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造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带表面装饰造型形式的市政桥梁、景观桥的市政预制桥墩用造型模板。
背景技术:
市政工业化主要注重于箱梁、桥面板、桥墩、节段梁等产品形式的工厂预制,对产品外观尚处于表面是否有气泡、蜂窝麻面、混凝土颜色均匀程度等阶段,对具有不同颜色、不同线条纹理等造型的关注程度不高,且对于重量大、体积大、外显面多的大型市政构件的表面造型制作难度大。所以带造型装饰的市政预制构件的相关研究不多。
某湖大桥是一座跨越远湘湖水域的景观桥,桥立柱采用外带石块造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矩形棱台桥墩。因桥墩外表面为造型混凝土(石块),需要用塑胶模成型,而塑胶模为软体模,梯形立柱夹角为83度,正立浇注塑胶模无法固定于钢模上,倒立浇筑由于立柱重量达到140吨以上,厂内起重设备无法对其进行翻身作业,在常规浇筑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预制桥墩用造型模板,能够解决带表面造型装饰的大型市政预制构件难以整体预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预制桥墩用造型模板,该造型模板包括两块A预制板和两块B预制板,在所述A预制板上均预埋有第一连接件,所述B预制板上均预埋有第二连接件,所述A预制板、B预制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定制钢板焊接组装,A预制板和B预制板间隔分布组装形成四周封闭的围边模,所述围边模的外层为装饰层。
所述装饰层采用硅胶造型模具预制或均采用钢板造型模具预制。
所述装饰层采用反打制作,形成不同颜色、线条或纹理结构。
所述装饰层采用石材反打铺贴形成装饰结构。
所述A预制板上设有第一接驳器;B预制板上设有第二接驳器,通过第一接驳器实现两块相对设置的A预制板之间的拉紧,通过第二接驳器实现两块相对设置的B预制板之间的拉紧。
所述A预制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B预制板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围边模为混凝土材质的围边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①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将每根立柱分成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立柱外框,立柱外框分割成4块预制混凝土板,4块板先进行方便的平躺预制制作,第二次浇筑立柱内芯,由先前浇筑的4块板进行组装加固充当外模板,再制作成型,成功解决了带表面造型装饰的大型市政预制构件难以整体预制的问题;②本实用新型既是一种带造型的预制混凝土立柱外框装饰板又是用于预制桥墩立柱的模板,将桥墩分成了装饰层和承重内芯两次预制制作,成功解决了由于重量大、翻身难且环立柱360度均带装饰等原因而预制桥墩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A预制板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第一连接件预埋示意图。
图3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B预制板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预制桥墩立柱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市政预制桥墩用造型模板,该造型模板包括两块A预制板1和两块B预制板2,在所述A预制板1上均预埋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B预制板2上均预埋有第二连接件4,所述A预制板1、B预制板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与定制钢板焊接组装,A预制板1和B预制板2间隔分布组装形成四周封闭的围边模,所述围边模的外层为装饰层。
本实施例所述装饰层采用硅胶造型模具预制或均采用钢板造型模具预制。
本实施例中装饰层采用反打制作,形成不同颜色、线条或纹理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A预制板1上设有第一接驳器5;B预制板2上设有第二接驳器6;A预制板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B预制板2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围边模为混凝土材质的围边模。
本实施例是采用预制方式制作,作用一是通过混凝土材质的两块A预制板和两块B预制板组装,为桥墩立柱承重内芯7的浇筑提供模板;作用二是作为表面装饰层与承重内芯一起结合成整体,共同构成了预制桥墩立柱形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装饰层采用石材反打铺贴形成装饰结构,其余技术方案和实施例1中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