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610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属于铁路线路维修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铁道线路由于车辆运行的碾压作用,有砟道床会产生变形下沉,起道作业是将铁道线路低洼处所起高,以找平轨面,恢复铁道线路的平顺。起道是铁道线路维修、保养工作中的关键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作业。目前的起道作业使用的工具分为由人力操作的机械式齿条起道器和液压起道器,及带内燃动力的小型液压起道机,不论使用什么工具,起道作业最少需要三人互相配合,一人看道、量水平、一人抬道,另一人打塞。

由人力操作的机械式齿条起道器和液压起道器是一种手提式工具,需要人工转移起道地点,人工板动操作手柄进行起道作业,现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带内燃动力的小型液压起道机虽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存在需要人工推动转移作业点及使用烦琐的缺点,与手提式起道工具一样,在起道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看道人员的手势确定起道高度,需要看道与起道人员的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做好该项工作,起道人员起好道后,需要负责打塞的人员使用手工捣固工具或带动力的手提式捣固工具进行打塞作业,将起好道的轨道做一个临时支撑,这种打塞支撑轨道的方式仅是利用枕下道砟支撑住了轨道的一个很小的点,非常不稳定,外界的震动与重力极容易破坏该支撑,造成轨道水平面的变化。

大型养路机械是起道捣固一体的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铁道线路起道、捣固的综合作业,但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价格昂贵,使用费用高,难以普及使用。虽然大型养路机械能够实现对铁路轨道起道、捣固的自动化作业,但大型养路机械是不能撤离铁道线路的,而且,大型养路机械的进出车站以及从停放地点转移到需要捣固的作业地点都需要铁路行车部门的调度和配合,对正常行车造成干扰。特别是,对于新建铁道线路,同样因为大型养路机械需要在铁路轨道上行驶,在新建铁路未全部铺设完成的情况下无法投入使用,只有在新建铁道线路的末期才能投入使用,新建铁路初期的起道捣固作业仍然需要使用现有手段完成,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综上所述,使用人工看道、起道、打塞的作业方式作业效率低,作业质量难以控制,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是一种传统的迫不得已的作业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人即可高质高效地完成设备转移、看道、起道、打塞,一次性完成起道作业的全部工作,作业结束后即可就近下道,开通线路恢复运输的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包括起道机构、捣固机构和行走底盘,所述的行走底盘走行方向两侧边下部设有带动其移动的行走机构,在行走底盘走行方向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起道机构和捣固机构,行走底盘走行方向对应捣固机构的前后侧上分别设有夹持钢轨的夹轨机构,行走底盘的中部设有能够带动整机升降并且能够旋转的下道机构,捣固机构侧边对应行走底盘走行方向的两侧设有拉动夹轨机构升降的提拉组件;在行走底盘上设有液压泵站,左右两侧捣固机构上分别设有震动激震动力装置,行走底盘上设有检测整机起道位置的定位传感器,捣固机构上设有检测捣固机构捣固作业运行状态的定位传感器。

本发明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型设备,单人即可实现对设备的转移、对起道点两股钢轨的起道、打塞捣固、设备的上下道等全部作业,省去了多个工序多人相互配合的麻烦;不但大幅度节省了人力,并且大幅度提高了起道点打塞捣固这一临时支撑点对线路的稳固作用,一般的震动与重力均不会破坏该临时支撑点对线路水平的支撑,有效的提高了起道作业质量,为后续的线路捣固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线路维修质量。作业结束后即可就近下道,撤离铁道线路,对行车干扰小,本发明与铁路轨道检查仪配合使用,共享轨道检查仪测量的钢轨纵向和横向水平数据,可实现全自动起道捣固作业,实现了铁道线路起道作业从人工或半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行业升级。

具体的,本发明的行走底盘上部空间分为中间区域和左右两侧区域,左右两侧区域各设有一组对称结构的起道机构和捣固机构,在行走底盘走行方向前后两侧安装行走机构,在行走底盘上、左右捣固机构走行方向的前后两侧设有夹持钢轨的夹轨机构。

本发明在行走底盘上、左右捣固机构走行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夹轨机构,通过多组夹轨机构同时对钢轨的夹持,实现整机在起道作业过程中的稳定作业,这些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夹轨机构可实现整机在起道作业全过程中的夹轨,在起道机构的作用下提升轨道线路钢轨的水平位置,实现对铁道线路的起道作业。

再者,在行走底盘中间区域近整机重心点部位设置下道机构,通过下道机构将整机提升,脱离与铁轨的接触,旋转整机行走方向朝向下道装置,将整机落在下道装置上推离铁道线路,单人操作即可实现整机的下道。

本发明的动力装置包括一组安装在行走底盘上的液压泵站和左、右两侧捣固机构上安装的震动激震力装置,此三组动力组合成分散动力组合的方式为整机提供不同的动力,其中,两组捣固激震动力分别为左右捣固机构提供捣固激震力,液压泵站提供的液压动力分别为行走底盘的走行机构、下道机构和左、右两侧区域的起道机构和捣固机构各作业动作提供液压动力,各液压动力分别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各油路控制阀,实现整机的各作业动作,此种分散式动力组合方式可分别满足本发明对液压动力的需求和高频激震力对高速运转动力的需求。

行走底盘上安装的液压泵站通过管路和对应的液压控制阀为行走底盘各动作、起道机构起道各动作和左、右两侧捣固机构各动作提供液压动力,行走底盘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和起道机构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安装在液压泵站上,左、右两侧捣固机构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安装在左、右两侧捣固机构上的滑动箱体组件上,通过电气组合由计算机控制单元实现集中控制,此种各部分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分离设置,电气集中控制方式满足了行走底盘的行走、下道,起道机构的起道和左、右捣固机构对液压动力传输电气控制的自动控制要求。此外,整机安装照明灯供夜间作业使用,整机电源采用发动机辅助发电机与蓄电池组合方式供电,为便于操作人员对整机的操作和监控,整机电气控制由计算机控制单元组成的电气控制与遥控器控制并联控制。

在捣固机构和行走底盘侧边上分别设有用于实现本发明自动运行的传感器,行走底盘上设用于检测起道停止位置的行走定位传感器,在行走底盘走行时,检测轨枕螺栓的位置,轨枕螺栓的位置是设置在轨枕长度方向中心线上的,由于起道时各组以跨轨枕结构方式设置的起道油缸的中心线与轨枕长度方向中心线是重合的,所以检测轨枕螺栓的位置即可确定起道机构起道时在铁道线路上的相对于轨枕的起道位置。

所述的起道机构分为左右两组,每组起道机构包括两个起道油缸和支撑掌,起道油缸下部竖直固定在行走底盘上,起道油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其活塞杆下部安装水平设置的支撑掌。

起道机构分为左右两组,每组起道机构有两个起道液压油缸,在行走底盘上设置以跨轨枕结构方式设置起道液压油缸安装座,两组起道液压油缸安装座分别分布在行走底盘走行方向的同一轨枕的前后两侧,将两组起道油缸分别垂直安装在行走底盘上,起道油缸活塞杆的下端部设置起道用的支撑掌,在夹轨机构夹持住钢轨的情况下,通过支撑掌将起道油缸的起道力传递给轨道道床,实现起道作业。

所述的下道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下道油缸、水平设置的下道支撑板和可旋转端盖,下道油缸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活塞杆下端部带与可旋转端盖连接的连接盘和与下道支撑板上的轴承连接的轴头,可旋转端盖与下道支撑板内部安装的轴承连接;下道支撑板中部同轴心设置用于安装滚珠轴承的内、外轴承座圈,外轴承座圈外圆的上部设置用于滑动固定可旋转端盖的沟槽,可旋转端盖的外径大于下道支撑板上外轴承座圈的外径,可旋转端盖套装在下道支撑板外轴承座圈上。

外轴承座圈内安装的轴承承载整机重量,内轴承座圈内安装的轴承实现下道机构各部分的同轴心定位和旋转稳定性,利用外轴承座圈外圆的上部设置的沟槽将可旋转端盖滑动固定在下道支撑板上的外轴承座圈上并可以转动,同时利用可旋转端盖实现了下道机构旋转部分对外界的密封,下道油缸活塞杆下端连接盘与可旋转端盖连接,其轴头部分与下道支撑板内轴承座圈上安装的轴承连接,通过以上组合实现下道机构液压油缸与下道连接板各轴承同轴心安装、增强旋转稳定性、承载整机重量和对外界的密封,通过下道机构将整机提升,脱离与铁轨的接触,旋转整机行走方向朝向下道装置,将整机落在下道装置将整机推离铁道线路,单人操作即可实现整机的下道。

下道机构的上方可设置吊装机构,通过吊装机构实现整机的吊装。吊装机构包括一条水平设置的两端与左右捣固机构上横梁连接的起吊横梁和两条左右分开垂直设置的重力拉杆,两条重力拉杆上端连接起吊横梁,下端连接行走底盘,两个吊钩安装在起吊横梁上,通过吊钩实现整机的吊装。此外,配备计算机控制单元的配电箱以其中一条重力连杆作为安装底座安装在该条重力拉杆上,液压泵站设置在偏离重心点前后方向的一侧,液压泵站对面侧设有平衡整机重心的配重箱,配重箱包括配重工具箱和电池箱。

所述的捣固机构包括震动箱体组件、定位导柱组件、安装有震动激震动力装置的滑动箱体组件、捣固组件、上横梁和减震组件,两组定位导柱组件与上横梁形成龙门式框架,龙门式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行走底盘上,两组定位导柱组件之间安装水平设置的滑动箱体组件,在滑动箱体组件与上横梁之间设有带动滑动箱体组件沿定位导柱组件上下滑动的升降油缸;滑动箱体组件对应行走底盘走行方向的两侧设有提拉组件,减震组件上部连接滑动箱体组件,下部连接震动箱体组件,震动箱体组件的一侧安装一组捣固组件。

滑动箱体组件长度方向的两侧对应设有连接提拉组件的吊耳板,提拉组件上端连接该吊耳板,下端连接夹轨机构上的提拉吊耳,减震组件安装在滑动箱体组件与震动箱体组件之间,用于降低震动箱体组件传递给滑动箱体组件的激震力。震动箱体组件上端设有与减震组件连接的安装板,中心部位设置由滑动箱体组件上安装的内燃发动机驱动的偏心激震组件,箱体组件的一侧有两个安装捣固组件的轴头,用于安装一组捣固组件。

所述的滑动箱体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捣固组件上升停止点、轨钳组件夹轨停止点和下降停止点的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定位导柱组件上设有确定滑动箱体组件在定位导柱组件上下滑动各停止位置的定位槽。

滑动箱体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捣固组件高点停止点、轨钳组件夹轨停止点和低点停止点的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定位导柱组件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确定滑动箱体组件在定位导柱组件上上、下滑动停止位置的定位槽,共有三个定位槽,分别为上升高点停止位置定位槽,夹轨停止位置定位槽和下降低点停止位置定位槽,通过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定位导柱组件上设定的各个定位槽的位置,确定滑动箱体组件上、下滑动位移时的各个停止位置,进而确定滑动箱体组件是否到达上升停止点、夹轨停止点和下降停止点,该定位槽的功能也可以使用孔形结构实现。

通过以上检测传感器对各作业位置的检测,在设定的计算机控制程序控制下实现计算机控制单元对整机运行的统一控制,并将整机及各个机构的动作做到协调统一,控制每一步动作的精确性,实现整机的自动化作业。

所述的夹轨机构包括夹轨钳和夹轨钳销轴,夹轨钳通过夹轨钳销轴安装在行走底盘上的夹轨钳销轴孔内,夹轨钳包括夹轨钳体、轨钳提拉板、提拉吊耳和连接销轴,夹轨钳体、轨钳提拉板和连接销轴均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轨钳提拉板下部通过连接销轴转动连接夹轨钳体,轨钳提拉板顶部以同样连接方式连接提拉吊耳,提拉吊耳顶部连接提拉组件。

提拉组件上端连接捣固机构滑动箱体组件上的吊耳板,下端连接夹轨机构上的提拉吊耳,捣固机构在滑动箱体组件升降的同时通过牵拉提拉组件实现对夹轨机构的提拉和放松,进而实现夹轨机构对铁路轨道钢轨头部的松开和夹持。

行走底盘左右两侧设置捣固机构和起道机构的区域是一个由横板、纵板、顶板、加强板和轨钳销轴安装凸台组成的特殊结构组合体,夹轨钳销轴安装凸台中心有可安装轨钳销轴的孔,夹轨钳销轴安装在该孔内,夹轨机构通过夹轨钳销轴安装在行走底盘上,以此种结构方式将夹轨钳体以可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行走底盘上,夹轨钳提拉板一端通过提拉板销轴与夹轨钳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提拉板销轴与提拉吊耳可转动连接,提拉吊耳上部连接提拉组件,通过提拉组件的提升和放落,使夹轨钳体以夹轨钳销轴为圆心转动,向上提拉实现夹轨机构与钢轨的脱离,向下放落依靠夹轨钳体的自重即可实现对钢轨的夹持,使夹轨机构通过此种运动方式实现本发明在起道作业过程中对钢轨的松开和夹持。本发明还可使用液压油缸作为提拉组件,实现以上夹轨机构的夹轨动作。

所述的夹轨钳体的内侧为夹轨部位,夹轨部位由两个与钢轨头部下颚及钢轨接头连接夹板凸台相配合的圆弧凸起,上圆弧凸起夹持钢轨头部下颚,下圆弧凸起夹持钢轨连接夹板上的凸台。

通过这两个与钢轨头部下颚及钢轨接头连接夹板凸台相配合的圆弧凸起,实现对钢轨或钢轨接头处的夹持。

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对、驱动轮对和驱动链轮箱,行走轮对通过行走轮安装架安装在行走底盘走行方向一侧边上,驱动轮对通过驱动轮安装架和驱动链轮箱安装在行走底盘走行方向另一侧边上,两驱动轮对之间通过驱动轮轴连接。

行走底盘前后方向边框外侧边上分别安装行走轮对和驱动轮对,行走轮对使用行走轮安装架将行走轮安装在行走底盘上,驱动轮使用驱动轮支架和驱动链轮箱将驱动轮安装在行走底盘上,驱动链轮箱驱动动力使用液压马达,并利用液压马达的制动能力实现整机的制动,两驱动轮之间通过带万向节连轴器的驱动轴同轴连接两驱动轮内侧端部的驱动短轴,实现两驱动轮的同步驱动,其中以驱动链轮箱为一侧驱动轮支架安装在行走底盘上的驱动轮内侧短轴上安装驱动链轮箱的被动链轮,通过链条实现与驱动链轮箱之间的驱动动力传递,驱动链轮箱上设驱动动力离合装置和离合操纵手柄,操作人员可使用离合操纵手柄实现行走驱动动力的接合和分离,实现机动行走和人工推动行走的转换,在驱动链轮箱上还设有离合操纵手柄定位组件,实现离合手柄接合和分离状态的定位。

所述的下道机构的上方设置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包括一条水平设置的起吊横梁和两条垂直设置的重力拉杆,起吊横梁两端与左、右捣固机构上部连接,两条重力拉杆上端连接起吊横梁两端,两条重力拉杆下端连接行走底盘,起吊横梁顶部设有起吊钩。

通过吊装机构实现整机的吊装。此外,配备计算机控制单元的配电箱以其中一条重力连杆作为安装底座安装在该条重力拉杆上,液压泵站设置在偏离重心点前后方向的一侧,液压泵站对面侧设有平衡整机重心的配重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型设备,单人即可实现对设备的转移、对起道点两股钢轨的起道、打塞捣固、设备的上下道等全部作业,省去了多个工序多人相互配合的麻烦;不但大幅度节省了人力,并且大幅度提高了起道点打塞捣固这一临时支撑点对线路的稳固作用,一般的震动与重力均不会破坏该临时支撑点对线路水平的支撑,有效的提高了起道作业质量,为后续的线路捣固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线路维修质量。作业结束后即可就近下道,撤离铁道线路,对行车干扰小,本发明与铁路轨道检查仪配合使用,共享轨道检查仪测量的钢轨纵向和横向水平数据,可实现全自动起道捣固作业,实现了铁道线路起道作业从人工或半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行业升级。

具体的,本发明的行走底盘上部空间分为中间区域和左右两侧区域,左右两侧区域各设有一组对称结构的起道机构和捣固机构,在左右捣固机构走行方向的前后两侧设有夹持钢轨的夹轨机构。整机动力由一组液压泵站动力和两组捣固激震动力组合成分散动力组合方式,两组捣固激震动力分别为左右捣固机构提供捣固激震力,液压泵站提供的液压动力分别为底盘的走行机构、下道机构和左、右两侧区域的起道机构和捣固机构各作业动作提供液压动力,各液压动力分别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各油路控制阀,实现整机的各作业动作。

本发明在行走底盘走行方向前后两侧安装行走机构,在行走底盘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夹轨机构,设置四组夹轨机构,四组夹轨机构可实现在起道作业过程中对钢轨的夹持,这些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夹轨机构可实现整机在起道作业全过程中的夹轨,在起道机构的作用下提升轨道线路钢轨的水平位置,实现对铁道线路的起道作业。再者,在行走底盘中间区域近整机重心点部位设置下道机构,通过下道机构将整机提升,脱离与铁轨的接触,旋转整机行走方向朝向下道装置,将整机落在下道装置上推离铁道线路,单人操作即可实现整机的下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的轴测图示意图。

图2为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侧视图示意图。

图4为下道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行走底盘101、行走轮对102、行走轮安装架103、驱动轮对104、驱动轮轴105、驱动轮安装架106、驱动链轮箱2、吊装机构201、起吊钩202、起吊横梁203、重力拉杆3、夹轨机构301、夹轨钳302、夹轨钳销轴303、连接销轴304、提拉吊耳305、夹轨钳体306、轨钳提拉板4、下道机构401、下道油缸402、下道支撑板403、可旋转端盖404、连接盘5、捣固机构501、震动箱体组件502、定位导柱组件503、滑动箱体组件504、捣固组件505、上横梁506、减震组件507、升降油缸6、提拉组件7、液压泵站701、行走内燃发动机8、捣固内燃发动机9、起道机构901、起道油缸安装座902、起道油缸903、支撑掌10、配重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小型自动液压起道捣固车,包括起道机构9、捣固机构5和行走底盘1,行走底盘1行走方向两侧边下部设有带动其移动的行走机构,在行走底盘1走行方向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起道机构9和捣固机构5,行走底盘1走行方向前后侧上分别设有夹持钢轨的夹轨机构3,行走底盘1的中部设有带动整机升降并且能够旋转的下道机构4,捣固机构5侧边对应行走底盘1走行方向的两侧设有拉动夹轨机构3升降的提拉组件6;在行走底盘1设有液压泵站7,左右侧捣固机构5上分别安装有震动激震动力装置。捣固机构5的下部及行走底盘1侧边上分别设有位置传感器。

起道机构9包括起道油缸902和支撑掌903,起道油缸902下部通过起道油缸安装座901固定在行走底盘1上,起道油缸902的活塞杆朝下设置,且其活塞杆下端部安装水平设置的支撑掌903。

参照附图4:下道机构4包括竖向设置的下道油缸401、水平设置的下道支撑板402和可旋转端盖403,下道支撑板402中心部位设有同轴心设置的用于安装滚珠轴承的内、外轴承座圈,外轴承座圈内安装的轴承承载整机重量,内轴承座圈内安装的轴承实现下道机构4各部分的同轴心定位和旋转稳定性,外轴承座圈外圆的上部设置用于滑动固定可旋转端盖403的沟槽,可旋转端盖403的外径大于下道支撑板402上的外轴承座圈的外径,可旋转端盖403套装在下道支撑板402外轴承座圈上,利用该沟槽将可旋转端盖403滑动固定在下道支撑板402上的外轴承座圈上并可以转动,同时利用可旋转端盖403实现了下道机构4旋转部分对外界的密封,下道油缸401的活塞杆朝下设置,活塞杆下端部设有连接盘404和轴头,连接盘404与可旋转端盖403连接,轴头与下道支撑板402内部的轴承连接,可旋转端盖403与下道支撑板402内部的轴承连接。

下道机构4的上方设置吊装机构2,吊装机构2包括一条水平设置的起吊横梁202和两条左右分开垂直设置的重力拉杆203,起吊横梁202两端与左、右捣固机构5上部连接,两条重力拉杆203上端连接起吊横梁202,下端连接行走底盘1,起吊横梁202顶部设有起吊钩201,通过吊装机构2实现整机的吊装。此外,配备计算机控制单元的配电箱以其中一条重力连杆203作为安装底座安装在该条重力拉杆203上,液压泵站7设置在偏离重心点前后方向的一侧,液压泵站7对面侧设有平衡整机重心的配重箱10,配重箱10包括配重工具箱和电池箱。

捣固机构5包括震动箱体组件501、定位导柱组件502、安装有震动激震动力装置的滑动箱体组件503、捣固组件504、上横梁505和减震组件506,两组定位导柱组件502与上横梁505形成龙门式框架,龙门式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行走底盘1上,两组定位导柱组件502之间安装水平设置的滑动箱体组件503,在滑动箱体组件503与上横梁505之间设有带动滑动箱体组件503沿定位导柱组件502上下滑动的升降油缸507;滑动箱体组件503对应行走底盘1走行方向的两侧设有提拉组件6,减震组件506上部连接滑动箱体组件503,下部连接震动箱体组件501,震动箱体组件501的震动箱体在结构上是一个非对称的组件,震动箱体的一侧有两个安装捣固组件504的轴头,用于安装一组捣固组件504。

捣固机构5的下部及行走底盘1侧边上分别设有位置传感器。具体的,滑动箱体组件503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捣固组件504上升停止点、夹轨机构3夹轨停止点和下降停止点的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定位导柱组件502上设有确定滑动箱体组件503在定位导柱组件502上、下滑动各停止位置的定位槽。

夹轨机构3包括夹轨钳301和夹轨钳销轴302,夹轨钳301通过夹轨钳销轴302安装在行走底盘1上的夹轨钳销轴孔内,夹轨钳301包括夹轨钳体305、轨钳提拉板306、提拉吊耳304和连接销轴303,夹轨钳体305和轨钳提拉板306均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轨钳提拉板306下部通过连接销轴303转动连接夹轨钳体305,轨钳提拉板306顶部通过连接销轴303转动连接提拉吊耳304,提拉吊耳304顶部连接提拉组件6。夹轨钳体305的内侧为夹轨部位,夹轨部位由两个与钢轨头部下颚及钢轨接头连接夹板凸台相配合的圆弧凸起,上圆弧凸起夹持钢轨头部下颚,下圆弧凸起夹持钢轨连接夹板上的凸台。

提拉组件6上端连接捣固机构5的滑动箱体组件503上的吊耳板,下端连接夹轨机构3上的提拉吊耳304,捣固机构5在滑动箱体组件503升降的同时通过牵拉提拉组件6实现对夹轨机构3的提拉和放松,进而实现夹轨机构3对铁路轨道钢轨头部的松开和夹持。

行走底盘1左右两侧设置捣固机构5和起道机构9的区域是一个由横板、纵板、顶板、加强板和轨钳销轴安装凸台组成的特殊结构组合体,轨钳销轴安装凸台中心有可安装轨钳销轴的孔,夹轨钳销轴302安装在该孔内,夹轨机构3通过夹轨钳销轴安装在行走底盘1上,以此种结构方式将夹轨钳体305以可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在行走底盘1上。

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对101、驱动轮对103和驱动链轮箱106,行走轮对101通过行走轮安装架102安装在行走底盘1走行方向一侧边上,驱动轮对103通过驱动轮安装架105和驱动链轮箱106安装在行走底盘1走行方向另一侧边上,两驱动轮对103之间通过驱动轮轴104连接。

此外,行走底盘1上安装的液压泵站7通过管路和对应的液压控制阀为行走底盘1各动作、起道机构9起道各动作和左、右两侧捣固机构5各动作提供液压动力,行走底盘1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和起道机构9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安装在液压泵站7上,左、右两侧捣固机构5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安装在左、右两侧捣固机构5上的滑动箱体组件503上,通过电气组合由计算机控制单元实现集中控制,此种各部分液压控制执行元件分离设置,电气集中控制方式满足了行走底盘1的行走、下道,起道机构9的起道和左、右捣固机构5对液压动力传输电气控制的自动控制要求。此外,整机安装照明灯供夜间作业使用,整机电源采用发动机辅助发电机与蓄电池组合方式供电,整机电气控制由计算机控制单元组成的电气控制与遥控器控制并联控制。

本发明的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行走底盘1上的由行走内燃发动机701驱动的液压泵站7和左、右两侧捣固机构5上安装的由捣固内燃发动机8驱动的震动激震力装置,此三组动力组合成分散动力组合方式为整机提供不同的动力,此种分散式动力组合方式可分别满足本发明对液压动力的需求和高频激震力对高速运转动力的需求。行走底盘1上设置液压泵站7,通过液压泵站7为行走底盘1运动的各动作提供液压动力,左右两侧捣固机构5捣固各动作液压控制执行组件分离设置,集中控制。自动化作业程序控制,plc与遥控器手动按键并联控制,还可在整机上安装照明灯,整机电源采用发动机辅助发电机与蓄电池组合方式供电。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本发明的起道作业过程如下,按照铁道线路维修作业的起道作业要求,一般是首先对基本股进行起道作业,基本股起平后,对应股以基本股为基准对水平,使两股钢轨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起道作业开始前,滑动箱体组件503上升至最高停止位置点,看道人员使用遥控器启动整机的起道作业走行,在计算机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行走底盘1带动整机走行,由看道人员确定或由轨道检查仪自动检测铁道线路基本股的起道点,起道点确定后,整机继续走行,当设置在行走底盘1上的起道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到轨枕螺栓时,行走底盘1停止走行,左右两侧捣固机构5的滑动箱体组件503同时下降,当左右两侧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到各自定位导柱组件502上的夹轨停止位置定位槽后停止下降,在此下降停止位置左右两侧的夹钳机构3均夹持住钢轨,基本股侧的起道油缸902进行起道作业。

当看道人员认为达到要求的起道高度或轨道检查仪检测的起道高度时停止起道,基本股侧滑动箱体组件503带动捣固组件504再次下降,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到定位导柱组件502上的下端停止位置定位槽后停止下降,捣固机构5对枕下道砟进行夹实作业,达到夹实时间后捣固组件504夹实松开,滑动箱体组件503上升,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到定位导柱组件502上的上端停止位置定位槽后停止上升,基本股起道结束后,看道人员使用道尺或轨道检查仪以起平的基本股为基准对对应股进行对水平起道作业,达到要求的起道高度时停止起道,对应股侧的滑动箱体组件503带动捣固组件504再次下降,对应股侧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到定位导柱组件502上的下端停止位置定位槽后停止下降,对应股侧捣固组件504对枕下道砟进行夹实作业,达到夹实时间后捣固组件504夹实松开,滑动箱体组件503上升,升降位置定位传感器检测到定位导柱组件502上的上端停止位置定位槽后停止上升,从而完成本发明从走行到对一个起道点两股钢轨的起道、打塞捣固点的全部作业。为便于操作人员对整机的操作和监控,自动化作业程序控制与遥控器手动控制按键并联控制。

此外,捣固机构5在升降的同时带动提拉组件6实现对夹轨机构3的提拉和放松,进而实现夹轨机构3对铁路轨道钢轨头部的松开和夹持,具体的,通过夹轨钳体305内侧的两个与钢轨头部下颚及钢轨接头连接夹板凸台相配合的圆弧凸起,实现对钢轨或钢轨接头处的夹持,通过捣固机构5的升降向上提拉或下落提拉吊耳304控制两夹轨钳体305的开合,实现对钢轨的夹持或松开,本发明还可使用液压油缸实现对提拉吊耳304的提拉。

起道作业结束后需要下道撤离铁道线路时,可通过下道机构4的下道油缸401顶起整机,将整机提升脱离与铁轨的接触,利用可旋转端盖403的转动,推动整机旋转行走方向朝向下道装置,将整机落在下道装置上将整机推离铁道线路,单人作业即可实现整机的下道;还可在下道机构4的上方设置吊装机构2,通过吊装机构2实现整机的吊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