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472发布日期:2018-08-21 19:0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新型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节省城市宝贵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高架桥,以实现交通分流与节省土地。

对于城市桥梁建设来说,若何能够加快施工以减少施工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能够快速施工以及以后的快速修复可以采用装配式桥墩与桥台连接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延性好、耐火性能好以及经济效果好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由于装配式组合结构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等,能解决我国桥梁建设工业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以及传统桥梁产品质量低等诸多问题,加快城市桥梁建设速度,推进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节点各项力学性能,并实现结构的装配化,加快构件的拼装速度,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充分适应装配式组合结构体系的要求与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包括:上下衔接钢板,钢管,钢套筒,梯形加劲肋,螺杆螺栓,钢筋混凝土桥墩,混凝土承台;

所述上衔接钢板的下表面沿着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上衔接钢板的外周距离一定距离;

所述钢套筒沿着轴向的两端为开口端,所述钢套筒通过上端的开口端套设在钢筋混凝土桥墩端部外,所述上衔接钢板放置在钢套筒的下端的开口端处;并且,与所述螺栓孔一一对应的螺杆螺栓的光滑一端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桥墩中与受力筋焊接,带丝的一端通过钢套筒的下端的开口端、以及所述通过上衔接钢板的预留螺栓孔伸出;

所述下衔接钢板尺寸与上衔接钢板尺寸一致,并相应位置具有相同预留螺栓孔,下衔接钢板的中心预留一浇筑混凝土的孔洞;所述钢管置于下衔接钢板的下方,并且所述钢管的外径大于所述孔洞的直径,所述钢板的上端部上部与下衔接钢板的下表面焊接,使得所述孔洞的投影完全位于钢管内;所述钢管的下端部预埋入混凝土承台;所述下衔接钢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梯形加劲肋,所述梯形加劲肋的另一端埋入混凝土承台中并与受力钢筋搭接;

暴露于上衔接钢板外的螺杆螺栓插入下衔接钢板的螺栓孔中,并将螺栓固牢,实现钢筋混凝土桥墩与混凝土承台拼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梯形加劲肋的长直角边与钢管侧壁连接,短直角边与下衔接钢板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梯形加劲肋均匀地分布在下衔接钢板预留的螺栓孔之间。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梯形加劲肋的下端预埋在混凝土承台中并与混凝土承台中的主受力筋进行焊接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钢套筒套设在钢筋混凝土桥墩外,并沿着轴向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桥墩的端面外与上衔接钢板焊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可在施工现场装配连接,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和模板工作,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提高了建筑工业化装配效率,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并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的提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桥墩与混凝土承台拼装对接,用螺栓将桥墩承台拼装连接固定,使混凝土桥墩与承台形成一个整体后共同受力。即使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也可快速更换,加快拼装速度节省时间。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钢管中心填充浇筑混凝土周围焊接加劲肋板强度刚度较高,稳定性好,加工方便满足实际需要。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上衔接钢板与主受力筋之间设置螺杆螺栓进行过渡,方便施工加快制作速度且连接性能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桥墩1,螺杆螺栓2,钢套筒3,上衔接钢板4,下衔接钢板5,梯形加劲肋6,混凝土承台7,钢管8。

所述上衔接钢板4的下表面沿着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上衔接钢板的外周距离一定距离;所述钢套筒3沿着轴向的两端为开口端,所述钢套筒3通过上端的开口端套设在钢筋混凝土桥墩1端部外,所述上衔接钢板4放置在钢套筒3的下端的开口端处;并且,与所述螺栓孔一一对应的螺杆螺栓2的光滑一端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桥墩1中与受力筋焊接,带丝的一端通过钢套筒3的下端的开口端、以及所述通过上衔接钢板4的预留螺栓孔伸出;

所述下衔接钢板5尺寸与上衔接钢板4尺寸一致,并相应位置具有相同预留螺栓孔,下衔接钢板5的中心预留一浇筑混凝土的孔洞;所述钢管8置于下衔接钢板5的下方,并且所述钢管8的外径大于所述孔洞的直径,所述钢板8的上端部上部与下衔接钢板5的下表面焊接,使得所述孔洞的投影完全位于钢管8内;所述钢管8的下端部预埋入混凝土承台7;所述下衔接钢板5的下表面连接有梯形加劲肋6,所述梯形加劲肋6的另一端埋入混凝土承台7中并与受力钢筋搭接;

暴露于上衔接钢板4外的螺杆螺栓2插入下衔接钢板5的螺栓孔中,并将螺栓固牢,实现钢筋混凝土桥墩1与混凝土承台7拼接。

上述的螺栓螺杆2、钢套筒3、梯形加劲肋6、钢管8、上衔接钢板4、下衔接钢板5都可以在工厂按照图纸加工、并且组装成拼装成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在钢筋混凝土桥墩1底端预埋第一连接件,钢筋混凝土承台7的顶端预埋第二连接件;其中钢筋混凝土桥墩1内的受力钢筋与第一连接件内的螺杆螺栓2焊接,混凝土承台7内的受力钢筋与第二连接件内的加劲板6进行焊接,于施工现场,将钢筋混凝土桥墩1中的第一连接件、钢筋混凝土承台7中的第二连接件对接,用螺杆螺栓2就可以将钢筋混凝土桥墩1与混凝土承台7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进行固定,实现钢筋混凝土桥墩1与混凝土承台7之间的拼接。

因此,上述的可拆卸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结构,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完成,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可在施工现场装配连接,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和模板工作,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提高了建筑工业化装配效率,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并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的提升。

通过将钢筋混凝土桥墩1与混凝土承台7拼装对接,用螺杆螺栓2将钢筋混凝土桥墩1与混凝土承台7拼装连接固定,使混凝土桥墩1与混凝土承台7形成一个整体后共同受力。即使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也可快速更换,加快拼装速度节省时间。

在钢管8中心填充浇筑混凝土,并在钢管8的周围焊接加劲肋6,使得钢管8的强度刚度较高,稳定性好,加工方便满足实际需要。

本实施例中,所述梯形加劲肋6的长直角边与钢管8侧壁连接,短直角边与下衔接钢板5连接。所述梯形加劲肋6均匀地分布在下衔接钢板5预留的螺栓孔之间。所述梯形加劲肋6的下端预埋在混凝土承台7中并与混凝土承台7中的主受力筋进行焊接连接。

所述钢套筒3套设在钢筋混凝土桥墩1外,并沿着轴向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桥墩1的端面外与上衔接钢板4焊接。

所述的螺杆螺栓2具有一定长度并与上衔接钢板4的螺栓孔位置对应均匀布置;所述的钢套筒3可套住钢筋混凝土桥墩1端部一定长度;所述钢套筒3可对钢筋混凝土桥墩1端部混凝土提供约束;所述的梯形加劲肋6的长直角边与钢管8连接,短直角边与下衔接钢板5连接,均匀的分布在下衔接钢板5预留的螺栓孔间;所述钢套筒3应与上衔接钢板4焊接在一起;所述的钢管8可对混凝土承台7端部的混凝土提供约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