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612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工程临时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大力发展,路基做为主要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路基填筑不可避免的要在雨季进行施工。目前,现有路基边坡急流槽主要有挖槽砂浆抹面、挖槽混凝土抹面、挖槽埋入塑料布或土工膜等形式。采用挖槽砂浆和混凝土抹面形式不仅用工多,施工速度慢,而且材料消耗较大且不能重复利用,施工后还要进行清理废弃,无法重复利用。采用挖槽埋入塑料布或土工膜等形式排水效果不好,当降大雨或暴雨时容易破坏路基。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在能及时在路基上形成排水通道的前提下,能够重复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其包括第一急流槽与至少一个第二急流槽,其中,第一急流槽与对应第二急流槽采用搭接铆钉方式连接,相临两个第二急流槽之间采用搭接铆钉方式连接;第一急流槽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边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铆钉预留孔,第二急流槽上端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承插铆钉,第一承插铆钉与第一铆钉预留孔相适配,第二急流槽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铆钉预留孔;连接部通过三角部与水平部相连接,水平部的开口处呈喇叭口式,水平部之开口处在靠近路肩处设置有挡土板;第一急流槽安装在路肩顶部位置,第二急流槽呈倾斜布置。

所述的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其中,上述第二急流槽的底面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防滑铆钉。

所述的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其中,上述第二急流槽的宽度为五十厘米,深为二十五厘米,长度为一百厘米。

所述的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其中,上述第一急流槽与第二急流槽之间边沿的配合方式以及相临两个第二急流槽之间边沿的配合方式为卡槽配合或对接楔形配合。

所述的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其中,相临两个上述防滑铆钉之间的间距为十五厘米,防滑铆钉的长度为十厘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每填筑碾压完一层后,在边坡上人工挖掘排水沟,根据边坡长度确定拼装长度,在路肩顶部位置安装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填筑下一层路基时,提前拆卸路肩顶部的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当填筑结束后重新安装,并根据增加的边坡长度进行安装中间的第二急流槽,由此反复作业,能在路基上形成排水通道,即能节省传统工艺的材料浪费又能实现快速安装拆卸,实现了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拼装式路基急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急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急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第一承插铆钉之边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有第一铆钉预留孔之边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对接楔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如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的,其包括第一急流槽1与至少一个第二急流槽2,其中,第一急流槽1与对应第二急流槽2采用搭接铆钉方式连接,相临两个第二急流槽2之间采用搭接铆钉方式连接;第一急流槽1包括连接部3,连接部3的边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铆钉预留孔4,第二急流槽2上端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承插铆钉5,第一承插铆钉5与第一铆钉预留孔4相适配,第一承插铆钉5能插入对应第一铆钉预留孔4内,用于连接相应槽体。第二急流槽2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铆钉预留孔6,第一承插铆钉5能插入对应第一铆钉预留孔4或第二铆钉预留孔6内,用于连接相应槽体;连接部3通过三角部7与水平部8相连接,水平部8的开口处呈喇叭口式,水平部8一般安设在路肩处,用于收集并排出路基上的积水,水平部8之开口处在靠近路肩处设置有挡土板9,将挡土板9埋在路肩对应处,方便了第一急流槽1的快速布置;第一急流槽1安装在路肩顶部位置,第二急流槽2呈倾斜布置,第一急流槽1与第二急流槽2相连接,形成排水通道,当然还可以根据路基坡度以及长度需要依次连接多个第二急流槽2。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的,上述第二急流槽2的底面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防滑铆钉10。防滑铆钉间距和深度可结合路基土体实际情况根据受力要求进行调整,起到固定急流槽的作用。而且上述第二急流槽2的宽度为五十厘米,深为二十五厘米,长度为一百厘米,方便了工人搬运、拼接以及拆卸等操作,拼装式路基急流槽可以根据永久急流槽设计尺寸和当地降雨量进行调整,尽量避免路基边坡施工时进行二次开挖和满足排洪的要求。相临两个上述防滑铆钉10之间的间距为十五厘米,防滑铆钉10的长度为十厘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防滑铆钉10采用如此布置方式,即能够减少拼装式路基急流槽的制造成本,且也能满足拼装式路基急流槽的固定安装,符合一般路基的要求,其通用性非常强,能够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如图6与图7所示的,上述第一急流槽1与第二急流槽2之间边沿的配合方式以及相临两个第二急流槽之间边沿的配合方式为卡槽配合或对接楔形配合。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