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和站用翻板式成品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000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沥青拌和站用翻板式成品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拌合站用成品料存储设备,具体是一种沥青拌和站用翻板式成品仓。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拌和站用成品仓均为小车式结构,通过减速电机驱动,带动小车左右移动,将成品料卸入到对应的隔仓内,小车式结构需通过编码器及限位开关控制定位,故障率较高,且驱动电机等成本较高。小车与搅拌锅之间放料时,不密闭,产生的工业蓝烟直接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同时由于小车占用了上仓的空间,在相等的成品仓高度时,容积大大减少,降低了设备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拌和站用翻板式成品仓,成本低、可靠性高,容积大更加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拌和站用翻板式成品仓,包括软连接、落料箱、上仓翻板、驱动气缸、上仓、中仓、下仓和支腿;所述落料箱通过软连接与上仓上沿相连,落料箱下部出口处设有一对上仓翻板,上仓翻板分别由一对驱动气缸带动; 所述上仓内分有左、中、右三个区域,所述中仓、下仓内部分区与上仓一一对应,下仓底部连接支腿;左侧上仓翻板开启对应仓体左区域,右侧上仓翻板开启对应仓体右侧区域,两上仓翻板关闭对应仓体中部区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软连接包括帆布和卡扣,软连接上部通过卡扣扣在落料箱底部,下部通过卡扣扣在上仓上沿。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中仓及下仓内部设置防离析隔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上仓、中仓及下仓的中部区域为废料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将落料箱设置为软连接形式,方便现场连接,避免连接不上问题,(2)软连接为全封闭结构,防止工业蓝烟直接排入大气,(3)翻板式结构通过气缸驱动,降低成本,同时降低设备故障率,(4)原有小车位置设计为上仓仓体,有效提升仓体容积高达40%,(5)仓体内部设置防离析装置,减少成品仓存储时离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放大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俯视图;

图中:1、软连接,2、落料箱,3、上仓翻板,4、驱动气缸,5、上仓,6、中仓,7、下仓,8、支腿,9、防离析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沥青拌和站用翻板式成品仓,包括软连接1、落料箱2、上仓翻板3、驱动气缸4、上仓5、中仓6、下仓7和支腿8;所述落料箱1通过软连接1与上仓5上沿相连,落料箱1下部出口处设有一对上仓翻板3,上仓翻板3分别由一对驱动气缸4带动; 所述上仓5内分有左、中、右三个区域,所述中仓6、下仓7内部分区与上仓5一一对应,下仓7底部连接支腿8;左侧上仓翻板3开启对应仓体左区域,右侧上仓翻板3开启对应仓体右侧区域,两上仓翻板3关闭对应仓体中部区域。

其中上仓5、中仓6及下仓7的中部区域为废料区域,其余区域为成品料存储仓,取代了原有的小车式结构,翻板式结构替代原有小车结构,工作时,如图3所示,当一对上仓翻板3处于关闭(原始)状态,物料进入落料箱2,从落料箱2出口排出沿着上仓翻板3直接进入到仓体的中间区域,当需要进入仓体左侧区域时,右侧上仓翻板不动,控制左侧驱动气缸4,使左侧上仓翻板3向左翻转,左侧上仓翻板3封住仓体中间区域,物料即顺着左侧上仓翻板3进入仓体左侧区域。同理,需要进入仓体右侧区域时,左侧上仓翻板不动,控制右侧驱动气缸4,使右侧上仓翻板3向右翻转,右侧上仓翻板3封住仓体中间区域,物料即顺着右侧上仓翻板3进入仓体右侧区域。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软连接1的实施例,软连接1包括帆布和卡扣,软连接1上部通过卡扣扣在落料箱2底部,下部通过卡扣扣在上仓5上沿。软连接结构方便调节搅拌锅与成品仓距离,避免安装不上问题。同时使用全封闭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放料扬尘,减少沥青蓝烟排放,更加环保。密封结构还大大降低了热量散失,减少混合料温降,减少温度离析。本实用新型在中仓6及下仓7内部设置防离析隔板9。减少成品料在仓内储存时离析。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