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982阅读:19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属于压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由端盖1、轴承挡圈2、行走轴承3、行走轴承座4、外轴承座5、振动轴承6、激振器7、内轴承座8组成。行走轴承3内圈装在外轴承座5外圆上,内圈的轴向位置通过轴承挡圈2将其内圈压在外轴承座5上;行走轴承3外圈装在行走轴承座4孔内,外圈的轴向位置通过端盖1将其外圈压在行走轴承座4上。两个振动轴承6分别装在外轴承座5和内轴承座8的轴承孔内,激振器7上的振动轴两端分别装在振动轴承孔内。端盖1与外轴承座5之间、行走轴承座4与外轴承座5之间、外轴承座5与振动轮外幅板A之间有密封圈B密封防止漏油。内轴承座8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轮内幅板C上,外轴承座5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轮外幅板A上。行走轴承座4通过螺栓与支撑板D连接,支撑板D通过其他相关零部件与压路机前车架连接。激振器内花键与驱动轴外花键连接,工作时,驱动轴E转动,带动激振器工作,实现振动。

上述现有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在振动轴承维修更换时,外轴承座内的振动轴承外圈比较难取出,在实际维修时需要专用工装,经常会将外轴承座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导致维修时间长,零件费、人工费较高,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拆卸、维修方便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的人工和材料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于振动轮内、外幅板上的内轴承座、外轴承座,激振器的振动轴两端分别通过一振动轴承设于外轴承座和内轴承座内,行走轴承同轴设于外轴承座外周,行走轴承外周设有行走轴承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轴承与外轴承座之间的轴向方向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两组孔,一组孔为拆卸所述振动轴承用的螺纹孔,另一组孔为固定顶板及拆卸所述行走轴承用的阶梯孔。

优选地,通过轴承挡圈将行走轴承的内圈压在外轴承座上,通过端盖将行走轴承的外圈压在行走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端盖与外轴承座之间、行走轴承座与外轴承座之间、外轴承座与振动轮外幅板之间均设有用于防止漏油的密封圈。

优选地,两个振动轴承分别设于外轴承座和内轴承座的轴承孔内,所述激振器上的振动轴两端分别设于两个振动轴承的孔内。

优选地,所述端盖与外轴承座之间、行走轴承座与外轴承座之间、外轴承座与振动轮外幅板之间均设有用于防止漏油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行走轴承座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通过辅助连接件与压路机前车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板设于外轴承座的润滑油道孔内。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外径大于振动轴承外圈的内径、且小于振动轴承外圈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外轴承座上设有贯穿的顶丝孔,顶丝孔一端与所述顶板上的阶梯孔对接,顶丝孔另一端与行走轴承的内圈紧贴。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穿过所述阶梯孔将顶板与外轴承座固定的螺钉。

优选地,还包括在拆卸振动轴承时,用于拧入顶板的螺纹孔内,将顶板向外拉动,带着振动轴承的外圈一起向外移动,直至振动轴承的外圈全部取出的螺栓。

优选地,还包括在拆卸行走轴承时,用于从顶板的阶梯孔处拧入到外轴承座上的顶丝孔内,并穿过顶丝孔将行走轴承的内圈顶出的螺栓。

在拆卸更换轴承时,先将支撑板拆掉,再将外轴承座和振动轮外幅板的连接螺栓拆除,外轴承座与行走轴承座的装配件就可以同时从振动轮上拆掉,因振动轴承是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是可以分离装配的,这样振动轴承的内圈就在激振器的振动轴上,外圈留在外轴承座内。接着将固定顶板的螺钉拆掉。如果是拆卸振动轴承,将螺栓拧入顶板的螺纹孔内,将顶板向外拉动,顶板碰到振动轴承外圈后,就会带着外圈一起向外移动,直到将外圈全部取出。如果是拆卸行走轴承,将螺栓从顶板的阶梯孔处拧入到外轴承座上的顶丝孔内,穿过顶丝孔将行走轴承内圈顶出,从外轴承座上拆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振动轴承、行走轴承的安装、润滑结构,在振动轴承与外轴承座之间的油道孔处增加顶板,并利用外轴承座内拆卸行走轴承的顶丝孔来固定顶板。一方面增加了振动轴承的润滑空间,改善了振动轴承润滑环境,同时利用顶板可以保证振动轴承外圈顺利取出,在更换维修轴承时,无需专业工装,仅使用几个长螺栓,即可将其外圈方便取出,避免了外轴承座的损坏,操作方便,作业时间短,维修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外轴承座的传统润滑油道孔示意图;

图3b本实施例加宽后的润滑油道孔示意图;

图4a为顶板结构主视图;

图4b为顶板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压路机振动轮轴承安装结构由端盖1、轴承挡圈2、行走轴承3、行走轴承座4、外轴承座 5、振动轴承6(2件)、激振器7、内轴承座8、螺钉9、顶板10组成。

行走轴承3内外圈分别装在外轴承座5外圆、行走轴承座4内孔内。通过轴承挡圈2将行走轴承3内圈压在外轴承座5上,以确定行走轴承3内圈的轴向位置。通过端盖1将行走轴承3外圈压在行走轴承座4上,以确定行走轴承3外圈的轴向位置。2个振动轴承6分别装在外轴承座5和内轴承座8的轴承孔内,激振器7上的振动轴两端分别装在2个振动轴承6的孔内。端盖1与外轴承座5之间、行走轴承座4与外轴承座5之间、外轴承座5与振动轮外幅板A之间有密封圈B密封防止漏油。内轴承座8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轮内幅板C上,外轴承座5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轮外幅板A上。行走轴承座4通过螺栓与支撑板D连接,支撑板D通过其他相关零部件与压路机前车架连接。激振器内花键与驱动轴E外花键连接,工作时,驱动轴转动,带动激振器工作,实现振动。

在振动轴承6与外轴承座5之间的轴向方向增加顶板10,结合图3a和图3b,将外轴承座5的润滑油道孔51加宽,将顶板10放到润滑油道孔51内,用3个螺钉9将顶板10固定在外轴承座5的润滑油道孔51内。

结合图4a和图4b,顶板10上有2组孔,每组各有3个孔,一组孔是螺纹孔11,拆卸振动轴承用;另一组是阶梯孔12,安装螺钉、固定顶板及拆卸行走轴承用。螺纹孔11与阶梯孔12间隔设置,沿周向均匀分布。

外轴承座5上设有贯穿的拆卸行走轴承用的顶丝孔,顶丝孔一端与顶板10 上的阶梯孔12对接,顶丝孔另一端与行走轴承3的内圈紧贴。3个螺钉9穿过阶梯孔12,并利用外轴承座5内的顶丝孔来固定顶板10。

在拆卸更换轴承时,先将支撑板D拆掉,再将外轴承座5和振动轮外幅板A 的连接螺栓拆除,外轴承座5与行走轴承座4的装配件就可以同时从振动轮上拆掉,因振动轴承6是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是可以分离装配的,这样振动轴承6 的内圈就在激振器的振动轴上,外圈(带滚子)留在外轴承座5内。

接着将固定顶板10的三个螺钉9拆掉。结合图5,如果是拆卸振动轴承6,将螺栓G拧入顶板10的螺纹孔11内,将顶板10向外拉动,顶板10碰到振动轴承6外圈后,就会带着外圈一起向外移动,直到将外圈全部取出。如果是拆卸行走轴承3,将螺栓F从顶板10的阶梯孔12处拧入到外轴承座5上的顶丝孔内,穿过顶丝孔将行走轴承3内圈顶出,从外轴承座5上拆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