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融雪防冰的人行道地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757发布日期:2018-07-20 20:04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融雪防冰的人行道地砖,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生活小区、街道公园等环境中都铺设有地板砖,不仅给行人带来了便利,也美化了生活环境。但在冬季气温较低时,人行道面容易产生结冰或积雪,影响人们的出行。

目前,对于这类路面除冰雪的方法主要靠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低、工作量有限,极大限制了人们的户外活动。近年来,相变储能材料(PCMs)逐渐被应用到建筑物的保温中,并且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由于相变储能材料可将多余的能量临时储存起来,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相变潜能释放能量,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且可多次循环使用,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将相变储能材料与其他已有的融雪化冰方法结合起来,用于人行道面的融雪化冰,不仅效果很好,还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绿色环保,但目前还很少有人将这类材料应用于人行道的除雪化冰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融雪防冰的人行道地砖,不需要人工除雪、可以节约道路管理成本,可以有效融化冰雪、不影响人们出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融雪防冰的人行道地砖,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抗滑层、混合材料层和基础增强层,所述混合材料层中水平埋设有封装管道,所述封装管道呈S形往复排列在混合材料层中,且封装管道中设有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

优选的,为了保证融雪防冰的效果均匀,所述封装管道等间距、均匀设置在混合材料层中。

优选的,所述封装管道为柔性金属管材或刚性金属管材。采用柔性金属管材时可在混合材料层烧结时预留安装封装管道的孔路供其穿过;采用刚性金属管材时将封装管道与粘土混合后与混合材料层烧结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表面抗滑层、混合材料层和基础增强层皆由高强度黏土通过一次性烧结制成,并符合我国人行道地砖加工相关标准。

优选的,所述表面抗滑层、混合材料层和基础增强层叠加起来的厚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地砖表面的融雪防冰能量来源于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潜热,因此,属于自融雪地砖,无需人工除雪或除冰,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不需要投放除雪剂、可以节约道路管理成本;且除冰效率高,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2)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循环工作,白天吸收太阳能的热量,晚上温度下降后释放相变潜热,对地砖表面进行融雪或防冰,效果较好。由于相变储能材料的循环使用,可大大节省除雪防冰的成本。相变储能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即便发生泄漏,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本实用新型整体加工时并没有增加复杂工艺,制造时预留好封装管道安装孔或将封装管道与粘土混合后与烧结为一体的混合材料层即可,在烧制完成后向封装管道灌充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若采用刚性封装管道,直接将预制好的管道铺设在模具中,其他工艺不变,因此,加工过程基本和传统地砖制作加工类似,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材料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面抗滑层,2.混合材料层,3.基础增强层,4.封装管道,5.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能够融雪防冰的人行道地砖,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表面抗滑层1、混合材料层2和基础增强层3,所述混合材料层2中水平埋设有封装管道4,所述封装管道4呈S形往复排列在混合材料层2中,且封装管道4中设有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5。

优选的,为了保证融雪防冰的效果均匀,所述封装管道4等间距、均匀设置在混合材料层2中。

优选的,所述封装管道4为柔性金属管材或刚性金属管材。采用柔性金属管材时可在混合材料层2烧结时预留安装封装管道4的孔路供其穿过;采用刚性金属管材时将封装管道4与粘土混合后与混合材料层2烧结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表面抗滑层1、混合材料层2和基础增强层3皆由高强度黏土通过一次性烧结制成,并符合我国人行道地砖加工相关标准。

优选的,所述表面抗滑层1、混合材料层2和基础增强层3叠加起来的厚度为50mm。

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人行道地砖施工及使用方法阐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融雪防冰的人行道地砖的烧制方法与传统地砖基本一致,只需在烧制完成后灌充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并进行封装,即可使用。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可采用二元或多元相变材料,例如,可采用由正癸醇和正十八醇以95-97:3-5的重量比组成的相变储能材料制成,该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左右,可以满足融化冰雪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按设计图纸复核放线,用测量仪器打方格,并以对角线检验方正,然后在桩上标注该点面层设计标高,对基层不平整处进行处理。然后安装边石,采用挂线法控制边石的高程及线形,安装完成后注意防护,防止行人踩踏。再次,铺筑砂浆,在清理干净的基层上洒水使之湿润,用刮板找平;铺筑砂浆的同时铺砌人行道地砖,采用的地砖尺寸为400mm*200mm*50mm,按边石高程,在方格内由第一行砖位的纵向横向挂线绷紧,按线按标准缝宽砌第一行样板砖,然后纵线不动,横线平移,依次照样板砖砌筑。最后,采用1:3(体积比)水泥细砂干浆灌缝,已铺设完成部分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天。

在使用过程中,当外界温度低于5℃,或表面抗滑层1的表面存在积雪或结冰时,首先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5通过相变潜能而向外释放热量,该热量将通过封装管道4、混合材料层2传给表面抗滑层1而实现融雪化冰,这个过程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当全部的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完成后,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如太阳能)进行相变储能,为下一次相变放热做准备。在整个过程中,由于相变储能材料填充物5不断地吸收太阳能热量,然后在低温时向外释放,白天再吸收太阳能热量,低温时再向外释放热量,循环工作,节省能源。同时,相变储能材料属于绿色环保材料,且可循环利用,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