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270发布日期:2019-03-27 10:0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透水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式透水砖。



背景技术:

透水砖起源于荷兰,在荷兰人围海造城的过程中,发现排开海水后的地面会因为长期接触不到水分而造成持续不断的地面沉降。一旦海岸线上的堤坝被冲开,海水会迅速冲到比海平面低很多的城市把整个临海城市全部淹没。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长100毫米宽200毫米50或60毫米高的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使砖与砖之间预留了2毫米的缝隙。这样下雨时雨水会从砖之间的缝隙中渗入地下。这就是后来很有名的荷兰砖。透水砖颜色依添加色料而定,主要有红色、灰色、绿色、黄色、黑色、棕色、褐色、咖啡色、蓝色。

在现有的透水砖结构中,都是采用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加快砖体成型的速率,同时,也能确保砖体的整体强度,但是,由于每个砖体都是一体化的独立设计,使得透水砖在进行地铺时,每块透水砖都是相对独立,由于地铺后的每一块透水砖都是独立的,从而,每一块透水砖在长期受压过程中,易发生单体下陷或松动的现象,当人们脚踩在已松动的透水砖时,易发生崴脚等现象。

进一步的,由于现有透水砖结构采用一体化,当某一块透水砖的表面发生微小的破损,为了整体地铺效果的美感,需要将该整个的透水砖直接丢弃,从而,就直接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拼接式透水砖,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拼接式透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键位条,所述第一键位条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一键位块,所述第一键位条与两侧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键位块之间分别形成第二键位槽,且相邻的所述第一键位块之间形成第一键位槽;

所述第二本体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键位条,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键位条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键位块,每相邻所述第二键位块之间设有第三键位槽,且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键位条之间设有第四键位槽;

每个所述第二键位块可在所述第二键位槽内逐一嵌合,所述第一键位条可在所述第四键位槽内嵌合;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通过混合砂浆浇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键位块至少设有八个,且对称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键位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键位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键位槽的深度相等,且每个所述第一键位槽内都设有至少四个第一固定孔,且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深度为8-10cm。

优选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键位条上,分别对称均匀至少设有四个第一固定柱,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逐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深度小0.3-0.5mm。

优选的,所述第二键位条与所述第二键位块的水平高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主要通过将砖体设计成两个本体拼接组成,且在两个本体上分别设有可相互嵌合的第一键位块与第一键位槽和第一键位条和第二键位槽,通过彼此可相互错位连接,不仅可避免砖体材料的浪费,同时,也能够将某一区域内的地铺透水砖铺设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可避免砖体发生下陷和松动现象,进而,可避免发生由于透水砖下陷和松动而造成人们崴脚等现象。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三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11-第一本体;11a-第一键位条;11b-第一键位块;11c-第一键位槽;11d-第二键位槽;11d-1-第一固定孔;12-第二本体;12a-第二键位条;12a-1-第一固定柱;12b-第二键位块;12c-第三键位槽;12d-第四键位槽;13-第三本体;13a-第三键位条;13a-1-第二固定孔;13b-第三键位块;13c-第五键位槽;13d-第六键位槽;14-连接板;14a-第四键位条;14b-固定板;14b-1-第二固定柱;14c-第四键位块;14d-第七键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3,一种拼接式透水砖,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上设有第一键位条11a,所述第一键位条11a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一键位块11b,所述第一键位条11a与两侧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键位块11b之间分别形成第二键位槽11d,且相邻的所述第一键位块11b之间形成第一键位槽11c;

所述第二本体12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键位条12a,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键位条12a的两侧设有多个第二键位块12b,每相邻所述第二键位块12b之间设有第三键位槽12c,且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键位条12a之间设有第四键位槽12d;

每个所述第二键位块12b可在所述第一键位槽11c内逐一嵌合,所述第一键位条11a可在所述第四键位槽12d内嵌合;

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均通过混合砂浆浇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第一键位块11b至少设有八个,且对称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键位条11a的两侧,所述第一键位槽11d的深度与所述第二键位槽11c的深度相等,且每个所述第一键位槽11d内都设有至少四个第一固定孔11d-1,且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d-1的深度为8-10cm。

请着重参照附图3,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键位条12a上,分别对称均匀至少设有四个第一固定柱12a-1,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12a-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1d-1的位置逐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12a-1的高度比所述第一固定孔11d-1的深度小0.3-0.5mm,所述第二键位条12a与所述第二键位块12b的水平高度相等。

当需要拼装时,将多个第一固定柱12a-1逐一对准多个固定孔11d-1,并且在对准第一固定柱12a-1与固定孔11d-1的位置同时,多个第二键位块12b与多个所述第一键位槽11c逐一配合,相互嵌合,并且,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键位条12a分别与两个第二键位槽11d相互嵌合,进而,可实现整个砖体的整体拼装。

在利用该透水砖进行地铺时,为了使得某一区域的地铺透水砖形成整体式结构,可先取出第二本体12,将第二本体12按照规格,逐一固定在该区域内,在安装好第二本体12后,取出第一本体11,将第一本体11错位安装在第二本体12上,即,针对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可横跨相邻两个第二本体12,将所述第一本体11上部分的第一键位块11b键入到其中一个第二本体12内的第三键位槽12c内,同时,将第一本体11上未键入到第二本体12上的第一键位块11b,键入到相邻第二本体12上的第三键位槽12c内,依次类推,相邻第二本体12之间通过第一本体11错位连接,从而可实现某一区域内,铺设的透水砖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实施例2

请着重参照附图1、4-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结构,该砖体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本体13,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本体13通过连接板14可拼接成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第三本体13上,沿所述第三本体13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三键位条13a,所述第三键位条13a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3a-1,且所述第三键位条13a的两侧对称设有至少八个第三键位块13b,同一侧相邻第三键位块13b之间设有第五键位槽13c,且所述第三键位条13a与两侧所述第三键位块13b之间设有第七键位槽14d。

所述连接板14包括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四键位条14a,对称设置的两个第四键位条14a之间通过固定板14b连接,且所述固定板14b的上下表面上,对称均匀设有至少四个第二固定柱14b-1,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柱14b-1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3a-1的位置逐一对应。

两个所述第四键位条14a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对称设有至少六个第四键位块14c,每个所述第四键位块14c的位置与每个所述第五键位槽13c逐一对应。

在安装过程中,先将连接板14上的第二固定柱14b-1与第三本体13上的第二固定孔13a-1逐一对应,且两端对齐的安装在第三本体13上,在确定了第三本体13上的第二固定柱14b-1安装进第二固定孔13a-1内后,连接板14上的第四键位块14c会逐一键入到第五键位槽13c内;在将连接板14安装到第三本体13上后,再取出一个新的第三本体13,将取出的第三本体13上的第二固定孔13a-1逐一对准连接板14上的第二固定柱14b-1,安装上去,当安装好后,该是第三本体13上的第五键位槽13c与连接板14上的第四键位块14c逐一配合,至此,完成了该砖体装配。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地铺的透水砖,在某一区域内,形成整体装配,为了防止出现砖体摇晃、下陷等现象,可先将第一本体13按照范围区域,铺设好,在第三本体13铺设结束后,可按照实施例2中提供的第二本体12的安装方式,实行连接板14在两相邻第三本体13上交错安装,进而可将多个独立的第三本体13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取出第三本体13,交错安装在相邻的连接板14上,从而,实现了某一区域内,砖体结构一体化拼接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