也能有效规范驾驶人行车路线,提高隧道出口的驾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路隧道出口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路隧道出口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路隧道出口横断图
1、黑黄警示设施;2、半环形轮廓带;3、隧道边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警示型公路隧道出口,在限速为60~80km/h的公路隧道出口侧墙上设有黑黄警示设施1,黑黄警示设施1由黑色和黄色两条不同颜色的斜线组成,且都采用逆反射材料,并设置半环形轮廓带2,半环形轮廓带2由反光环和轮廓标组成,还设置隧道出口边缘线3,由红白两色组成,并采用逆反射涂料。
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隧道黑黄警示设施1,其黑黄色的警示线能够刺激驾驶人视觉,设置在隧道出口,提升驾驶人注意力,另外能促使驾驶员保持清醒状态,且黑黄色线均涂抹逆反射材料,即使照明不好,也能提高它的视认性。
更具体而言,所述半环形轮廓带2附着在隧道壁,沿着隧道半环形设置,并由反光环和轮廓标构成,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削弱隧道明适应过程,提升公路隧道照明;这样驾驶员在照明条件不好的隧道环境中,也能够发现隧道出口,提高驾驶人的注意力。
更具体而言,所述隧道边缘线3由红白色相间色边缘线组成,并使用逆反射材料;采用这样设置,能够在隧道弱视觉环境中,引起驾驶人注意,再加上隧道出口明暗变化过剧,也能有效规范驾驶人行车路线,提高隧道出口的驾驶安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