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置钢管的预制桥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328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置钢管的预制桥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内置钢管的预制桥墩。



背景技术:

桥墩是位于桥梁的中间部位,支承相邻两跨上部结构的建筑物,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可靠而有效地传给基础。我国桥梁下部结构的桥墩施工大多采用现浇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施工时需要对路面进行封堵,加上现浇施工工期长,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且施工中的支架、模板耗用量大,施工费用高,并直接影响施工点的道路通行能力,与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在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中,预制装配体系是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必经之路,而目前技术中对于预制桥墩的结构研究严重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预制桥墩结构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内置钢管的预制桥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内置钢管的预制桥墩,包括预制桥墩1,所述预制桥墩1内制有钢管2、架立钢筋3、箍筋5、钢制端板6,所述架立钢筋3分布在预制桥墩1内侧,架立钢筋3外侧绑扎箍筋5,所述预制桥墩1内预留四个直径比钢管2略大的第一孔道10,所述第一孔道10位于箍筋5内侧,分别位于预制桥墩1四等分点处,第一孔道10内放置钢管2,钢管2内外灌注混凝土,预制桥墩1内还预留有小孔道4,所述小孔道4内张拉有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制桥墩1上端制有钢制端板6,所述钢制端板6焊接于架立钢筋3外侧顶部,向上伸出预制桥墩1,预制桥墩1下端外侧制有凹凸齿键7。

优选的,所述钢制端板6外侧与凹凸齿键7凹槽处涂有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预制桥墩1为圆形,所述架立钢筋3的直径为13mm,所述钢管2的直径为100mm,所述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2.7mm,所述箍筋5距离预制桥墩1外侧40mm。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现浇桥墩,具有更小的截面和更高的强度,节省材料和施工时间,往复荷载作用下固有的延性和韧性更大,与普通钢筋相比有强耐火特性,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复合作用和约束作用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在横向载荷作用下刚度更大且模型整体配筋率更小,且上部预制有钢板、下部带有齿键,与下部基座的连接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所述预制桥墩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预制桥墩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预制桥墩,10为第一孔道,2为钢管,3为架立钢筋,4为小孔道,5为箍筋,6为钢制端板,7为凹凸齿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现公开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根据图1、图2,具体实施中,一种带内置钢管的预制桥墩,包括预制桥墩1,所述预制桥墩1内制有钢管2、架立钢筋3、箍筋5、钢制端板6,所述架立钢筋3分布在预制桥墩1内侧,架立钢筋3外侧绑扎箍筋5,所述预制桥墩1内预留四个直径比钢管2略大的第一孔道10,所述第一孔道10位于箍筋5内侧,分别位于预制桥墩1四等分点处,第一孔道10内放置钢管2,钢管2内外灌注混凝土,预制桥墩1内还预留有小孔道4,所述小孔道4内张拉有后张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制桥墩1上端制有钢制端板6,所述钢制端板6焊接于架立钢筋3外侧顶部,向上伸出预制桥墩1,预制桥墩1下端外侧制有凹凸齿键7。

具体实施中,所述钢制端板6外侧与凹凸齿键7凹槽处带有橡胶圈。

具体实施中,所述预制桥墩1为圆形,所述架立钢筋3的直径为13mm,所述钢管2的直径为100mm,所述预应力钢筋直径为12.7mm,所述箍筋5距离预制桥墩1外侧40mm。

具体实施中,所述预制桥墩1装配顺序如下:①对准钢管孔洞和预应力筋孔道位置,将用开孔板连接好的根钢管和四根预应力筋穿过墩台;②将墩台固定在试验室底座螺栓孔上;③在墩柱节段端侧涂环氧树脂,并依次将墩柱节段用①的方法操作完成;④在钢管孔道内浇灌砂浆;⑤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至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并用油脂密封;⑥拼装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