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533发布日期:2019-04-17 00: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它属于道路路面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人行横道的路面铺设技术。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管理理念,主要思想是城市需要弹性地应对雨水带来的洪涝灾害,即对于雨水能够充分地进行吸收、蓄积、渗透和净化,而当需要的时候则可以释放蓄存的水以充分利用。雨水渗透是海绵城市工程中的第一环,如果暴雨时雨水不能快速就地渗透下去,极易造成雨水汇聚,引起涝灾,海绵城市也将成空谈。

当前,人行道及广场雨水渗透到地下的方式采用的是透水砖渗透。目前国内外的透水砖,都是利用混凝土骨料之间的细小孔隙和砖体之间连接的缝隙透水。由于这些孔隙、缝隙极易被灰尘、泥土等填充密实,失去透水功能,因此目前的透水砖在铺装完成半年到一年后,大多失去透水性能。即便是尚未失去透水功能的普通透水砖,其铺设方法也会使暴雨时渗入地下的雨水微乎其微。其原因是:a)透水砖下方的基层基本不透水,如果将基层做成透水的基层,其强度很难保证,致使道路极易损坏;b)基层下方没有蓄水层,对于某些土壤渗透率极低的地区则无助于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

申请号201720189632.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市透水地面铺设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结构及铺设方法。它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透水地面砖面层、砂浆粘结层、钢筋混凝土受力层和碎石或建筑垃圾碎块蓄水层。在透水地面砖面层粘牢后,沿透水砖上的透水孔向下钻孔,将砂浆粘结层和混凝土受力层钻透。当雨水落到路面时,透水地面砖的表面水会流入导水槽和导水孔直接流到蓄水层的碎石中。该专利透水地面可以长期有效地维持透水地面的透水效果、并可以大大提高透水地面的承载能力。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虽然透水路面砖的透水原理可以使透水砖本身具有极高的透水率,但是它下面的粘结砂浆和混凝土受力层都是不透水的,必须要在透水砖铺设完成并粘牢后,再对其下方的砂浆和混凝土钻孔,多数施工单位会觉得麻烦,施工周期长而产生抵触情绪。另外,钢筋混凝土受力层须现场浇筑施工,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铺设效率高且透水效果好的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以及铺设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它包括自下而上叠加的蓄水层、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设置在蓄水层和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之间的碎石稳定层、设置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上表面的粘接层,在所述的粘接层上设置的透水砖,它还包括专用路缘石,所述专用路缘石的截面结构是由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构成的折线台阶形结构,所述的专用路缘石的右半部分底端深入到蓄水层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置于专用路缘石的右半部分的顶端;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为均布有多个透水孔的网板状结构,在所述的网板的避开透水孔的位置设置有钢筋。

所述的专用路缘石的右半部分顶端到左半部分顶端高度等于粘接层、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和砌筑砂浆层和透水砖的厚度之和;所述的专用路缘石的长度L与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宽度W相等。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透水孔为上大下小的斗状结构。

所述的透水砖为带有圆形透水孔的透水砖。

一种上述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的铺设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步骤:

A:在工厂预制好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专用路缘石和带有圆形透水孔的透水砖;

B:在人行道位置挖出与人行道等宽的沟;

C:铺设单粒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且摊平,形成蓄水层;

D:在蓄水层上方铺设碎石稳定层,用轻型压路机压平;

E:靠近树木一侧埋设专用路缘石,专用路缘石的右半部分底端深入到蓄水层中,挖窄沟后坐浆铺设;

F:在专用路缘石和碎石稳定层上方铺设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用找平砂浆层找平;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铺设位置与专用路缘石错缝铺设,二者接触面处坐浆铺设;

G: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透水孔中填充有无砂大孔陶粒混凝土;

H: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上方铺设带有圆形透水孔的透水砖构成人行道面层,铺设时采用普通砌筑砂浆坐浆铺筑;

I:安装道路另一侧的普通路缘石。

所述的蓄水层为单粒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或普通碎石铺设。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有效的快速透水,且在不降低透水地面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提高工厂化生产水平,避免现浇混凝土和现场钻孔等现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水地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用路缘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透水路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道路主要是人行道位置,现有的道路设计,在人行道上都栽种植物,也是为了环境美化而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的透水路面的构成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透水路面包括自下而上叠加的蓄水层7、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设置在蓄水层7和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之间的碎石稳定层6、设置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上表面的粘接层4,在所述的粘接层4上设置的透水砖3,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它还包括专用路缘石1,所述专用路缘石1的截面结构是由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构成的折线台阶形结构,所述的专用路缘石1的右半部分底端深入到蓄水层7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置于专用路缘石1的右半部分的顶端;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为均布有多个透水孔52的网板状结构,在所述的网板的避开透水孔的位置设置有钢筋51。

所述的专用路缘石1的右半部分顶端到左半部分顶端高度H等于砌筑砂浆2、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粘接层4和透水砖3的厚度之和。

所述的专用路缘石1的长度L与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的宽度W相等,可以实现路沿石与透水大板错缝铺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的透水孔52为上大下小的斗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水砖3为带有圆形透水孔31的透水砖,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可快速施工的高承载力透水地面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A:在工厂按照上述的结构,预制好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专用路缘石1和带有圆形透水孔31的透水砖3;这样就减少了现场施工的难度,节省了工时。

B:在人行道位置挖出与人行道等宽的沟;

C:铺设单粒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且摊平,形成蓄水层7;

D:在蓄水层7上方铺设碎石稳定层6,用轻型压路机压平;

E:靠近树木一侧埋设专用路缘石1,专用路缘石1的右半部分底端深入到蓄水层7中,挖窄沟后坐浆铺设;

F:在专用路缘石1和碎石稳定层6上方铺设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需要使用找平砂浆层2找平;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铺设位置与专用路缘石1错缝铺设,二者接触面处坐浆铺设;

G: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的透水孔52中填充有无砂大孔陶粒混凝土;

H: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上方铺设带有圆形透水孔的透水砖3,构成人行道面层,铺设时采用普通砌筑砂浆坐浆铺筑;

I:安装道路另一侧的普通路缘石。

最终铺设好的路面的截面如图5中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路缘石1为防止榕树根破坏而设的专用路缘石,其结构如图2所示,即所述专用路缘石1的截面结构是由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构成的折线台阶形结构,其中右半部分的底端埋入蓄水层7,自右半部分的顶端起,往上依次铺设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含找平砂浆层2、粘接层4和由透水砖3铺成的人行道面层。因此,路缘石的右下部分顶端到左上部分顶端高度H等于上述各层的厚度之和。路缘石的长度L与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的宽度W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人行道面层采用带有圆形透水孔31的透水砖3铺设,以保证该结构的快速透水性。

透水砖3也可采用带有圆形透水孔的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的结构的透水砖进行铺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4为普通砌筑砂浆,用于连接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和透水砖铺设的人行道面层。采用这种普通砂浆坐浆铺设,可以增加地面的牢固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为均布有多个透水孔52的网板状结构,在所述的网板结构中设置有钢筋51,所述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采用工厂预制的模式进行生产,以提高其抗弯刚度。在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均布有上大下小的斗形透水孔52。在所述的斗形透水孔52内填充有无砂大孔陶粒混凝土。这种结构靠钢筋混凝土来提高透水地面的抗弯承载能力,靠无砂大孔陶粒混凝土实现以下功能:1)其强度满足对路面砖的向下压力的承托;2)起到快速透水的作用;3)一旦透水路面砖上的圆形透水孔堵塞,用钢钎等简单工具将堵塞物戳到所述陶粒混凝土中就可以恢复透水功能。

所述碎石稳定层6可采用与蓄水层7相同的原材料,但是其颗粒粒径应比蓄水层7的原材料粒径小一级或两级,以便于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平及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5平整铺设。

所述蓄水层7宜采用单粒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或普通碎石铺设而成。废混凝土再生骨料的蓄水率实测结果详见附表1。

表1蓄水层材料的蓄水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原理:

1)首先在工厂将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事先预制好。当施工需要时,直接将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

2)由于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斗形透水孔中填充了无砂大孔陶粒混凝土,铺设时一旦有砂浆堵塞透水砖的透水孔,可以采用钢钎沿透水孔戳烂孔下方的陶粒,使之恢复透水性能,而不必采用冲击钻等工具进行钻孔。

3)当雨水落到路面时,透水砖3的表面水会流入导水槽然后经圆形透水孔31流向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漏斗形透水孔中,再经漏斗形透水孔中的陶粒混凝土直接流入蓄水层7中。

4)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如果透水砖的圆形透水孔被泥沙堵塞,可以用钢钎或充电式手电钻进行钻孔清理维护,以持久保持其透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高效施工。可以在工厂事先预制好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它们在运送至施工现场后,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安装。

2)对道路交通影响小。仅在人行道施工,施工区域范围小,不需要封路或者仅需要短时间采取交通管制方案。

3)配筋路缘石和钢筋混凝土透水大板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路边植物根系击穿透水地面结构,大大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4)整个结构的后期维护简单,维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以用在城市人行道、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居民住宅区等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