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579发布日期:2019-06-12 00:3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噪声的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速的提高及交通流量的增大,由此带来的交通噪声污染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在治理噪声污染的各种措施中,在噪声传播路径中建设声屏障来阻断声波传播的方式由于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声屏障建设中,对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往往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可应用顶端降噪装置。顶端降噪装置根据其降噪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吸声型、干涉型等不同类别,每种类别的顶端降噪装置都有其降噪特点和适用环境。

声屏障应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阶段,大多数声屏障建设都摒弃了单一直立形式,往往采用顶端改良结构,但是仍存在如下不足:1)从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声屏障的高度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不增加声屏障整体高度的前提下,其降噪效果还有待提高;2)目前使用的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中,尺寸结构紧凑的其附加降噪效果较为一般,而降噪效果较好的往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宜应用于对声屏障尺寸及重量具有严格要求的环境;3)声屏障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其美学效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降噪效果好、外形美观的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整体轮廓根据应用环境确定,可为椭圆形、心形等美观轮廓外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衍射型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包括侧板、衍射板和横向隔板;侧板及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侧板及衍射板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两侧板对称分布,位于顶端降噪装置的最外侧,且侧板为曲面板,凸向外侧,侧板顶部具有增加衍射损失的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衍射板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衍射板顶部具有增加衍射损失的突起,若衍射板的数量为1个以上时,衍射板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当衍射板的数量为1个以上时,相邻衍射板间设置腔室底板,衍射板、腔室底板及横向隔板组成腔室结构,腔室顶部开口。

进一步地,位于侧板及衍射板顶部的各个突起轮廓相同或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隔板为平面板,与衍射板及侧板垂直布置,且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孔隙和安装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含侧板、衍射板及横向隔板;侧板及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侧板及衍射板对称分布;当具有多个衍射板时,在相邻衍射板间设置腔室底板,腔室底板与衍射板及横向隔板组成顶部开口的腔室结构;整体轮廓根据应用环境确定,可为椭圆形、心形等美观轮廓外形。

侧板位于顶端降噪装置最外侧,对称布置。侧板为曲面板,凸向外侧,侧板的轮廓外形可使声波产生较大的衍射损失,侧板顶部的突起能进一步增大衍射损失。包含一个或多个衍射板,衍射板顶部具有突起,可增大声屏障顶端声波衍射损失,提高降噪效果。本顶端降噪装置包含横向隔板,横向隔板与衍射板和侧板垂直,间隔排布,可增大顶端降噪装置刚度。在顶端降噪装置最大宽度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可增加衍射板数量,以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当衍射板个数大于1时,衍射板对称布置,相邻衍射板间设置腔室底板,衍射板、腔室底板及横向隔板组成顶端开口的腔室结构,腔室底板位置根据声源频谱特性进行设计,可有效提高特定中低频降噪效果。为使本顶端降噪装置外形简洁美观并与应用环境相协调,本顶端降噪装置的整体轮廓外形可根据应用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可为椭圆形、心形等不同样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形简洁美观,可应用于道路、桥梁等多种环境。通过对侧板轮廓以及侧板和衍射板顶部突起的轮廓设计,增大了声屏障顶端声波衍射损失,降低了对声屏障顶端降噪装置宽度的依赖,使得顶端降噪器具有较小宽度时仍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该顶端降噪装置无吸声材料,无能源消耗,声学性能稳定。且具有重量轻、寿命长、外观对称美观、维护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横截面示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横截面示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横截面示图;

图6为实施例3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横截面示图;

图8为实施例4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的横截面示图;

图10为实施例5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6的横截面示图;

图12为实施例6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装置包括侧板1,衍射板3,横向隔板5和安装底座6等。侧板1位于装置最外侧,为曲面板,凸向外侧。两侧板对称布置。衍射板3为直板。侧板1和衍射板3顶部具有突起2,突起2可增大声波衍射损失,侧板及衍射板顶部突起2轮廓可不同。横向隔板5为平面板,与侧板1和衍射板3垂直布置,间隔排布,可增加顶端装置整体刚度。横向隔板5外缘轮廓与侧板1和衍射板3外缘轮廓相协调。当衍射板3数量多于一个时,相邻衍射板间设置腔室底板4,衍射板3、横向隔板5及腔室底板4组成顶部开口的腔室结构。当具有多个腔室时,各个腔室底板位置可不同,腔室底板4位置根据噪声源特性进行确定。衍射板3对称布置。安装底座6设置在腔室底部。在安装底座6和腔室底板4侧边设有排水孔7。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顶端降噪装置整体轮廓似鱼形,侧板底部悬空,与装置主体不相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5、图6所示,顶端降噪器中间衍射板高度较低,安装底座以上部分呈现的轮廓特征为心形。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7、图8所示,安装底座以上部分呈现的轮廓特征为椭圆形。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9、图10所示,安装底座以上部分呈现的轮廓特征为A字形。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如图11、图12所示,安装底座以上部分呈现的轮廓特征为“古”字形。其他同实施例1

本装置虽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在不脱离本装置的精神下制作。前述为本装置最合理的使用方法,但并不以此为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