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型防冲毁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129发布日期:2018-06-23 01:3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箱涵型防冲毁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越来越成为山区经济腾飞的基点。由于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施工的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多,山区道路的设计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必须考虑山区本身的地形复杂多变等的众多因素。其中,排水系统的设置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好山区道路的排水系统问题非常重要。

水损害是导致道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山岭区具有坡陡谷深的特点,水很容易在沟溪中汇集,造成路基及防护工程的水毁破坏。尤其在南方地区的陡峭山区修建道路时,山区雨量充沛、特定时段会出现强降雨,山区很快形成“山流”,大量积水顺着冲沟、边坡等由上至下,此时如不采取排水措施的道路,无论在道路施工期、还是道路运行期,都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随时会出现道路土方冲毁、道路面层和基层流失等情况,故而在山区修建道路,排水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必须综合进行考虑,即要考虑汇水,又要考虑排水,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由于“山流”具有形成迅速、流量大、流速快的特点,现有的一些排水设施仅仅汇集和引排是不够的,“山流”往往会对山体、排水设施和路基产生剧烈的冲刷作用,同时裹挟泥沙块石,对排水设施和路基造成冲击,很容易导致导致排水设施和路基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旨在解决水流冲击道路导致道路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道路下方设有箱涵结构,所述箱涵结构的两侧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箱涵结构水平方向的中部设有中隔墙,所述中隔墙上设有过水口,所述过水口的高程大于所述排水口高程,所述中隔墙下部还设有用于缓慢排水的缓排口,所述箱涵结构还设有清淤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还包括堵头结构,所述堵头结构在沿所述道路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箱涵结构分隔成若干区段。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箱涵结构内部和外部的通气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为多孔式箱涵结构,位于水流上游侧的所述过水口的高程大于位于水流下游侧的所述过水口的高程。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的进水口与消能导水沟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通过锚固结构锚固在岩体或土体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为方形箱涵、梯形箱涵或鱼腹式箱涵。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进水口还设有过滤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顶部设有加劲肋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内部还设有消能结构。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箱涵型防冲毁道路在道路下方设置箱涵结构,一方面箱涵结构能够增强道路的整体性,防止道路冲蚀破坏或塌方,另一方面水流可以从箱涵结构中流过,减轻对道路的冲刷,箱涵结构设有中隔墙,中隔墙至少将箱涵结构分成两部分,中隔墙上的设有过水口高程大于排水口高程,能够有效保证水流上游侧的储水量大于水流下游侧的储水量,从而使水流上游侧的重力大于水流下游侧的重力,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保证道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沿道路轴线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标记对应关系为:

1道路;

2箱涵结构;21中隔墙;22过水口;23缓排口;24堵头结构;

31进水口;32排水口;

4锚固结构;

5消能导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附图1和附图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道路1下方设有箱涵结构2,所述箱涵结构2的两侧部分别设有进水口31和排水口32,所述箱涵结构2水平方向的中部设有中隔墙21,所述中隔墙21上设有过水口22,所述过水口22的高程大于所述排水口32高程。所述中隔墙21下部还设有用于缓慢排水的缓排口23。在山流减弱或消失时,缓排口23能将箱涵结构2内的水排空,防止积水对整体结构产生腐蚀,或滋生蚊虫。所述箱涵结构2还设有清淤口,以便于清理箱涵结构2内部的沉积物。

由于“山流”多由强降雨造成,形成过程中水流也是由小到大,只是时间较短。当水流通过道路1时,会汇集到箱涵结构2内,由于中隔墙21至少将箱涵结构2分成两部分,所以水会先汇集到箱涵结构2位于水流上游的一侧(简称“水流上游侧”),当水位到达过水口22后,水进入箱涵结构2位于水流下游的一侧(简称“水流下游侧”),再经由排水口32排出。

在道路1下方设置箱涵结构2,一方面箱涵结构2能够增强道路1的整体性,防止道路冲蚀破坏或塌方,另一方面水流可以从箱涵结构2中流过,减轻对道路1的冲刷,箱涵结构2设有中隔墙21,中隔墙21至少将箱涵结构2分成两部分,中隔墙21上的设有过水口22高程大于排水口32高程,能够有效保证水流上游侧的储水量大于水流下游侧的储水量,从而使水流上游侧的重力大于水流下游侧的重力,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保证道路安全。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还包括堵头结构24,所述堵头结构24在沿所述道路1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箱涵结构2分隔成若干区段,以均衡高程分布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防止水全部汇集到低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箱涵结构2内部和外部的通气口,以进行排气,防止箱涵结构2内产生负压。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为多孔式箱涵结构,位于水流上游侧的所述过水口22的高程大于位于水流下游侧的所述过水口22的高程。多孔式箱涵结构即所述箱涵结构2内有多个用于容纳水的空腔,以便于根据地形对箱涵结构2的具体形状进行设计。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的进水口31与消能导水沟5连接,以便于水流的汇集,防止冲刷岩壁。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通过锚固结构4锚固在岩体或土体上。锚固结构4可以是锚杆、锚桩以及锚索等结构。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为方形箱涵、梯形箱涵或鱼腹式箱涵,以便于预先制造,同时便于过山谷或河谷。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进水口31还设有过滤结构,以避免大量杂质进入箱涵结构2内部。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顶部设有加劲肋结构,以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力。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箱涵型防冲毁道路中,所述箱涵结构2内部还设有消能结构,以对水流进行消能,尽量减小水流本身能量,防止水流出时继续对下方产生强烈冲刷。消能结构可以是水跳板,也可以对冲消能结构,还可以是较小的空腔,水流通过自身以及自身携带的泥沙等杂质之间的摩擦进行消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