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栏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508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护栏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护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栏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护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如图1所示,护栏通常由钢材制成,并包括有面管11、位于面管11两端的立柱12、位于立柱12之间的上下横栏13以及位于上下横栏之间的多个竖栏14,相邻两个竖栏14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其中,立柱12主要用于安装面管11和上下横栏13。在现有技术中,立柱与上下横栏的安装多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这种方式常见于上下横栏的两端设置有带螺孔的安装盘,螺栓穿孔安装盘上的螺孔旋入螺孔,便可完成横栏与立柱之间的安装。然而这种安装方式虽然相对比较牢固,但是螺栓采用较多,对于常布置在室外的护栏而言既不美观,也不方便拆卸。而且螺栓头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生锈等情况。工作人员在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栏立柱结构,其通过改进传统立柱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与护栏的横栏之间采用滑槽加滑动凸起的方式进行快速安装,解决了采用螺栓安装带来的影响美观、不易拆卸等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护栏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包括至少一个侧腔室,所述侧腔室的横截面呈U形,并且顶部敞开、底部封闭,所述侧腔室在两侧腔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对滑槽,所述一对滑槽沿所在腔壁的竖直方向上下延伸使得上端敞开、下端封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护栏立柱结构通过设计有截面呈U形的至少一个侧腔室,并在该侧腔室两侧腔壁上相对设置一对滑槽,该滑槽的上端敞开、下端封闭,使得带滑动凸起的横栏能够由滑槽的顶部由上往下送进滑槽,进而完成横栏在立柱上的安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柱结构能够完成与横栏的快速安装,而且不需要再采用螺栓,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护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本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口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本体与横栏、封口件安装时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护栏立柱结构,包括立柱本体20,所述立柱本体20包括至少一个侧腔室,所述侧腔室的横截面呈U形,并且顶部敞开、底部封闭,所述侧腔室在两侧腔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对滑槽,所述一对滑槽沿所在腔壁的竖直方向上下延伸使得上端敞开、下端封闭。即,滑槽向上延伸连通腔室的顶部(即上端敞开),滑槽向下延伸到达所在腔室的底部(即下端封闭)。具体来说,请参照图2,所述立柱本体20包括两个侧腔室,该两个侧腔室具有完全相同的构造,并且分别设置为横截面呈U形、开口朝向相背的左U形腔21和右U形腔22,所述左U形腔21和右U形腔22的顶部敞开、底部封闭,并且在各自的两侧腔壁上相对设置有一对滑槽23,所述一对滑槽23沿所在腔壁的竖直方向上下延伸使得上端敞开、下端封闭。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立柱通过设计有截面呈U形(即左开口)的左U形腔和截面呈U形(即右开口)的右U形腔,然后分别在左U形腔和右U形腔的两侧腔壁上相对设置一对滑槽23,该滑槽23的上端敞开、下端封闭,使得带滑动凸起的横栏A能够由滑槽23的顶部由上往下送进滑槽23,进而完成横栏在立柱上的安装。而左、右U形腔的设置可使立柱完成左、右横栏的安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柱结构能够完成与横栏的快速安装,而且不需要再采用螺栓,操作方便快捷。

其中,所述一对滑槽23中,每个滑槽均是由两个连接在腔壁上的相对设置的L形构件23a、23b构成。参见图2可知,滑槽23是由L形构件凸起设置的,而非凹陷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可有效减小腔壁的厚度,从而减轻护栏的重量。进一步的是,为了降低滑槽23的加工难度,本实用新型中对于左U形腔21的一对滑槽23和右U形腔22的一对滑槽23,是这样设计的:

结合图2,所述左U形腔21的一对滑槽23靠近左开口处设置,且位于外侧的两个L形构件23a是由左U形腔21的两侧腔壁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并横向弯折所得。所述右U形腔22的一对滑槽23靠近右开口处设置,且位于外侧的两个L形构件23a是由右U形腔22的两侧腔壁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并横向弯折所得。即,将组成滑槽23的位于外侧的一对L形构件直接由所在腔壁边缘向内垂直延伸并横向弯折后一体成型所得。而对于组成滑槽23的位于内侧的另一对L形构件也可以与腔壁一体成型,以提高立柱的生产效率。

为了使得立柱在完成横栏的组装后,在外观上看起来更加饱满完整,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左U形腔和右U形腔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封口件24;所述封口件24由一个底板241和两个翼板242构成,并组成U形状,所述两个翼板242外侧沿其轴向相对设置有一对凸条243,所述一对凸条243能够沿所述一对滑槽滑动,使得封口件24滑动扣合在相应腔室上,参见图3并结合图4。在实际安装时,以图1所给出的护栏视角而言,如果当前立柱位于整个护栏的端部,并且仅在右U形腔连接有上、下横栏,则左U形腔就可以装上一个与立柱高度相匹配的封口件24(如图4所示),而右U形腔便可装上两个封口件24,其中一个封口件24位于护栏面管与上部横栏之间,另外一个封口件24位于上部横栏与下部横栏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一对凸条243由所在翼板242的板面向外凸起而形成,且凸起截面呈三角形,如图3所示。这样加工凸条243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三角形的凸条243在与上述构造的滑槽23进行连接时,可依托两个斜面与直面拐角处与L形构件进行滑动,因此滑动顺畅,不易卡死。由于整个封口件24是比较规则的形状,且结构设计简单,因此相对于现在的一些异形封口件24而言,不仅容易加工,而且在与立柱之间进行滑动连接时也不容易被卡死,同时还无需对封口件24进行微压动作便可完成其安装,从拆卸角度上考虑也更加容易,因此不仅安装效率高,且后期拆卸、维护也方便。

由于滑槽是靠近U形腔的U形开口处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可将所述一对凸条243在两个翼板242上的位置均靠近底板241。这样能够使得当封口件置于相应的U形腔时,底板可将相应的U形腔构成一个完整的矩形结构,参照图4。从而使得整个立柱呈现出一种饱满协调的状态,从而使其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立柱本体20还包括位于左U形腔21和右U形腔22之间的中心腔室25,所述中心腔室25为空心腔,并与左U形腔21和右U形腔22共底、且顶部敞开。本实用新型将护栏立柱设置成三个空心腔,不仅满足了立柱对左、右横栏的快速安装,而且在保证轻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整个立柱的强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