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610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台阶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马路与人行道之间往往具有因高度差所形成的台阶,当货物卸货于马路上时,往往需要借助手推车进行继续搬运,而由于手推车只在平面的路上移动,当需要翻越台阶时需要靠两个以上的人进行抬高,传统的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是在台阶处放置板砖或木板,木板上端被挤压时会翘起,板砖则无法构成完整的平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手推车推动至台阶上方的台阶引导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调向机构及缓冲机构,所述的调向机构包括引导座及铰接于引导座的引导板,所述的引导板上端面供推车驶过,所述的引导板一端与台阶上端面相对应,另一端与台阶下端面相对应,所述的引导板侧面设置有与引导座铰接配合的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的端部同轴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的引导座上设置有调向电机,所述的调向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设置有同步转动并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上支撑板、缓冲弹簧及下支撑板,所述的缓冲弹簧固定并压设于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之间,所述的引导座固定设置于上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的引导板与台阶上端面对应的端部对应并铰接设置有上翻板,该上翻板水平放置于台阶上端面,所述的引导板与台阶下端面对应的端部对应并铰接设置有下翻板,所述的下翻板倾斜放置于引导板与台阶下端面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向电机在使用之间调节引导板上端位置与台阶上端面相对应,并将上翻板放置于台阶上端面,利用引导板与上翻板之间的转角进行限位,打开下翻板填充引导板下端与台阶下端面之间的空间,缓冲机构在手推车刚推上引导板时给予引导板缓冲,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增加按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引导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呈锯齿状的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状的防滑纹路避免手推车在移动时后溜,给予一定阻力,便于日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下翻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地面接触并由橡胶制成的摩擦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翻板会台阶下端面接触并受到重物挤压,设置摩擦层用于磨损,避免下翻板损坏,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阶引导装置,包括调向机构及缓冲机构,调向机构包括引导座1及铰接于引导座1的引导板2,引导板2上端面供推车驶过,引导板2一端与台阶上端面相对应,另一端与台阶下端面相对应,引导板2侧面设置有与引导座1铰接配合的铰接轴21,铰接轴21的端部同轴设置有传动齿轮22,引导座1上设置有调向电机3,调向电机3的电机轴同轴设置有同步转动并与传动齿轮22相啮合的主动齿轮31,缓冲机构包括上支撑板4、缓冲弹簧42及下支撑板41,缓冲弹簧42固定并压设于上支撑板4及下支撑板41之间,引导座1固定设置于上支撑板4的上端面,引导板2与台阶上端面对应的端部对应并铰接设置有上翻板23,该上翻板23水平放置于台阶上端面,引导板2与台阶下端面对应的端部对应并铰接设置有下翻板24,下翻板24倾斜放置于引导板2与台阶下端面之间,调向电机3在使用之间调节引导板2上端位置与台阶上端面相对应,并将上翻板23放置于台阶上端面,利用引导板2与上翻板23之间的转角进行限位,打开下翻板24填充引导板2下端与台阶下端面之间的空间,缓冲机构在手推车刚推上引导板2时给予引导板2缓冲,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增加按压强度。

引导板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呈锯齿状的防滑纹路25,锯齿状的防滑纹路25避免手推车在移动时后溜,给予一定阻力,便于日常使用。

下翻板24的下端设置有与地面接触并由橡胶制成的摩擦层241,由于下翻板24会台阶下端面接触并受到重物挤压,设置摩擦层241用于磨损,避免下翻板24损坏,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