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7117发布日期:2019-02-22 20:5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即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新沥青混合料﹑然后重新搅拌后摊铺﹑压实成型的路面维修工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包括加热机、复拌机和摊铺机等,其中复拌机主要是将加热耙松后的旧沥青料收集,然后与新沥青料和再生剂等混合搅拌,得到再生拌合料。然而现有复拌机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沥青料输送时多是采用结构形式单一的倾斜布置的链板输送机来完成,这样难免会延长复拌机的机体长度,或者说不能尽可能的降低机体长度,以致复拌机存在成本高,不够灵活等一系列的问题。

2、现有链板输送机在输送沥青料时,并不具有保温功能,沥青料会随着输送的过程而自然风冷,不能较好地满足路面摊铺温度要求,为了尽可能提高沥青料的温度,现有复拌机往往采用加热滚筒进行加热。

3、沥青加热喷洒存在管道沥青喷洒不干净,加热方式污染环境等问题。

4、复拌机各部件布置不合理,不够紧凑。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包括车架,在车架的前方设置有驾驶室,在驾驶室的前方设置有新料添加料斗,在车架的前部两侧设置有沥青罐,在两个沥青罐之间设置有斗式提升机,在斗式提升机的后方设置有链板输送机,链板输送机顺沿车架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在斗式提升机和链板输送机上配置有热风加热系统;

所述热风加热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一端与燃烧器连接,在燃烧器上配置有鼓风机,燃烧室的出风口与斗式提升机相连,鼓风机将热气从燃烧室出风口吹入斗式提升机,再进入链板输送机加热沥青料;在链板输送机的侧面设置有回风通道,在回风通道上设置有引风机,回风通道与燃烧室的进风口相连通;

在链板输送机的末端下方设置有计量斗,在计量斗的下方设置有拌锅,所述拌锅位于车架的尾部下方,在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拌锅中喷洒新沥青料的沥青计量喷洒系统;

在车架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加热罩。

优选的,在沥青罐和驾驶室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燃油的柴油箱,在链板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水箱,在车架上且位于链板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空压机和添加剂罐,在车架上且位于链板输送机的另一侧设置有液压油箱、液压风冷散热器、配电柜和电池。

优选的,所述斗式提升机包括机体框架,在机体框架的底部前方设置有集料斗,在集料斗的内部设置有拨料齿,在机体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回转链条,在回转链条上间隔布设有提升料斗,位于回转链条前面最底端的提升料斗与拨料齿相衔接,所述链板输送机的一端位于回转链条的后面顶部下方,集料斗收集的沥青料经提升料斗提升,然后倾倒至链板输送机上。

优选的,所述沥青计量喷洒系统包括一端与沥青罐的出口相连接的沥青输出管道,沥青输出管道的另一端与沥青电磁阀的进口连接,在沥青输出管道上设置有沥青过滤器和沥青输送泵,沥青输送泵与电机连接;沥青电磁阀的其中一出口通过沥青回流管道与沥青罐的进口连接;沥青电磁阀的另一出口与沥青喷洒管道相连接,在沥青喷洒管道上设置有沥青流量计,在沥青喷洒管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沥青喷洒喷头;沥青电磁阀与三通气缸相连接;在沥青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在沥青输出管道、沥青回流管道和沥青喷洒管道上均缠绕有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沥青计量喷洒系统还包括一与沥青喷洒管道相连通的吹扫管道,在吹扫管道上设置有脉冲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在沥青喷洒管道上设置有防止沥青流量计受吹扫影响的第二单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斗式提升机和链板输送机的组合输送方式,先将沥青料竖直提升,然后再进行链板输送,该输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的长度,进而使得复拌机具有小巧灵活,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2、本发明在沥青料输送的过程中同时通过热风进行保温,可防止沥青料在输送过程中冷却,从而可以较好地满足路面摊铺温度要求,提升路面摊铺质量,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加热滚筒,结构更加紧凑,生产成本低。

3、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加热沥青到需要的温度,而且不浪费资源,并可以准确的计量,控制沥青的添加量保证最终配料比的准确;另外,可以将管道内残余的沥青冲干净,保证计量准确并且保证管道的干净,免清洗。

4、本发明复拌机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拌机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拌机去除沥青罐等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复拌机整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沥青料输送和加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斗式提升机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沥青计量喷洒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包括车架1,在车架1的前方设置有驾驶室2,在驾驶室2的前方设置有新料添加料斗3,在车架1的前部两侧设置有沥青罐4,在两个沥青罐之间设置有斗式提升机5,在斗式提升机5的后方设置有链板输送机6,链板输送机6顺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在斗式提升机5和链板输送机6上配置有热风加热系统。

所述热风加热系统包括燃烧室7,燃烧室7的一端与燃烧器8连接,在燃烧器8上配置有鼓风机,燃烧室7的出风口与斗式提升机5相连,鼓风机将热气从燃烧室出风口吹入斗式提升机,再进入链板输送机加热沥青料。在链板输送机的侧面设置有回风通道13,在回风通道上设置有引风机10,回风通道与燃烧室的进风口相连通。

在链板输送机的末端下方设置有计量斗11,在计量斗的下方设置有拌锅12,所述拌锅12位于车架的尾部下方,在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拌锅中喷洒新沥青料的沥青计量喷洒系统9。

在车架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加热罩1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新料添加斗内放入新料,链板转动将新料撒在铣刨料上,新料与铣刨料的混合料通过斗式提升机输送到链板输送机上,混合料在输送过程中在燃烧器提供的热能下加热,在链板输送机尾端混合料落入计量斗,计量斗计量称重再将料倒入拌锅,拌锅搅拌过程中喷洒沥青与添加剂,最终将料搅拌均匀,拌锅门打开出料。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在沥青罐4和驾驶室2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燃油的柴油箱15,在链板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水箱16,在车架上且位于链板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空压机17和添加剂罐18,在车架上且位于链板输送机的另一侧设置有液压油箱19、液压风冷散热器20、配电柜21和电池22。

进一步的,所述斗式提升机5包括机体框架501,在机体框架501的底部前方设置有集料斗502,在集料斗的内部设置有拨料齿503,在机体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回转链条504,在回转链条上间隔布设有提升料斗505,位于回转链条前面最底端的提升料斗与拨料齿相衔接,所述链板输送机的一端位于回转链条的后面顶部下方,集料斗收集的沥青料经提升料斗提升,然后倾倒至链板输送机6上。

混合料通过集料斗内部的拨料齿旋转,进入提升料斗,提升料斗随回转电机带动运转的回转链条向上提升。当提升到最高位置后,则继续向下回转,同时提升料斗的料口向下,将提升料斗中的沥青料倒入链板输送机中,随后通过链板输送机继续进行输送。与此同时,燃烧器喷火在燃烧室内燃烧,加热空气,燃烧室出风口与斗式提升机相连,燃烧器鼓风机将热气从燃烧室出风口吹入斗式提升机,再进入链板输送机加热沥青料,热气循环至链板输送机后端,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链板输送机侧面风道进入引风机,然后再通过风道进入燃烧室,再次参与加热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沥青计量喷洒系统9包括一端与沥青罐的出口相连接的沥青输出管道901,沥青输出管道的另一端与沥青电磁阀902的进口连接,在沥青输出管道上设置有沥青过滤器903和沥青输送泵904,沥青输送泵904与电机905连接。沥青电磁阀902的其中一出口通过沥青回流管道906与沥青罐的进口连接。沥青电磁阀902的另一出口与沥青喷洒管道907相连接,在沥青喷洒管道上设置有沥青流量计908,在沥青喷洒管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沥青喷洒喷头909。沥青电磁阀902与三通气缸9010相连接。在沥青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在沥青输出管道、沥青回流管道和沥青喷洒管道上均缠绕有加热丝。该沥青计量喷洒系统还同时作为添加剂的喷洒管道,沥青喷洒管道与添加剂罐18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沥青计量喷洒系统还包括一与沥青喷洒管道相连通的吹扫管道9011,在吹扫管道9011上设置有脉冲电磁阀9012和第一单向阀9013,在沥青喷洒管道上设置有防止沥青流量计受吹扫影响的第二单向阀9014。

在复拌机开始工作之前将沥青罐、沥青加热循环管道、沥青喷洒喷头加热到沥青未被老化并且达到了最低的喷洒要求温度,这组数据可通过实验来获得。沥青的温度是130℃,沥青加热循环管道的温度是90℃,沥青喷洒喷头6处的温度是110℃。

正常开始工作之前,打开沥青电机,在处理好料的配比之后,得到了沥青添加值,开始沥青的自动喷洒,沥青溶液会从沥青罐流经沥青过滤器将沥青中的杂质过滤干净,然后到达沥青输送泵,当沥青电磁阀未打开时,沥青从沥青罐里流出再流回沥青罐,形成一个循环。当控制装置得到沥青喷洒的信号时,沥青电磁阀会自动打开,沥青喷洒喷头开始喷洒沥青,直到沥青流量计的计数达到了预先设置的配料比,关闭沥青电磁阀。为了使喷洒出口处的沥青喷洒干净,以保证计量准确,几秒之后会自动打开脉冲电磁阀几秒,将流量计后的管路及喷洒出口吹扫残余干净,第二单向阀使得沥青只能从流量计后的管道流向喷洒喷头,而不能往沥青流量计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沥青流量计的计数不会改变。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