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防滑棱高度进行调节的防滑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496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对防滑棱高度进行调节的防滑坡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道路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防滑性能的防滑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公共停车空间日益紧缺,因此现如今大部分建筑设施都会修建地下停车场或高层停车场,而坡道就成了连接地面与上述停车场的之间的必经之路。由于车辆在坡道上行驶时会产生斜向下的分力,因此要求坡道必须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尤其是在冬季路面有积雪或结冰时,坡道的防滑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在修建坡道时会在坡面上设置锯齿形的凸棱以增大摩擦阻,考虑到冬季路面积雪、冰冻等情况,该锯齿形凸棱的高度一般设置的相对较大,然而,在除冬季以外的其它季节里,实际上不需要如此高的凸棱来增大摩擦,只需要设置一定的防滑纹路就完全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此时较高的凸棱就反而成了车辆行驶的阻碍,车辆长期在这种路面上行驶,不仅会对车况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对坡道防滑性能进行调整的防滑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坡道,包括平面支架,所述平面支架用于铺设在斜坡段路面上,所述平面支架的上表面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承载面,所述平面支架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棱,所述防滑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坡道的宽度方向,且防滑棱沿坡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防滑棱与平面支架活动链接,使防滑棱能够活动与以下两工位之间:工位一,防滑棱收缩于平面支架的上表面以下,且防滑棱的顶面与平面支架的上表面平齐;工位二,防滑棱凸出于平面支架的上表面;还包括用于驱动防滑棱活动于所述两工位之间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平面支架上设有长条形的镂空部,镂空部的长度方向与坡道的宽度方向平行,且镂空部沿坡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镂空部内设有条形翻板,该条形翻板靠近坡道下端的一条长边与该侧镂空部的边缘铰接,所述条形翻板靠近坡道上端的一条长边即构成所述防滑棱;当防滑棱位于所述工位一时,条形翻板的上板面与平面支架的上表面平齐,当防滑棱位于所述工位二时,条形翻板的上板面与平面支架的上表面成一夹角。

优选的,所述条形翻板内部设有吹气管路,所述吹气管路的管口位于条形翻板靠近坡道上端的侧面上,所述条形翻板与平面支架之间的铰接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吹气管路连通的通孔,该铰接轴的一端与供暖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平面支架底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沿坡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驱动块由液压缸或直线电机驱动,所述驱动块顶部设有斜楔状的凸块,所述条形翻板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斜面,且该斜面与凸块被装配为当驱动快沿坡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时能够使条形翻板往复翻转。

优选的,所述驱动块是沿破定延伸至坡底的长条状结构,驱动块上设有多个与各条形翻板一一对应的凸块,所述驱动块由设置在坡顶或坡底的直线电机驱动。

优选的,驱动块为3个分别设置在坡道的中心及两侧。

优选的,所述翻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该防滑纹的凸部与凹部之间的落差小于工位二时防滑棱顶部与平面支架上表面之间的落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放滑坡道能够对防滑棱的高度进行调整,在冰冻、积雪的路况条件下,防滑棱能够凸出于坡面上方,起到较好的放滑效果,而在其它路况条件下,防滑棱能够收缩于坡面下方,以降低车辆的形式阻力和颠簸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滑坡道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滑车道位于工位一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滑车道位于工位一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滑车道位于工位二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滑车道位于工位二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条形翻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防滑坡道,包括平面支架10,所述平面支架10用于铺设在斜坡段路面上,所述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承载面,所述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棱11,所述防滑棱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坡道的宽度方向,且防滑棱11沿坡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防滑棱11与平面支架10活动链接,使防滑棱11能够活动与以下两工位之间:工位一,防滑棱11收缩于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以下,且防滑棱11的顶面与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平齐;工位二,防滑棱11凸出于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还包括用于驱动防滑棱11活动于所述两工位之间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放滑坡道能够对防滑棱11的高度进行调整,在冰冻、积雪的路况条件下,防滑棱11能够凸出于坡面上方,起到较好的放滑效果,而在其它路况条件下,防滑棱11能够收缩于坡面下方,以降低车辆的形式阻力和颠簸感。

优选的,所述平面支架10上设有长条形的镂空部14,镂空部14的长度方向与坡道的宽度方向平行,且镂空部14沿坡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镂空部14内设有条形翻板12,该条形翻板12靠近坡道下端的一条长边与该侧镂空部14的边缘铰接,所述条形翻板12靠近坡道上端的一条长边即构成所述防滑棱11;当防滑棱11位于所述工位一时,条形翻板12的上板面与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平齐,当防滑棱11位于所述工位二时,条形翻板12的上板面与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成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翻板12内部设有吹气管路18,所述吹气管路18的管口位于条形翻板12靠近坡道上端的侧面上,所述条形翻板12与平面支架10之间的铰接轴17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吹气管路18连通的通孔,该铰接轴17的一端与供暖管路连通。在积雪、结冰的路况条件下,吹气管路18能够向平面支架10的上表面吹送热风,使车轮上携带的积雪和冰晶快速融化,防止其残留在坡道上,融化形成的水能够从镂空部14的缝隙向下流淌,避免各防滑棱11之间产生积水。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平面支架10底部的驱动块15,所述驱动块15沿坡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所述驱动块15由液压缸或直线电机驱动,所述驱动块15顶部设有斜楔状的凸块16,所述条形翻板12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凸块16相配合的斜面121,且该斜面121与凸块16被装配为当驱动快沿坡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时能够使条形翻板12往复翻转。除本发明提供的该实施例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还应当能够想到采用其他驱动结构来驱动条形翻板12翻转,例如在条形翻板12的两端设置耳轴,然后在车道两侧设置带有引导孔的驱动板,耳轴插在引导孔内,并能够沿引导孔滑动,引导孔的形状被设置为当驱动板活动时,引导孔能够驱使耳轴带动条形翻板12翻转。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与其他驱动方式相比具有支撑稳定、驱动方式简单、易于施工等优势。

优选的,所述驱动块15是沿破定延伸至坡底的长条状结构,驱动块15上设有多个与各条形翻板12一一对应的凸块16,所述驱动块15由设置在坡顶或坡底的直线电机驱动。驱动块15为3个分别设置在坡道的中心及两侧。

优选的,所述翻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13,该防滑纹13的凸部与凹部之间的落差小于工位二时防滑棱11顶部与平面支架10上表面之间的落差。在气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放滑纹就已经足够起到放滑的作用,只有当路面有积雪或冰冻时,才将条形翻板12抬起以增大摩擦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