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路机的气力输送及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056发布日期:2018-06-22 23: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路机的气力输送及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扫机械。确切的说是一种扫路机的通用型气力输送及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扫路机作为一种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以其灵活,机动性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辅道、人行道等狭窄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当前,扫路机根据作业方式的不同基本可分为纯扫式和吸扫式两种形式。纯扫式扫路机的清扫部件主要是扫刷和滚刷,作业时扬尘大,扫净率低,路面缝隙、凹坑处易残留垃圾。吸扫式扫路机依靠扫刷和气力输送系统实现清扫作业,利用垃圾箱内安装的风机产生负压从而吸入外界空气,垃圾颗粒以吸入的空气为载体被带入垃圾箱内从而实现清扫。扫路机体型小导致垃圾箱容积小,很难甚至无法布置扫路车常用的沉降室、除尘滤芯等除尘设备,所以被排出的空气会将部分悬浮在垃圾箱空气中灰尘携带出来,造成二次扬尘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路机的气力输送及除尘系统,以解决吸拾的灰尘颗粒再次随空气排出的问题,可以提高扫路机清洁质量,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扫路机的气力输送及除尘系统,其主要结构包括:箱体(1)、风机(2)、吸盘(3)、下输送管(4)、上输送管(5)、粗滤装置(81)、两个精滤装置(82、83)和水箱(9);

箱体(1)包含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抽风腔室(103)、出风口(104)和污水腔室(105);吸拾的灰尘颗粒由吸盘(3)、下输送管(4)、上输送管(5)和导流板一(6)进入垃圾腔室(101)的后端,在垃圾腔室(101)中部的上方设有初滤腔室(102),垃圾腔室(101)与初滤腔室(102)通过粗滤装置(81)连通,粗滤装置(81)下方设有导流板二(7),初滤腔室(102)的出口通过精滤装置一(82)与抽风腔室(103)连通;在垃圾腔室(101)前上方,高于导流板二(7)的位置,斜向设置有直接通过精滤装置二(83)连通抽风腔室(103)的第二通道;抽风腔室(103)的出口通过风机(2)与出风口(104)连通;在垃圾腔室(101)下方设有污水腔室(105),垃圾腔室(101)与污水腔室(105)之间的通道上设有滤水结构(95)。

垃圾腔室(101)与污水腔室(105)之间的通道设在一侧端且滤水结构(95)斜向设在所述通道上方。

水箱(9)与水泵固定在扫路机上,通过供水管(91)与下输送管(4)连通,末端安装喷嘴(92),清水由水泵泵出经供水管(91)、喷嘴(92)喷入下输送管(4)内。

垃圾腔室(101)的污水经滤水结构(95)过滤后进入污水腔室(105),污水腔室(105)通过污水管(93)与下输送管(4)连通,中间设有阀门(94)。

吸盘(3)通过设有一段可伸缩管道的下输送管(4)、上输送管(5)实现与垃圾腔室(101)的连通,吸盘(3)下端为进气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避免吸拾的灰尘等小颗粒垃圾再次随气流排出,有效避免了二次扬尘污染,提高扫路机清洁质量,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其中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和抽风腔室(103)之间的双通道,即粗、精过滤两级通道和精滤一级通道的并列结构设计,能够充分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灰尘,提高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及气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风结构及气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气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粗滤装置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箱体、101-垃圾腔室、102-初滤腔室、103-抽风腔室、104-出风口、105-污水腔室、2-风机、3-吸盘、4-下输送管、5-上输送管、6-导流板一、7-导流板二、81-粗滤装置、82-精滤装置一、83-精滤装置二、9-水箱、91-供水管、92-喷嘴、93-污水管、94-阀门、95-滤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2、3、4所示。箱体(1)内部的风机(2)、粗滤装置(81)、精滤装置一(82)、精滤装置二(83)、滤水结构(95)与箱体边板将箱体(1)分割出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抽风腔室(103)、污水腔室(105)四个独立腔室。导流板一(6)、导流板二(7)布置在垃圾腔室(101)。垃圾腔室(101)与初滤腔室(102)之间设有粗滤装置(81),可实现两腔体之间气体流通。初滤腔室(102)与抽风腔室(103)之间设有精滤装置一(82),可实现两腔体之间气体流通。垃圾腔室(101)与抽风腔室(103)之间设有精滤装置二(83),可实现两腔体之间气体流通。

吸盘(3)通过下输送管(4)、上输送管(5)实现与垃圾腔室(101)的连通,下输送管(4)设有一段可伸缩管道,以实现与吸盘(3)与地面的柔性接触,避免其受撞击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水箱(9)与水泵固定在扫路机上。利用供水管(91)与下输送管(4)连通,末端安装喷嘴(92),清水可由水泵泵出,经供水管(91)、喷嘴(92)喷洒入下输送管(4)内。

污水腔室(105)利用污水管(93)与下输送管(4)连通,中间设有阀门(94),阀门(94)可选择开闭。阀门(94)打开时,污水腔室(105)内的污水经污水管(93)流入下输送管(4)循环利用水资源。

所述发明,在清扫作业时,风机(2)启动,将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抽风腔室(103)内的气体通过出风口(104)排出,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抽风腔室(103)内部形成负压。吸盘(3)下端与大气相通,在内部负压与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高速气流,携带垃圾颗粒由吸盘(3)通过下输送管(4)和上输送管(5)进入垃圾腔室(101),排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的过程构成整个气力输送系统。

在清扫工作前,确认阀门(94)处于关闭状态。向垃圾腔室(101)注入一定量的水。清水由水泵泵出经供水管(91)、喷嘴(92)喷洒入下输送管(4)内。风机(2)启动,将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抽风腔室(103)内的气体通过出风口(104)排出,垃圾腔室(101)、初滤腔室(102)、抽风腔室(103)内部形成负压。吸盘(3)下端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和垃圾腔室(101)内部负压的作用下,气体由吸盘(3)进风口进入,通过下输送管(4)和上输送管(5)进入垃圾腔室(101),此过程形成的高速气流与负压将吸盘(3)进风口周围的垃圾颗粒输送入垃圾腔室(101),实现地面垃圾颗粒的清洁工作。输送过程中,下输送管(4)与上输送管(5)中的喷嘴(92)和污水管(93)可对管道中的含尘气体喷水,使颗粒度较小的灰尘与水充分混合后变大变重,进入箱体内,加速灰尘的沉降速度,避免其漂浮在箱体内,可以及有效的减少排出的气体中携带的小颗粒灰尘垃圾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进入垃圾腔室(101)的高速气流在导流板一(6)引导下流向垃圾腔室(101)后部,接触到后部板,气流向下方运动。一部分气流越过第一道导流板二(7)后,向上运动,我们称之为气流一。另一部分气体越过第二道导流板二(7)后,向上运动,我们称之为气流二。垃圾颗粒中,体积大,质量大的颗粒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垃圾腔室(101)底部。剩下的一部分体积小,质量轻的灰尘颗粒仍会存在于气流中。

气流一向上运动通过粗滤装置(81),此过程大部分灰尘颗粒经粗滤装置(81)过滤被隔离在初滤腔室(102)外,形成气流三。较干净的气流三进入初滤腔室(102)。同理,较干净的气流三经精滤装置一(82)过滤后,形成的干净气流四进入抽风腔室(103),最终经风机(2)排出。

气流二向上运动经精滤装置二(83)过滤后,形成的干净气流五进入抽风腔室(103),最终经风机(2)排出。此过程中气流二的下部气流与底部的水有大面积接触,大部分灰尘颗粒遇水质量变重,进入水中,实现除尘。

进一步的,粗滤装置(81)、精滤装置一(82)、精滤装置二(83)可以设计成可拆卸结构,方便拆下清理装置上的垃圾,保持气流通畅。

垃圾腔室(101)的污水经滤水结构(95)过滤后进入污水腔室(105),打开阀门(94),过滤后的水经污水管(93)可以再次用于输送管内的洒水降尘,提高洒水降尘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