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网络的畅通,道路交叉路口的堵塞往往是引起交通网络拥堵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控制道路交叉口车辆通行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使用信号灯进行控制,在一个信号灯周期内,为相互交叉的道路划分出通行时段,当一条道路上的车辆允许通行时,与它相交叉的道路上的车辆就不能通行,这种方法的通行效率较低,当在交通高峰时往往会引起交通堵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桥、分别设置在天桥两侧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所述天桥上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上设有能在第三导轨上滑动的车辆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挡板和能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挡板和能在第二导轨上滑动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均与车辆输送装置配合设置。
所述的一种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于所述天桥设置,所述第二导轨垂直于天桥设置。
所述的一种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桥两侧均设有护栏。
所述的一种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一侧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天桥设在道路相交叉口的次要道路上方,在天桥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并在天桥上设置车辆输送装置以运送车辆通过交叉路口。使用时,与主干道相交的道路上的车辆通过升降装置把车送到天桥上,然后在天桥上通过车辆输送装置把车辆送到主干道的另一侧,再通过升降装置把车辆放到路面上,车辆可随即开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占地少,不需要使用引桥,对于土地紧张的城市,这种设施可以极大地提高通行效率,不破坏原有的路面,不影响原来的道路设施;安装施工快捷,无须投入巨资进行路口的改造;
2.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证了安全可靠性,节省了成本和工期,可以更快地得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可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可以不影响主干道路的车流,使次要道路上的车流快速地通过交叉路口,从而提高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天桥,2-车辆输送装置,3-第三导轨,4-第一升降机构,5-第一导轨,6-第一档板,7-第二升降机构,8-第二导轨,9-第二档板,10-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天桥、分别设置在天桥1两侧的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天桥1设置在道路相交叉口的次要道路上方,天桥1上设有第三导轨3,第三导轨3上设有能在第三导轨3上滑动的车辆输送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导轨5、第一挡板6和能在第一导轨5上滑动的第一升降机构4,第一档板6设在第一导轨5外围,用于防止车辆侧滑滑出第一升降机构4,第一升降机构4用于升降车辆;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导轨8、第二挡板9和能在第二导轨8上滑动的第二升降机构7,第二档板9设在第二导轨8外围,用于防止车辆侧滑滑出第二升降机构7,第二升降机构7用于升降车辆;第一升降机构4与车辆输送装置2配合设置,第二升降机构7与车辆输送装置2配合设置,可使汽车平稳地从升降机构驶上天桥上的车辆输送装置2或使汽车平稳地从天桥上的车辆输送装置2驶上升降机构。天桥1两侧均设有护栏10,护栏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可防止车辆输送装置因意外驶出天桥1。
第一升降机构4与第一导轨5的配合动作方式、第二升降机构7与第二导轨8的配合动作方式和车辆输送装置2与第三导轨3的配合动作方式属于常规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成熟技术实现,如采用电机传送的方式等,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导轨5垂直于天桥1设置,第二导轨8垂直于天桥1设置,如此设计可以减少装置占地面积,同时可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升降运输的时间。
使用时,汽车驶上第一升降机构4,第一升降机构4感应到汽车后启动,把汽车上升到与天桥1上的车辆输送装置2平齐的位置,汽车自己驶上车辆输送装置2,车辆输送装置2感应到汽车后启动,把汽车送向天桥1另一侧的第二升降机构7,汽车驶上第二升降机构7,第二升降机构7感应到汽车后启动,把汽车降到地面上,汽车即可驶出第二升降机构7,本实用新型如此把汽车从主干道的一侧送到主干道的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