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8027发布日期:2018-12-22 09: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支撑座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现有许多减震支座,如设备使用的减震支座,承载墩柱使用的减震支座等,有一些只能减缓竖直方向的冲击,有一些能同时减缓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冲击载荷,但是其抵抗突发偏载载荷的能力较差,变形量较大,保持姿态能力差,复位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能稳定抵抗突变载荷的减震支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支座,其包括:上支座、下支座、调节板、上减震物和下减震物;所述调节板位于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所述调节板与上支座通过上减震物连接,所述调节板与下支座通过下减震物连接;所述调节板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调节板的下面并位于所述下减震物的外周,所述支撑部与下支座之间的距离小于下减震物的减震行程;所述支撑物与下支座之间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部与下支座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上减震物包括弹簧和/或橡胶垫,所述上减震物与上支座和/或调节板固连;所述下减震物包括弹簧和/或橡胶垫,所述下减震物与下支座和/或调节板固连。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所述上支座的轴线、下支座的轴线、支撑部的轴线、上减震物的轴线和下减震物的轴线重合于同一条竖直线。

进一步的,所述上减震物包括多个上减震件,水平方向上,所述多个上减震件沿所述上减震物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下减震物包括多个下减震件,水平方向上,所述多个下减震件在垂直于所述下减震物轴向的平面内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上支座于下支座还通过支撑减震物连接,所述支撑减震物的减震行程大于上减震物的减震行程与下减震物的减震行程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减震物为弹簧和/或橡胶垫,所述支撑减震物与上支座和/或下支座固连。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减震物的轴线与所述上支座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减震物包括多个支撑减震件,水平方向上,所述多个支撑减震件在垂直于所述支撑减震物轴向的平面内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与调节板的本体通过安全橡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为环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支座,上减震物与下减震物之间设置调节板,调节板包括支撑部。在上支座受均匀载荷时,上减震物与下减震物可以正常的减震。在上支座受偏载载荷时,上减震物与下减震物都开始从工作长度压缩,由于支撑部位于下减震物的外周,支撑部位于偏载载荷的一端在上减震物与下减震物压缩到承载长度之前接触下支座。这就给了上减震物一个支撑力,使得上支座得到减速,上支座偏移原位置的距离比不设置支撑部时短。之后再继续压缩上减震物至承载长度。同时,支撑部另一端还是翘起状态,支撑部整体以偏载载荷的一端为支点转动下压,为上减震物提供运动空间,继续减缓上支座的震动。减震垫可以减轻支撑部与下支座接触时的冲击。本发明在承受偏载载荷时能更好的维持姿态,并且有效见减震。同时对突变载荷的减震效果好,上减震物和下减震物异步运动,将一部分上支座的震动吸收到悬空的调节板,延时传递给下支座。

弹簧或橡胶垫都可以提供竖直方向的弹性力,同时又能承受一定的剪切、扭转力。上、下减震物与下支座或上支座或调节板固连是为了更好的约束工作位置。

本实施例各组件的轴线位置重合,有益于提高均匀载荷时,上支座的稳定性。

多个上减震件、下减震件均匀分布来提供减震,可以提高承载面积,提高承载力,适应不同使用环境。

增加支撑减震物可以更好的维持上支座的稳定性,优化受载荷后上支座的下压姿态,优化上支座位移的变化曲线。

同样,将支撑减震物固定可以更好的维持其工作位置。并将其轴线与上支座轴线重合,以提升上支座摆动方向的稳定性。

安全橡胶可以在支撑部触底时,提供给调节板主体一个缓冲,有助于保护上减震物。

环形的支撑部可以均匀的适应不同方位的偏载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减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另一种减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减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支座;2:下支座;3:调节板;31:橡胶垫;32:支撑环;33:安全橡胶;4:上弹簧组;5:支撑弹簧组;6:下弹簧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支座2、下弹簧组6、调节板3、上弹簧组4和上支座1,下支座2和上支座1之间还直接连接有支撑弹簧组5。调节板3包括向下延伸的支撑部,如图2所示,支撑部为环状的支撑环32,支撑环32的底面还设置有橡胶垫31。

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为对正放置的两个方形支座,调节板3的外圈成圆形,对应的支撑环32为圆环。调节板3外圈实际上也可以是多边形或方形,支撑环32为非圆形时,其在不同方向上的抗偏载能力有所区别。支撑环32可以不连续,比如其为圆环状依次排列的一圈支撑柱。

上支座1、下支座2和调节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轴线重合于一条竖直线。图2中,上弹簧组4和下弹簧组6都是由四个均布的弹簧元件沿此竖直线均布,弹簧元件为减震件、等高,也可以是橡胶等。上弹簧组4即上减震物,下弹簧组6即下减震物。上减震物和下减震物也可以是单独的弹簧、橡胶或其他可以实现纵向并周向弹性运动的减震件。

支撑弹簧组5即支撑减震物,也是由均布的支撑减震件组成。图中的支撑减震件均布在调节板3外部,也可以是支撑板3本体包括一个竖直的通孔,一个或多个支撑减震件设置在通孔中构成支撑减震物。

实际上橡胶垫31可以是沿支撑环32设置的一圈紧密排布的弹簧。其作用为支撑环32的减震垫。橡胶垫31的减震行程较短即短行程内就不能再压缩,但承载能力大。减震垫也可以设置在下支座2顶面对应支撑环32的位置。

如图1所示,橡胶垫31的底面与下支座2的顶面间的距离,小于下弹簧组6的减震行程,即下弹簧组6还未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支撑环32已经受下支座2的作用而不能下降,当然还可以再下降一点橡胶垫31的减震行程。

本实施例组装后,上弹簧组4、支撑弹簧组5和下弹簧组6由自然长度压缩至工作长度。支撑弹簧组5的减震行程长于上弹簧组4和下弹簧组6的减震长度之和。

在上支座1受均布载荷时,压力由上弹簧组4、支撑弹簧组5和下弹簧组6承载,三者压缩至承载长度。当载荷过大时,调节板3受下支座的支撑而不能继续下降。震动也由这三个弹簧组吸收,调节板3处于悬空状态。当上方传来震动波时,先由调节板3的的惯性运动来吸收,再缓慢传递给下方。当振幅过大时,支撑环32与下支座2的短暂撞击与反冲,可以减缓上支座1的运动幅度,使上支座1的姿态维持更好。并且可以消减可能的共振。

在上支座1受偏载载荷时,上弹簧组4与下弹簧组6都开始从工作长度压缩,载荷较小时,本实施例整体姿态和受均布载荷时相仿;当载荷较大或震动复读较大时,支撑环32位于偏载载荷的一端,在上弹簧组4与下弹簧组6压缩到承载长度之前,接触下支座2。这就给了上弹簧组4一个突然的反冲力,使得上支座1减速,更长时间的维持较高位置,上支座1整体姿态较好,随着载荷继续增大,再继续压缩上弹簧组4至承载长度。同时,支撑环另一端还是翘起状态,调节板3整体以偏载载荷的一端为支点转动下压,为上弹簧组4提供更多运动空间,继续减缓上支座的震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上减震物为一个橡胶垫,包括一个突出的圆顶。调节板3的顶面包括一个匹配橡胶垫的凹面。这样,当上支座1受偏载载荷,调节板3与上支座1不再水平而是成一定角度时,凹面能比平面提供的支撑力方向更竖直。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环32与调节板3的本体之间通过安全橡胶33连接,安全橡胶33的压缩行程极短,不影响调节板3的整体刚性。当上支座受力超载,上弹簧组4已经压缩到极限,支撑环32支撑在下支座2上时,调节板3的本体相对支撑环32还能在继续下降,甚至剪断或拉断安全橡胶,使得上支座1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尽可能的减小本实施例超载后整体破坏的概率,使得本实施例还能够继续提供一定的承载、减震效果。

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