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1063发布日期:2018-11-14 03:0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模数化场内制作,现场安装的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维修加固工程中,发现大量既有桥梁存在无法封闭的缝隙,比如空心板的铰缝、早期梯形梁的接缝、桥梁两幅之间的预留变形缝等,一些缝隙需可活动,无法进行刚性封闭。这些缝隙的存在容易导致漏水、渗水,渗漏水中往往含有融雪剂或其他酸性物质,容易造成桥梁结构表面泛白、腐蚀、钢筋腐蚀、锈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和美观,影响结构安全。

目前处理此类缝隙一般采用封堵的方法,比如采用止水带、密封膏、裂缝封闭胶等止水材料进行封堵,现有技术采用的止水带在桥梁缝隙底部贴近桥梁底面设置,水量大的时候会向上漫,造成积水,对缝隙部位的桥梁结构产生更大的破坏。

由于材料、施工、使用条件等因素,渗漏几乎不可避免,因此在桥下阻止渗漏水对结构桥面板底面和腹板侧面的侵蚀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可解决桥梁等建筑缝隙容易导致漏水、渗水,容易造成桥梁结构表面泛白、腐蚀、钢筋腐蚀、锈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和美观,影响结构安全,并解决止水带封堵法可承载的水量小、易造成积水、使缝隙部位进一步破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包括导水管、卡箍、限位卡片、垫块、锚固螺栓、限水板、密封胶,所述导水管在其两侧的桥梁结构之间的结构缝隙下方沿所述结构缝隙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水管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集水入口,所述导水管底部外壁承托在其下设置的多个卡箍内,所述卡箍两头带侧翼、中间承托部下凹且形状与所述导水管对应,所述卡箍侧翼顶面与导水管上沿平齐;

在所述导水管两侧分别采用锚固螺栓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桥梁结构、限水板、垫块、限位卡片、卡箍侧翼并固定,所述限水板、垫块、沿所述结构缝隙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水板贴合桥梁结构底面设置,并在靠近所述结构缝隙处向下设置底端悬置的挡板,所述挡板顶端与桥梁结构接触处设置密封胶密封缝隙;所述限水板下方设置垫块,所述垫块下方设置的所述限位卡片为l形、其竖向段向下卡进所述导水管侧壁内;相对的所述挡板之间构成所述集水入口;

所述导水管底部设置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所述桥梁结构对称设置、其底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所述限水板为与所述桥梁结构底面贴合的面板,所述垫块横截面为直角梯形、其顶面为贴合所述限水板底面设置的斜面、底面为平面。

所述桥梁结构对称设置、其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限水板为与所述桥梁结构底面贴合的面板,所述垫块横截面为矩形、其顶面贴合所述限水板底面设置。

所述限位卡片与卡箍同宽、沿所述导水管设置为多个与所述卡箍对应设置。

所述锚固螺栓顶端埋入桥梁结构内、底端的螺纹段从所述卡箍的侧翼底面伸出后外套接螺母固定。

所述导水管分节设置,节间接缝采用防水胶带进行密封。

所述导水管和限水板采用pvc、pe或不锈钢,所述垫块采用橡胶或木材。

所述导水管和卡箍承托部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带开口的矩形。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着防排结合的原则,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可及时排除结构缝隙处的渗漏水,特别是悬置的挡板构成的集水入口的设置,可对渗漏水进行拦截,并汇入导水管内,消除渗漏水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桥梁结构表面一般设置有横坡或纵坡,沿纵向设置垫块,可以调整导水管与桥梁结构底面之间的距离,使导水装置与桥梁结构底面密贴,并保证导水装置的封闭性,同时便于设置纵坡,利于排水;另采用可变形的垫块,便于螺栓的锚固和调节,提高限位卡片、卡箍和桥梁结构底面的密贴程度。通过锚固螺栓和限位卡片可将集水管牢固固定,防止水管松动。

本发明可保证桥梁结构表面整洁、干燥,提高结构耐久性和外观,并可满足结构的变形需要。它具有外型美观、重量轻便、可模数化加工,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同时具有安装拆除简单、后期养护压力小等优点。本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桥梁结构的渗漏缝隙位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锚固螺栓和卡箍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导水管,2-导水管卡箍,3-限位卡片,4-垫块,5-锚固螺栓,6-限水板,601-挡板,7-密封胶,8-桥梁结构,9-结构缝隙,d-挡板与结构缝隙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包括导水管1、卡箍2、限位卡片3、垫块4、锚固螺栓5、限水板6、密封胶7,所述导水管1在其两侧的桥梁结构8之间的结构缝隙9下方沿所述结构缝隙9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水管1上方沿长度方向设置集水入口,所述导水管1底部外壁承托在其下设置的多个卡箍2内,所述卡箍2两头带侧翼、中间承托部下凹且形状与所述导水管1对应,所述卡箍2侧翼顶面与导水管1上沿平齐;

参见图3,在所述导水管1两侧分别采用锚固螺栓5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桥梁结构8、限水板6、垫块4、限位卡片3、卡箍2侧翼并固定,所述限水板6、垫块4、沿所述结构缝隙9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限水板6贴合桥梁结构8底面设置,并在靠近所述结构缝隙9处向下设置底端悬置的挡板601,所述挡板601顶端与桥梁结构8接触处设置密封胶7密封缝隙;所述限水板6下方设置垫块4,所述垫块4下方设置的所述限位卡片3为l形、其竖向段向下卡进所述导水管1侧壁内;相对的所述挡板601之间构成所述集水入口;

所述导水管1底部设置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所述桥梁结构8对称设置、其底面为外低内高的斜面,所述限水板6为与所述桥梁结构8底面贴合的面板,所述垫块4横截面为直角梯形、其顶面为贴合所述限水板6底面设置的斜面、底面为平面。

请参见图4,所述桥梁结构8对称设置、其底面为水平面,所述限水板6为与所述桥梁结构8底面贴合的面板,所述垫块4横截面为矩形、其顶面贴合所述限水板6底面设置。

所述限位卡片3与卡箍2同宽、沿所述导水管1设置为多个与所述卡箍2对应设置。

所述锚固螺栓5顶端埋入桥梁结构8内、底端的螺纹段从所述卡箍2的侧翼底面伸出后外套接螺母固定。

所述导水管1分节设置,节间接缝采用防水胶带进行密封。

所述导水管1和限水板6采用pvc、pe或不锈钢,所述垫块4采用橡胶或木材。

所述导水管1和卡箍2承托部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带开口的矩形。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桥梁用限水导水装置,包括:导水管1、卡箍2、限位卡片3、垫块4、锚固螺栓5、限水板6、密封胶7,其特征在于:采用锚固螺栓5将限位卡片3、导水管卡箍2、垫块4、限水板6锚固在结构渗漏缝隙的两侧,在卡箍中放置导水管1,导水管1分节设置,节间接缝采用防水胶带进行密封,导水管1上设置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将管内积水排除。

导水管1、限水板6采用pvc、pe、不锈钢等材料制作,垫块4采用橡胶、木材等材料制作。垫块4带有一定的弹性,为可变形材料,便于螺栓的锚固和调节,提高限位卡片、卡箍和桥梁结构底面的密贴程度。

导水管1为半径为10mm,厚度5mm的pvc管,卡箍2为不锈钢卡箍,间隔2米均匀设置;锚固螺栓5选用d12,间隔2米均匀设置;限水板6及挡板601为3mm厚的pvc板。

挡板601与结构缝隙9之间的距离d可调节,该距离d为4~6cm。

挡板601及密封胶7的设置可将沿结构缝隙9两侧的桥梁结构8侧壁下落的渗水引入导水管1中,进行收集和排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