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4230发布日期:2019-01-05 09:31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隔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增加,同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行车密度的增加,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愈加严重。轨道交通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绝大多数源于列车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列车经过时,车轮和钢轨的相互作用下,钢轨、车轮同时产生振动,向外辐射噪声,同时振动经过钢轨、扣件、道床传至隧道壁和周围土体。

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对钢轨采用自由阻尼或约束阻尼处理,即在钢轨非工作表面直接敷设阻尼材料或者粘接约束阻尼板,是当前控制钢轨振动和噪声的主要方法。但是,一方面,现有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效果与结构中阻尼材料的有效工作面积成正比,而钢轨可利用的非工作表面有限,因此此类技术的减振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另一方面,钢轨的轨头与车轮直接接触,是振动幅度和振动强度最大的部位,但由于轨头非工作表面的尺寸极小,现有约束阻尼结构更加难以对轨头的振动给予有效治理,因此钢轨受到车轮激扰时,轨头处产生偏摆现象,加快了钢轨的磨损,严重时甚至产生波磨,影响整个减振降噪的效果,降低了钢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轨道的后期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降噪效果好的轨道减振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减振装置,其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个相邻的扣件之间的减振单元,所述减振单元包括配重块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与轨道钢轨的轨腰侧表面连接的弹性基体,以及与所述弹性基体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轨腰的一侧延伸的弹性延伸部;所述弹性延伸部和/或所述弹性基体上设置有若干供所述配重块插入其中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钢轨的纵向方向。

其中,所述弹性延伸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延伸部沿所述弹性基体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每个所述弹性延伸部沿所述钢轨的纵向方向延伸。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弹性基体的顶端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轨腰的一侧延伸的刚性延伸部。

其中,所述弹性体通过黏合层与所述轨腰侧表面以及轨脚上表面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基体与所述弹性延伸部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减振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减振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轨腰的两侧。

其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减振单元夹持在所述钢轨上的弹性夹。

其中,所述弹性夹包括两个夹持部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部连接的连接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抵靠在位于所述轨腰一侧的所述弹性基体和所述弹性延伸部的连接处的下端,另一个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抵靠在位于所述轨腰另一侧的所述弹性基体和所述弹性延伸部的连接处的下端。

其中,两个所述夹持部中的一个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轨腰一侧的所述弹性延伸部并抵靠在所述弹性基体与最上层的所述弹性延伸部的连接处的下端,另一个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抵靠在位于所述轨腰另一侧的所述弹性基体与最下层的所述弹性延伸部的连接处的下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减振装置通过在钢轨的轨腰上设置减振单元,该减振单元包括弹性体以及与弹性体连接的配重块,使用时根据实际钢轨特征频率确定配重块的安放位置和数量,通过在弹性基体和/或弹性延伸部中嵌入配重块,利用位于弹性体中的配重块震颤作用,使得该轨道减振装置的特征频率在钢轨的特征频率范围相匹配,从而达到降低钢轨振动的目的,减少钢轨对外辐射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轨道减振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轨道减振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轨;2:弹性件;21:弹性基体;22:弹性延伸部;3:配重块;4:黏合层;5:弹性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轨道减振装置的一个优先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轨道减振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两个相邻的扣件之间的减振单元,该减振单元包括配重块3和弹性体2,其中弹性体2包括与轨道钢轨1的轨腰侧表面连接的弹性基体21,以及与弹性基体21连接并向远离轨腰的一侧延伸的弹性延伸部22,弹性延伸部22和弹性基体21上均设置有若干供配重块3插入其中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中心线平行于钢轨1的纵向方向。使用时根据实际钢轨特征频率确定配重块3的安放位置和数量,通过在弹性基体21和/或弹性延伸部22中嵌入配重块3,利用位于弹性体2中的配重块3震颤作用,使得该轨道减振装置的特征频率在钢轨1的特征频率范围相匹配,从而达到降低钢轨1振动的目的,减少钢轨1对外辐射的噪声。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基体21和弹性延伸部22均设置有供配重块3插入其中的安装孔。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弹性基体21或者弹性延伸部22上设置有供配重块3插入其中的安装孔。

优选地,弹性延伸部22包括与弹性基体21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该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其中第一段所在的直线和第二段所在的直线呈一钝角,且通过光滑过渡连接。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延伸部22的数量为4个,4个弹性延伸部22沿弹性基体21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延伸部22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2个、3个或5个等。进一步地,优选每个弹性延伸部22沿钢轨1的纵向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延伸部22也可包括多个子弹性延伸部22,多个子弹性延伸部22沿钢轨11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

此外,为了防止减振单元在震颤过程中影响列车的通行,优选该减振单元还包括与弹性基体21的顶端连接并向远离钢轨1的一侧延伸的刚性延伸部,该刚性延伸部形成一个保护罩,防止下部弹性延伸部22震颤时影响列车车轮。优选刚性延伸部包括与弹性基体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该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其中第一段所在的直线和第二段所在的直线呈一钝角,且通过光滑过渡连接。进一步地,优选刚性延伸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应大于弹性延伸部2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体2通过粘合层4与轨腰侧表面以及轨脚上表面连接,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且安装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体2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轨腰连接,例如弹性体2内埋设有磁性连接结构,以便通过磁性连接结构与钢轨11连接。

弹性体2的弹性基体21和弹性延伸部22可采用橡胶或聚氨酯等材质,采用模注、挤出等工艺一次成型。使用时通过预先选取弹性件2的材质、刚度等参数来调节该轨道减振装置的特征频率,以便与钢轨1的特征频率相匹配,从而达到降低钢轨1振动的目的,减少钢轨1对外辐射的噪声。

在该实施例中,减振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振单元分别设置在轨腰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减振单元也可以采用一个,其可以设置在钢轨1的轨腰外侧,也可以设置在钢轨1的轨腰内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轨道减振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减振单元夹持在钢轨1上的弹性夹5,以进一步确保减振单元与钢轨1之间的可靠连接。

具体地,弹性夹5包括两个夹持部以及用于连接两个夹持部的连接部,其中一个夹持部的自由端依次穿过位于轨腰一侧的弹性延伸部22并抵靠在弹性基体21与位于最上层的弹性延伸部22的连接处的下端,另一个夹持部的自由端抵靠在位于轨腰另一侧的弹性基体21与最下层的弹性延伸部22的连接处的下端,以使得夹持牢固。

优选地,弹性夹5的数量为多个,并以钢轨1轨腰的中心线呈两两大致对称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夹5的一个夹持部的自由端抵靠在位于轨腰一侧的弹性基体21和一个弹性延伸部22的连接处的下端,另一个夹持部的自由端抵靠在位于轨腰另一侧的弹性基体21和一个弹性延伸部22的连接处的下端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减振装置通过在钢轨1的轨腰上设置减振单元,该减振单元包括弹性体以及与弹性体连接的配重块3,以便调整减振单元的质量,并利用位于弹性体中的配重块3的震颤作用,使得该轨道减振装置的特征频率在钢轨1的特征频率范围相匹配,以达到降低钢轨1振动和噪声的目的。此外,还可通过预先选取弹性件2的材质、刚度等参数来调节该轨道减振装置的特征频率,以便与钢轨1的特征频率相匹配,从而降低轨道交通车辆经过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振动和噪声影响,改善周边环境振动,构建绿色和谐的城市居住、生活、办公、实验条件。此外,该轨道减振装置通过弹性夹5和黏合层4进行安装,确保其与轨腰贴合可靠,因而安装方便,且提高了安全性。另外,该轨道减振装置还能够保护钢轨1、延长钢轨1使用寿命。该轨道减振装置不受钢轨1下部空间限制,适合新线铺设以及旧线改造。在不更换扣件、道床等工艺条件下,达到降低钢轨1振动频率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