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2401发布日期:2018-11-24 13:2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

背景技术

悬索桥的构造方式是19世纪初被发明的,现在许多桥梁使用这种结构方式。现代悬索桥,是由索桥演变而来。适用范围以大跨度及特大跨度公路桥为主,是当今跨度超过1000米的唯一桥式。悬索桥又名吊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或链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悬索桥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强度高的钢材(钢丝、钢绞线、钢缆等)制作。由于悬索桥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并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因此悬索桥在各种体系桥梁中的跨越能力最大,跨径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1981年建成的英国恒比尔悬索桥的跨径为141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桥梁。

悬索桥是目前世界上跨越能力最强的桥型,900m以上跨度的桥梁基本都是悬索桥。我国现代悬索桥的建造起步较迟,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虽然修建了几十座悬索桥,但跨度小、宽度窄、荷载标准低。

悬索桥的主要缺点是刚度小,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挠度和振动,需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当悬索出现大幅度转动时,悬索连接的索勾发生转动,索勾引起旋转杆转动,两个滑动螺母产生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避免悬索与大风或地震产生共振,引起悬索破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包括索勾、旋转盘、固定扣、滑动螺母、连接杆、轴承、固定螺母、旋转杆、固定杆;

旋转盘垂直设置在旋转杆的上下两端,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旋转盘的圆心处;沿旋转盘的厚度方向设置通孔,旋转盘上的通孔对称设置;索勾的形状为u形,索勾两个端口沿旋转盘的通孔插入并穿过旋转盘,固定扣穿过索勾端口,且与旋转盘下底面紧贴扣死;沿旋转杆长度方向,在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顺时针螺纹和逆时针螺纹;在沿旋转杆的两端的螺纹部分设置滑动螺母,滑动螺母穿过旋转杆杆身,在螺纹区域移动;在连接杆两端的侧壁设置空洞,在滑动螺母的两侧对称设置连接杆,滑动螺母两侧对称设置螺纹孔;固定杆穿过螺母将连接杆固定在滑动螺母上;轴承穿过上下部分的两个连接杆另一端的空洞,并在空洞的两侧设置螺母紧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索勾材质与悬索材质相同,抗拉强度100-120mpa,且索勾两个端口距离旋转盘底面3-4cm,索勾的直径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的宽度为5-6cm,厚度为1.0-1.2cm,连接杆的上端空洞的圆心距离连接杆顶面2-3cm,连接杆的下端空洞的圆心距离连接杆底面2-3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轴承的长度为5-6cm,直径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杆抗扭强度满足悬索桥梁抗扭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杆杆身螺纹深度为0.5-0.6cm,旋转杆杆身长度为40-45cm,旋转杆直径为4-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扣的抗压强度60-80mpa。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盘上的通孔直径为2-3cm,旋转盘的直径为15-18cm,厚度为3-4cm。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螺母的直径为4-5c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4-5cm,直径为2-3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悬索出现大幅度转动时,悬索连接的索勾发生转动,索勾引起旋转杆转动,两个滑动螺母产生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避免悬索与大风或地震产生共振,引起悬索破坏;本发明装配化程度高,可在工厂安装,施工方便、简单,使用性能优越,不易损坏,维修工作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为索勾;2为旋转盘;3为固定扣;4为滑动螺母;5为连接杆;6为轴承;7为固定螺母;8为旋转杆;9为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包括索勾1、旋转盘2、固定扣3、滑动螺母4、连接杆5、轴承6、固定螺母7、旋转杆8、固定杆9,旋转盘2的直径为15cm,厚度为3cm,通孔沿旋转盘2厚度方向,依次穿过旋转盘2顶面左右两侧、旋转盘2底面左右两侧,通孔直径为2cm,索勾1形状为u形,索勾1两个端口沿旋转盘2通孔插入穿过旋转盘2,且索勾1两个端口距离旋转盘2底面3cm,索勾1直径为2cm,固定扣3穿过索勾1端口,且与旋转盘2下底面紧贴扣死,在旋转盘2圆心处,旋转杆8一端与旋转盘2底面垂直固定,旋转杆8杆身长为40cm,旋转杆8直径为4cm,沿旋转杆8长度方向,从旋转杆8顶端至旋转杆8长度15cm内,设置顺时针螺纹,滑动螺母4穿过旋转杆8杆身,在顺时针螺纹区域移动,滑动螺母4的直径为4cm,滑动螺母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9,固定杆9长度为4cm,直径为2cm,在连接杆5上端、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连接杆5左侧、连接杆5右侧,且上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顶面2cm,下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底面2cm,连接杆5上端空洞穿过固定杆9,且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滑动螺母4侧壁,固定螺母7穿过固定杆9,且与连接杆5左侧壁紧贴,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轴承6,从旋转杆8底端至旋转杆8长度15cm内,设置逆时针螺纹,滑动螺母4穿过旋转杆8杆身,在逆时针螺纹区域移动,滑动螺母4直径为4cm,滑动螺母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9,固定杆9长度为4-5cm,直径为2cm,在连接杆5上端、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连接杆5左侧、连接杆5右侧,且上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顶面2cm,下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底面2cm,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固定杆9,且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滑动螺母4侧壁,固定螺母7穿过固定杆9,且与连接杆5左侧壁紧贴,连接杆5上端空洞穿过轴承6,连接杆5左侧壁与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两个固定螺母7分别从轴承6两端穿过,并固定两个连接杆5,旋转杆8另一端与另一旋转盘2顶面垂直连接,索勾1两个端口沿旋转盘2通孔插入穿过旋转盘2。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包括索勾1、旋转盘2、固定扣3、滑动螺母4、连接杆5、轴承6、固定螺母7、旋转杆8、固定杆9,旋转盘2直径为18cm,厚度为4cm,通孔沿旋转盘2厚度方向,依次穿过旋转盘2顶面左右两侧、旋转盘2底面左右两侧,通孔直径为3cm,索勾1形状为u形,索勾1两个端口沿旋转盘2通孔插入穿过旋转盘2,且索勾1两个端口距离旋转盘2底面4cm,索勾1直径为3cm,固定扣3穿过索勾1端口,且与旋转盘2下底面紧贴扣死,在旋转盘2圆心处,旋转杆8一端与旋转盘2底面垂直固定,旋转杆8杆身长为45cm,旋转杆8直径为5cm,沿旋转杆8长度方向,从旋转杆8顶端至旋转杆8长度18cm内,设置顺时针螺纹,滑动螺母4穿过旋转杆8杆身,在顺时针螺纹区域移动,滑动螺母4直径为5cm,滑动螺母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9,固定杆9长度为5cm,直径为3cm,在连接杆5上端、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连接杆5左侧、连接杆5右侧,且上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顶面3cm,下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底面3cm,连接杆5上端空洞穿过固定杆9,且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滑动螺母4侧壁,固定螺母7穿过固定杆9,且与连接杆5左侧壁紧贴,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轴承6,从旋转杆8底端至旋转杆8长度18cm内,设置逆时针螺纹,滑动螺母4穿过旋转杆8杆身,在逆时针螺纹区域移动,滑动螺母4直径为5cm,滑动螺母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9,固定杆9长度为5cm,直径为3cm,在连接杆5上端、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连接杆5左侧、连接杆5右侧,且上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顶面3cm,下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底面3cm,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固定杆9,且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滑动螺母4侧壁,固定螺母7穿过固定杆9,且与连接杆5左侧壁紧贴,连接杆5上端空洞穿过轴承6,连接杆5左侧壁与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两个固定螺母7分别从轴承6两端穿过,并固定两个连接杆5,旋转杆8另一端与另一旋转盘2顶面垂直连接,索勾1两个端口沿旋转盘2通孔插入穿过旋转盘2。

实施例3,如图1-3所示,一种悬索桥梁阻尼器,包括索勾1、旋转盘2、固定扣3、滑动螺母4、连接杆5、轴承6、固定螺母7、旋转杆8、固定杆9,旋转盘2直径1为5-18cm,厚度为3-4cm,通孔沿旋转盘2厚度方向,依次穿过旋转盘2顶面左右两侧、旋转盘2底面左右两侧,通孔直径为2cm,索勾1形状为u形,索勾1两个端口沿旋转盘2通孔插入穿过旋转盘2,且索勾1两个端口距离旋转盘2底面4cm,索勾1直径为3cm,固定扣3穿过索勾1端口,且与旋转盘2下底面紧贴扣死,在旋转盘2圆心处,旋转杆8一端与旋转盘2底面垂直固定,旋转杆8杆身长为42cm,旋转杆8的直径为5cm,沿旋转杆8长度方向,从旋转杆8顶端至旋转杆8长度16cm内,设置顺时针螺纹,滑动螺母4穿过旋转杆8杆身,在顺时针螺纹区域移动,滑动螺母4直径为4cm,滑动螺母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9,固定杆9长度为5cm,直径为3cm,在连接杆5上端、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连接杆5左侧、连接杆5右侧,且上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顶面3cm,下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底面3cm,连接杆5上端空洞穿过固定杆9,且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滑动螺母4侧壁,固定螺母7穿过固定杆9,且与连接杆5左侧壁紧贴,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轴承6,从旋转杆8底端至旋转杆8长度16cm内,设置逆时针螺纹,滑动螺母4穿过旋转杆8杆身,在逆时针螺纹区域移动,滑动螺母4直径为5cm,滑动螺母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固定杆9,固定杆9长度5cm,直径为3cm,在连接杆5上端、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连接杆5左侧、连接杆5右侧,且上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顶面3cm,下端空洞圆心距离连接杆5底面3cm,连接杆5下端空洞穿过固定杆9,且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滑动螺母4侧壁,固定螺母7穿过固定杆9,且与连接杆5左侧壁紧贴,连接杆5上端空洞穿过轴承6,连接杆5左侧壁与连接杆5右侧壁紧贴,两个固定螺母7分别从轴承6两端穿过,并固定两个连接杆5,旋转杆8另一端与另一旋转盘2顶面垂直连接,索勾1两个端口沿旋转盘2通孔插入穿过旋转盘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