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9322发布日期:2018-06-30 09:4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清洗领域,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



背景技术:

桥梁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纽带,还成为了各地的景观的组成部分。在桥梁的日常维护工作中,路面的清洗尤为基础性,小桥梁上一般采用人工洒水进行清洗的方式,这一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清洗效果不佳,冲洗头固定不动导致一台清洗机不能同时对高处和低处的建筑进行冲洗,而且内部储藏的清洗液容易沉淀,浓度不一,影响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左侧顶部的清洗液箱,所述清洗液箱内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回旋配合连接有搅匀装置,所述清洗液箱底部的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转换腔,所述第一转换腔右侧的所述机体内设有向前侧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换腔,所述第二转换腔前侧伸长部的右侧所述机体内设有顶部穿通所述机体顶端的导引槽,所述第一转换腔与所述第二转换腔之间的所述机体内回旋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第一旋轴,所述第一旋轴左端探入所述第一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所述第一旋轴右侧伸长部探入所述第一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二锥状轮,所述第一转换腔内的所述第一锥状轮左侧顶部契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所述第三锥状轮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长并穿通所述第一转换腔内顶壁以及所述清洗液箱底端的第二旋轴,所述第二转换腔内底壁中间位置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导引槽,所述第二导引槽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导引块,所述导引块顶部末梢设有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内固定设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后侧末梢配合连接有探出所述安置块后面的第四锥状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前侧末梢配合连接有探出所述安置块前面的凸状轮,所述凸状轮右侧相对的所述第二转换腔右侧内壁内设有容槽,所述容槽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推杆,所述清洗液箱右侧的所述机体上设有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由设置在所述机体右侧顶端的主架体以及底部探入所述导引槽内且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架体组成,所述推杆右侧伸长末梢与所述滑运架体左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运架体顶部末梢前后对称设有导引板件,前后两侧所述导引板件内对称设有第三导引槽,所述主架体内设有通道槽,所述通道槽内设有冲洗架,所述冲洗架由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冲洗头组成,所述冲洗头表面开设有外圈冲口、内圈冲口和中心冲口,所述外圈冲口、内圈冲口和中心冲口可分别控制开闭,所述清洗液箱前端面设置有紧闭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搅匀装置由搅匀轴和设置在所述搅匀轴外表面的搅匀叶组成。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旋轴顶部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转换腔内顶壁以及所述清洗液箱底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轴顶部伸长末梢与所述搅匀轴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状杆左侧末梢与第一动力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引槽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右侧末梢与所述第二导引槽右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推杆左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二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杆右侧伸长部穿通所述容槽与所述导引槽之间的所述机体且探入所述导引槽内,所述容槽内的所述推杆外表面设有弹力件。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架体左端与所述第二架体右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处的前后两面均设有与所述通道槽前后内壁回旋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轴,所述冲洗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右侧末梢,所述第二架体左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前后两侧所述导引板件之间,所述第二架体左侧末梢的前后两面分别设有探入前后所述第三导引槽内的第二旋轴,所述冲洗头前端设有进液口。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清洗液箱顶部左面上固定设有进口。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清洗液箱与所述冲洗装置之间的所述机体顶端固定设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左面固定设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供液管,所述供液管左侧伸长末梢穿通所述清洗液箱右侧底端且探入所述容腔内,所述供液管内设有自动阀,所述动力泵顶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进液口之间设有可拉长的供液弹力管。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安置块顶端与所述第二转换腔内顶壁滑运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紧闭装置包括紧闭门和柔性连接件,所述紧闭门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清洗液箱前端面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紧闭门右部设置有把手,所述紧闭门中间设置有可视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旋轴右侧伸长部探入第一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第二锥状轮,第一转换腔内的第一锥状轮左侧顶部契合连接第三锥状轮,第三锥状轮顶部固定设向上伸长并穿通第一转换腔内顶壁以及清洗液箱底端的第二旋轴,第二转换腔内底壁中间位置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导引槽,第二导引槽内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导引块,导引块顶部末梢设安置块,安置块内固定设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后侧末梢配合连接探出安置块后面的第四锥状轮,第一动力装置前侧末梢配合连接探出安置块前面的凸状轮,凸状轮右侧相对的第二转换腔右侧内壁内设容槽,容槽内设左右伸长设置的推杆,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切换搅匀工作以及自动控制往复冲洗工作,扩大工作效率提及冲洗范围。

2. 推杆左侧伸长末梢探入第二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推板,推杆右侧伸长部穿通容槽与导引槽之间的机体且探入导引槽内,容槽内的推杆外表面设弹力件,通过设置弹力件从而实现推板带动推杆的往复移动。

3.通过清洗液箱与冲洗装置之间的机体顶端固定设动力泵,动力泵左面固定设向左侧伸长设置的供液管,供液管左侧伸长末梢穿通清洗液箱右侧底端且探入容腔内,供液管内设自动阀,动力泵顶部设排液管,排液管与进液口之间设可拉长的供液弹力管,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冲洗工作,减轻操作人员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提高了自动控制率,减轻工作劳动量,提高了冲洗效果且能实现自动搅匀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体内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滑运架体位于导引槽内的最左侧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冲洗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桥梁清洗机,包括机体5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5左侧顶部的清洗液箱6,所述清洗液箱6内设有容腔62,所述容腔62内回旋配合连接有搅匀装置64,所述清洗液箱6底部的所述机体5内设有第一转换腔52,所述第一转换腔52右侧的所述机体5内设有向前侧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换腔51,所述第二转换腔51前侧伸长部的右侧所述机体5内设有顶部穿通所述机体5顶端的导引槽53,所述第一转换腔52与所述第二转换腔51之间的所述机体5内回旋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伸长设置的第一旋轴5201,所述第一旋轴5201左端探入所述第一转换腔52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520,所述第一旋轴5201右侧伸长部探入所述第一转换腔52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二锥状轮510,所述第一转换腔52内的所述第一锥状轮520左侧顶部契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521,所述第三锥状轮521顶部固定设有向上伸长并穿通所述第一转换腔52内顶壁以及所述清洗液箱6底端的第二旋轴5210,所述第二转换腔51内底壁中间位置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导引槽55,所述第二导引槽55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螺状杆551,所述第一螺状杆551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导引块552,所述导引块552顶部末梢设有安置块511,所述安置块511内固定设有第一动力装置513,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13后侧末梢配合连接有探出所述安置块511后面的第四锥状轮514,所述第一动力装置513前侧末梢配合连接有探出所述安置块511前面的凸状轮512,所述凸状轮512右侧相对的所述第二转换腔51右侧内壁内设有容槽54,所述容槽54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推杆541,所述清洗液箱6右侧的所述机体5上设有冲洗装置4,所述冲洗装置4由设置在所述机体5右侧顶端的主架体41以及底部探入所述导引槽53内且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架体42组成,所述推杆541右侧伸长末梢与所述滑运架体42左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运架体42顶部末梢前后对称设有导引板件423,前后两侧所述导引板件423内对称设有第三导引槽4231,所述主架体41内设有通道槽410,所述通道槽410内设有冲洗架411,所述冲洗架411由第一架体4111、第二架体4112和冲洗头4110组成,所述冲洗头4110表面开设有外圈冲口4101、内圈冲口4102和中心冲口4103,所述外圈冲口4101、内圈冲口4102和中心冲口4103可分别控制开闭,所述清洗液箱6前端面设置有紧闭装置。

其中,所述搅匀装置64由搅匀轴641和设置在所述搅匀轴641外表面的搅匀叶642组成,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搅匀工作,使清洗液在冲洗前搅匀均匀。

其中,所述第二旋轴5210顶部伸长部与所述第一转换腔52内顶壁以及所述清洗液箱6底端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轴5210顶部伸长末梢与所述搅匀轴641底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搅匀工作的转换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螺状杆551左侧末梢与第二动力装置550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550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引槽55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551右侧末梢与所述第二导引槽55右侧内壁回旋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推杆541左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二转换腔51内且末梢固定设有推板515,所述推杆541右侧伸长部穿通所述容槽54与所述导引槽53之间的所述机体5且探入所述导引槽53内,所述容槽54内的所述推杆541外表面设有弹力件542,通过设置弹力件542从而实现推板515带动推杆541的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架体4111左端与所述第二架体4112右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处的前后两面均设有与所述通道槽410前后内壁回旋配合连接的第一旋轴4113,所述冲洗头411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架体4111右侧末梢,所述第二架体4112左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前后两侧所述导引板件423之间,所述第二架体4112左侧末梢的前后两面分别设有探入前后所述第三导引槽4231内的第二旋轴4114,所述冲洗头4110前端设有进液口4115,从而实现通过由推杆541带动滑运架体42左右移动,并由滑运架体42顶部导引板件423内的第三导引槽4231带动第二旋轴4114沿第三导引槽4231上下方向往复滑运工作,从而实现由第二架体4112带动第一架体4111以第一旋轴4113为中心,使第一架体4111带动冲洗头4110上下往复冲洗工作,扩大冲洗范围。

其中,所述清洗液箱6顶部左面上固定设有进口63,从而方便快速加清洗液,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清洗液箱6与所述冲洗装置4之间的所述机体5顶端固定设有动力泵65,所述动力泵65左面固定设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供液管651,所述供液管651左侧伸长末梢穿通所述清洗液箱6右侧底端且探入所述容腔62内,所述供液管651内设有自动阀6510,所述动力泵65顶部设有排液管652,所述排液管652与所述进液口4115之间设有可拉长的供液弹力管65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冲洗工作,减轻操作人员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安置块511顶端与所述第二转换腔51内顶壁滑运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安置块511定位滑运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紧闭装置包括紧闭门31和柔性连接件32,所述紧闭门31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32与所述清洗液箱6前端面回旋配合连接,所述紧闭门31右部设置有把手36,所述紧闭门31中间设置有可视窗33。

初始状态时,导引块552位于第二导引槽55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安置块511后端的第四锥状轮514与第二锥状轮510契合连接,同时,由安置块511带动的凸状轮512位于第二转换腔51前侧的最左侧位置,此时,推板515受到弹力件542的顶压力,使推板515带动推杆541最大程度探入第二转换腔51内,同时,由推杆541带动滑运架体42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导引板件423上的第三导引槽4231带动第二旋轴4114滑运至第三导引槽4231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由第二架体4112带动第一架体4111以及第一架体4111右侧末梢的冲洗头4110最大程度朝右下方倾斜。

当需要搅匀时,通过第一动力装置513带动第四锥状轮514回旋,由第四锥状轮514带动第二锥状轮510回旋,进而由第二锥状轮510带动第一旋轴5201以及第一旋轴5201左侧末梢的第一锥状轮520回旋,此时,由第一锥状轮520带动第三锥状轮521以及第三锥状轮521顶部的第二旋轴5210回旋,并由第二旋轴5210带动容腔62内搅匀装置64实现搅匀工作;

当搅匀完成后需要冲洗时,首先通过控制第一动力装置513停止回旋,然后通过第二动力装置550带动第一螺状杆551回旋,由第一螺状杆551带动导引块552逐渐沿第二导引槽55内的右侧方向移动,直至安置块511前端的凸状轮512外侧外表面与推板515左面相抵,此时,继续控制第二动力装置550带动第一螺状杆551回旋,直至导引块552移动至第二导引槽55内的最右侧位置时,同时,由推板515带动推杆541克服弹力件542的顶压力朝右侧移动,此时,推杆541右侧末梢推动滑运架体42朝导引槽53内的右侧移动,然后控制第二动力装置550停止回旋,此时,安置块511后端的第四锥状轮514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锥状轮510,然后通过控制第一动力装置513回旋,由第一动力装置513带动凸状轮512回旋,由凸状轮512与推板515回旋顶压滑运配合,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推板515带动推杆541末梢的滑运架体42左右往复移动,同时开启供液管651内的自动阀6510,使清洗液箱6内搅匀完成的清洗液经供液管651后流入动力泵65内,然后开启动力泵65,使动力泵65加压后的清洗液经供液弹力管653后流入冲洗头4110内,最后通过冲洗头4110喷出,此时,由导引板件423内的第三导引槽4231带动第二架体4112左侧前面面上的第二旋轴4114沿第三导引槽4231的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并由第二架体4112带动第一架体4111右侧末梢的冲洗头4110往复上下移动冲洗工作,当凸状轮512凸部位于正右侧位置时,此时,推板515被顶压位于第二转换腔51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弹力件542完全位于容槽54内,此时,由推杆541推动滑运架体42位于导引槽53内的最右侧位置,当凸状轮512凸部位于正左侧位置时,此时,推板515被弹力件542最大程度顶压于第二转换腔51内,同时,使弹力件542最大程度探入第二转换腔51内,此时,由推杆541拉动滑运架体42位于导引槽53内的最左侧位置如图4所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旋轴右侧伸长部探入第一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第二锥状轮,第一转换腔内的第一锥状轮左侧顶部契合连接第三锥状轮,第三锥状轮顶部固定设向上伸长并穿通第一转换腔内顶壁以及清洗液箱底端的第二旋轴,第二转换腔内底壁中间位置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导引槽,第二导引槽内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导引块,导引块顶部末梢设安置块,安置块内固定设第一动力装置,第一动力装置后侧末梢配合连接探出安置块后面的第四锥状轮,第一动力装置前侧末梢配合连接探出安置块前面的凸状轮,凸状轮右侧相对的第二转换腔右侧内壁内设容槽,容槽内设左右伸长设置的推杆,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切换搅匀工作以及自动控制往复冲洗工作,扩大工作效率提及冲洗范围。

2. 推杆左侧伸长末梢探入第二转换腔内且末梢固定设推板,推杆右侧伸长部穿通容槽与导引槽之间的机体且探入导引槽内,容槽内的推杆外表面设弹力件,通过设置弹力件从而实现推板带动推杆的往复移动。

3.通过清洗液箱与冲洗装置之间的机体顶端固定设动力泵,动力泵左面固定设向左侧伸长设置的供液管,供液管左侧伸长末梢穿通清洗液箱右侧底端且探入容腔内,供液管内设自动阀,动力泵顶部设排液管,排液管与进液口之间设可拉长的供液弹力管,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冲洗工作,减轻操作人员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提高了自动控制率,减轻工作劳动量,提高了冲洗效果且能实现自动搅匀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