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3826发布日期:2019-04-13 01:4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的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装置是用于桥梁与桥台之间减振消能的一种装置,其能够减少主梁与桥台的碰撞震害。目前这类桥梁减震装置多为阻尼器,通过提供运动的阻力来减振消能,具备良好的抗震减震功能,避免了桥梁在地震时的损坏;弹塑性阻尼支座将球型钢支座与阻尼器结合在一起,平常发挥球型钢支座作用,地震时发挥弹塑性阻尼器作用,能有效的消耗地震力,以极小的工程投入大大提高了桥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弹塑性阻尼器是结构被动控制中耗能减振装置的一种,具有稳定的滞回特性、良好的低周疲劳特性、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等优点,在地震或风振时,通过钢发生塑性去除滞回变形而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使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但现有弹塑性阻尼器制作工艺复杂,造价高,维护费用大,使用成本高昂,不宜推广使用。近年新推出的橡胶减震装置造价低、比普通减震装置有更好的性能,但其构造若采用普通橡胶块,其自由变形量有限,影响减震效果,若橡胶块直接接触横梁,影响使用寿命。因此现在亟需研制一种低成本、性能好的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其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节省钢材、价格低廉、养护简便、易于更换等特点;其不仅能够减弱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能有效减震消能,保证桥梁的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包括上钢板与下钢板;所述上钢板下表面与下钢板上表面分别通过粘弹性阻尼器以及减震弹簧相连接;所述粘弹性阻尼器上套有减震套;所述减震套由若干层橡胶垫与钢板相互叠合而成;所述减震套的外部套有一层橡胶保护套;所述橡胶保护套通过小型螺栓与钢板侧面开设的小型螺栓孔相连接;所述橡胶保护套的上下两边分别粘连在上钢板与下钢板上开设的一圈凹槽内;所述上钢板上表面与下钢板下表面上均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锚固头;所述上钢板与下钢板的板面边缘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螺孔。

优选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上下两端开设有螺纹孔,粘弹性阻尼器通过螺帽与上钢板以及下钢板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橡胶保护套外侧的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节省钢材、价格低廉、养护简便、易于更换等特点;其不仅能够减弱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能有效减震消能,保证桥梁与道路的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螺孔,2-上钢板,3-锚固头,4-橡胶垫,5-钢板,6-螺帽,7-粘弹性阻尼器,8-橡胶保护套,9-小型螺栓,10-减震弹簧,11-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的减震装置,包括上钢板2与下钢板11;所述上钢板2下表面与下钢板11上表面分别通过粘弹性阻尼器7以及减震弹簧10相连接;所述粘弹性阻尼器7上套有减震套;所述减震套由若干层橡胶垫4与钢板5相互叠合而成;所述减震套的外部套有一层橡胶保护套8;所述橡胶保护套8通过小型螺栓9与钢板5侧面开设的小型螺栓孔相连接;所述橡胶保护套8的上下两边分别粘连在上钢板2与下钢板11上开设的一圈凹槽内;所述上钢板2上表面与下钢板11下表面上均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锚固头3;所述上钢板2与下钢板11的板面边缘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螺孔1。

优选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7上下两端开设有螺纹孔,粘弹性阻尼器7通过螺帽6与上钢板2以及下钢板11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10设置在橡胶保护套8外侧的上钢板2与下钢板11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孔1或者锚固头3与道路或者桥梁的支撑架相固定连接;粘弹性阻尼器7能够有效地减小路面或者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粘弹性阻尼器7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减震效果,结构简化,有利于降低桥梁造价;减震套与减震弹簧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减弱,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或者道路的压力,能有效减震消能,保证桥梁与道路的结构稳定,双重减震,达到最优的减震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