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防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64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防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防眩装置。

(二)

背景技术:

防眩板是为解决对向车灯眩光、生产制造的安装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一种交通安全产品。从材质上分为钢制防眩板、塑料防眩板和玻璃钢防眩板,从外观上分类,常见的有普通直板、反S形、仿浮雕防眩板和公路景观防眩板。现在公路上常用的防眩板为直板形塑料防眩板,这种防眩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风吹断,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地区。当遇到台风等风力较大天气时,由于防眩板根部应力最集中,风力矩也最大,因此,根部是防眩板最容易断裂的位置。很多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在台风过后,经常出现防眩板被大面积吹断的情况。另外,防眩板在投入实际使用后,时常会被大货车侧面的帆布或绳子挂住,进而导致几十片甚至上百片防眩板的折断。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营者的维护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被折断的防眩板碎片给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廉、抗风能力强、不易被风吹断、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力作用的方向倾倒、并能够在外力消失后自动复位的公路防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公路防眩装置,包括一中空的顶部开放设置的圆形底座,在圆形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穿过圆形底座的转轴,在圆形底座内部空腔中套设有一圆盘,在圆盘的顶部固连有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在支撑杆的表面上等距间隔固连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防眩板,在圆形底座上部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半圆形护盖,在每个半圆形护盖的圆心处各开设有一个与支撑杆相配合的半圆形孔,在每个半圆形护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孔,在圆形底座的底部焊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底部焊接有一配重。

所述圆形底座由铁质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由铁质材料制成,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均呈L形,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有安装孔。

所述转轴由铁质材料制成,转轴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上,在圆形底座内部设有可供转轴穿过的通孔。

所述圆盘由塑料材料制成,圆盘的直径与圆形底座内部空腔的直径相同。

所述支撑杆由塑料材料制成,支撑杆的底端通过粘接剂与圆盘的顶部粘接固连。

所述防眩板由塑料材料制成,防眩板的侧边通过粘接剂与支撑杆粘接固连。

所述半圆形护盖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半圆形孔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杆的直径。

在圆形底座上设有与圆孔位置一一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配重和连杆均由铁质材料制成,连杆的顶端焊接在圆形底座上,配重的顶端焊接在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公路防眩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廉,包括一中空的顶部开放设置的圆形底座,在圆形底座内部空腔中套设有一圆盘,在圆盘的顶部固连有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杆,在支撑杆的表面上等距间隔固连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防眩板,当遇到风力较大天气时,防眩板受到横向风力袭击时带动支撑杆和圆盘旋转,将风能转化成动能,这样就能够减少支撑杆根部所受的应力,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被风吹断。另外,在圆形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穿过圆形底座的转轴,在圆形底座的底部焊接有一连杆,连杆的底部焊接有一配重,这样当本实用新型被大货车侧面的帆布或绳子挂住后,圆形底座能够绕转轴沿着外力作用的方向倾倒,外力消失后,又能在配重的作用下复位,这样防眩板就不会被汽车挂断折损,使高速公路运营者的维护成本明显降低。同时,由于路面上没有被挂断折损的防眩板碎片,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得到了有效提高,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眩板的分布图;

图3为图1中半圆形护盖的俯视图。

图中,1圆形底座,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圆盘,5支撑杆,6防眩板,7半圆形护盖,8半圆形孔,9圆孔,10安装孔,11转轴,12连杆,13配重。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中空的顶部开放设置的圆形底座1,在圆形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在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穿过圆形底座1的转轴11,在圆形底座1内部空腔中套设有一圆盘4,在圆盘4的顶部固连有一竖直设置的支撑杆5,在支撑杆5的表面上等距间隔固连有四个竖直设置的防眩板6,在圆形底座1上部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半圆形护盖7,在每个半圆形护盖7的圆心处各开设有一个与支撑杆5相配合的半圆形孔8,在每个半圆形护盖7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圆孔9,在圆形底座1的底部焊接有一连杆12,连杆12的底部焊接有一配重13。

所述圆形底座1由铁质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均由铁质材料制成,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均呈L形,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有安装孔10。

所述转轴11由铁质材料制成,转轴1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上,在圆形底座1内部设有可供转轴11穿过的通孔。

所述圆盘4由塑料材料制成,圆盘4的直径与圆形底座1内部空腔的直径相同。

所述支撑杆5由塑料材料制成,支撑杆5的底端通过粘接剂与圆盘4的顶部粘接固连。

所述防眩板6由塑料材料制成,防眩板6的侧边通过粘接剂与支撑杆5粘接固连。

所述半圆形护盖7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半圆形孔8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杆5的直径。

在圆形底座1上设有与圆孔9位置一一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配重13和连杆12均由铁质材料制成,连杆12的顶端焊接在圆形底座1上,配重13的顶端焊接在连杆12上。

所述圆盘4的直径与圆形底座1内部空腔的直径相同或略小于圆形底座1内部空腔的直径,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以圆盘4能在圆形底座1内部空腔中自由旋转为准。

所述防眩板6采用现代工艺和配料生产制造成板形即可。

所述半圆形孔8的直径略大于支撑杆5的直径,以两个半圆形护盖7对合后能够卡住支撑杆5又不妨碍支撑杆5旋转为准。

安装时,先测量放样,在护栏基座上,采用量距定位法确定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位置,然后再人工用冲击钻在确定的位置上打眼,再在打好的眼中安装膨胀螺栓,将设有安装孔10的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套入膨胀螺栓,用螺母拧紧,即可完成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安装。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安装完成后,再安装转轴11,安装转轴11时,先将转轴11从圆形底座1上的通孔穿过,穿过后将转轴11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到第一支柱2和第二支柱3上,此时完成转轴11和圆形底座1的安装,在圆形底座1安装前,可先将连杆12和配重13焊接到圆形底座1上,配重13的选择应使本实用新型在静止时保证竖直状态为准。圆形底座1安装完成后,再将粘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上粘接有四个防眩板6)的圆盘4放入圆形底座1内,放入后再安装半圆形护盖7。安装半圆形护盖7时,将半圆形护盖7上的圆孔9与圆形底座1上的螺纹孔一一对齐,用自攻螺丝固定住即可,此时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防眩板6、支撑杆5和圆盘4可以采用注塑一体成型制造。由于在支撑杆5上设置有四个防眩板6,虽然会出现防眩板6受到风力转动的情况,但是本实用新型依然会起到很好的防对向车灯眩光的作用,防眩板6本身起到的防眩作用并没有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而减弱,相反,还得到较大增强。

该公路防眩装置,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当遇到风力较大天气时,防眩板6受到横向风力袭击时带动支撑杆5和圆盘4旋转,将风能转化成动能,这样就能够减少支撑杆5根部所受的应力,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被风吹断。当本实用新型被大货车侧面的帆布或绳子挂住后,圆形底座1能够绕转轴11沿着外力作用的方向倾倒,外力消失后,又能在配重13的作用下复位,这样防眩板6就不会被汽车挂断折损,使高速公路运营者的维护成本明显降低。同时,由于路面上没有被挂断折损的防眩板6碎片,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得到了有效提高,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