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496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是指在公路路基上车行道范围内铺筑的层状结构物,随着我国交通的发展公路路面的结构物也在不断的变化,为增加防滑性,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路面一般都会设计防滑结构,而高速公路由于行驶的车速快和车辆多的特殊性,无法在路面设置较凸出的防滑结构,而一般的防滑结构无法满足长时间、高负荷的要求,导致防滑结构很快被破坏,且无法进行维修工作,只能够将其铲除,重新铺装,这无疑造成巨大浪费,对此我们推出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包括横向等距设置在路面上的防滑板,所述防滑板包括内填充有沥青混合物料的金属框,所述路面的上端设有与金属框相匹配的安装槽,且金属框安装在安装槽内时与路面相持平,所述防滑板还包括多个与金属框横向长度相同、并等距排列的多条防滑凸起和位于金属框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镂空结构,所述支撑板与防滑凸起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连接,且支撑柱位于金属框内,所述防滑凸起突出金属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下端的纵向两侧焊接有两条相平行的支撑筋,每条所述支撑筋的下端均垂直焊接有插块,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内纵横交叉焊接有用于加固的加强筋,且支撑板位于加强筋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金属框的内腔、且位于沥青混合物料的上端设有耐磨防滑层,所述耐磨防滑层高出金属框两到三毫米,所述防滑凸起高出耐磨防滑层三到五毫米,所述耐磨防滑层为玻璃砂和聚氯酯双组分粘合胶混合制成的防滑层。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滑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十五到二十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防滑板可拆卸,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且更换后金属框内的沥青混合物料可融化之后重新使用,杜绝浪费的情况,铺筑路面时可预留出安装该防滑板的安装槽,也可以在已铺筑好的路面另外开设安装槽来安装该防滑板,防滑凸起可提高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效果;并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缩短车辆的刹车距离,增强车辆的制动减速效果,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防滑板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的防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路面1、防滑板2、金属框3、安装槽4、支撑板5、支撑柱6、防滑凸起7、加强筋8、支撑筋9、插块10、插槽11、耐磨防滑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高速公路路面的防滑结构,包括横向等距设置在路面1上的防滑板2,两个防滑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十五到二十米,防滑板2包括内填充有沥青混合物料的金属框3,路面1的上端设有与金属框3相匹配的安装槽4,且金属框3安装在安装槽4内时与路面1相持平,使防滑板2实现可拆卸,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且更换后金属框3内的沥青混合物料可融化之后重新使用,杜绝浪费的情况,铺筑路面时可预留出安装该防滑板2的安装槽4,也可以在已铺筑好的路面另外开设安装槽4来安装该防滑板2。

防滑板2还包括多个与金属框3横向长度相同、并等距排列的多条防滑凸起7和位于金属框3内的支撑板5,支撑板5为镂空结构,支撑板5与防滑凸起7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6连接,且支撑柱6位于金属框3内,防滑凸起7突出金属框3的上端,防滑凸起7起到防滑的作用,且安装时通过支撑板5和支撑柱6进行制成,防止因车载过重而将其压入沥青混合物料内,使防滑凸起7的结构更稳定,使用时间更长,且当防滑凸起7失去耐磨性后,可将该金属框3内的沥青混合物料进行融化,取出支撑板5和支撑柱6,对防滑凸起7进行更换,更换之后再重新将其安装到金属框3内,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金属框3下端的纵向两侧焊接有两条相平行的支撑筋9,每条支撑筋9的下端均垂直焊接有插块10,安装槽4的底部设有与插块10相匹配的插槽11,金属框3内纵横交叉焊接有用于加固的加强筋8,且支撑板5位于加强筋8的上端,用于对该防滑板2的加固,使整体结构更稳定,金属框3通过插块10安装在插槽11内,使该防滑板在安装槽4内不易发生晃动的情况。

金属框3的内腔、且位于沥青混合物料的上端设有耐磨防滑层12,耐磨防滑层12高出金属框3两到三毫米,防滑凸起7高出耐磨防滑层12三到五毫米,耐磨防滑层12为玻璃砂和聚氯酯双组分粘合胶混合制成的防滑层,耐磨防滑层12配合防滑凸起7可提高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防滑效果;并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缩短车辆的刹车距离,增强车辆的制动减速效果,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