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护栏。
背景技术:
桥梁护栏是指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失控车辆越出桥外,具有使车辆不能突破、下穿、翻越桥梁以及美化桥梁建筑的功能。划分桥梁护栏的类型方法很多,除按设置位置划分外,还可按构造特征、防撞性能等划分。按设置位置可分为桥侧护栏、桥梁中央分隔带护栏和人行、车道分界处护栏;按构造特征可分为梁柱式(金属制和混凝土)护栏、钢筋混凝土墙式扩栏和组合式护栏;按防撞性能可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柔性护栏。一般常见的护栏形式有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和缆索护栏。桥梁护栏形式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公路等级,综合考虑其安全性、协调性、需防护对象的特性及现场几何条件等因素确定防撞等级,然后再根据本身结构、经济性以及施工和养护维修等因素进行构造形式的选择。其埋置方式有立柱直接埋入式、法兰盘连接式和通过传力钢筋把桥梁护栏和桥面板浇注成一体三种方式,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抽换式护栏。
现有的护栏防撞性能较差,大型的车辆一旦失控很容易撞断护栏,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性能高的桥梁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桥梁护栏,包括基座、内侧栏杆和外侧栏杆,所述内侧栏杆通过内立柱与基座相连,所述外侧栏杆通过外立柱与基座相连,所述基座为 混凝土结构,所述内侧栏杆、外侧栏杆、内立柱和外立柱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钢管,所述矩形钢管的壁厚大于或等于12mm;所述内立柱与外立柱的下端与基座一体浇筑成型,上端分别与内侧栏杆和外侧栏杆焊接连接;所述外立柱的外侧设置有倾斜的外加强杆,所述内立柱的内侧设置有倾斜的内加强杆,所述内侧栏杆和外侧栏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内连杆、外连杆和弹簧,所述内连杆为圆柱形并与内侧栏杆焊接连接,所述外连杆为圆筒形并与外侧栏杆焊接连接,所述内连杆伸入外连杆并与外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弹簧设置于外连杆的内部,且其一端与内连杆压紧接触,另一端与外侧栏杆压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强杆和内加强杆均为角钢。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栏杆、外侧栏杆、内立柱和外立柱的壁厚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桥梁护栏,设置内外两层栏杆,结构强度高,内侧栏杆、外侧栏杆、内立柱和外立柱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钢管,自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变形后不容易断裂,并通过在内侧栏杆和外侧栏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起到减小撞击力的作用,提高防撞性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护栏,包括基座1、内侧栏杆2和外侧栏杆3,所述内侧栏杆2通过内立柱4与基座1相连,所述外侧栏杆3通过外立柱5与基座1相连,所述基座1为 混凝土结构,所述内侧栏杆2、外侧栏杆3、内立柱4和外立柱5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钢管,所述矩形钢管的壁厚大于或等于12mm;所述内立柱4与外立柱5的下端与基座1一体浇筑成型,上端分别与内侧栏杆2和外侧栏杆3焊接连接;所述外立柱5的外侧设置有倾斜的外加强杆6,所述内立柱4的内侧设置有倾斜的内加强杆7,所述内侧栏杆2和外侧栏杆3设置之间有弹性缓冲装置。
本桥梁护栏,设置内外两层栏杆,结构强度高,内侧栏杆2、外侧栏杆3、内立柱4和外立柱5均为不锈钢材质的矩形钢管,自身具有一定的韧性,变形后不容易断裂,并通过在内侧栏杆2和外侧栏杆3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内侧栏杆2被撞时,撞击力通过弹性缓冲装置吸收并缓冲,起到减小撞击力的作用,提高防撞性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装置包括内连杆8、外连杆9和弹簧10,所述内连杆8为圆柱形并与内侧栏杆2焊接连接,所述外连杆9为圆筒形并与外侧栏杆3焊接连接,所述内连杆8伸入外连杆9并与外连杆9滑动配合,所述弹簧10设置于外连杆9的内部,且其一端与内连杆8压紧接触,另一端与外侧栏杆3压紧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加强杆6和内加强杆7均为角钢。
优选的,所述内侧栏杆2、外侧栏杆3、内立柱4和外立柱5的壁厚为1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