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5801发布日期:2020-01-18 03:22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和地下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高速增长,所以有必要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自主供水美化绿化的系统,来收集雨水,并用雨水涵养草坪,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储水和补充续、排水以及美化绿化和灌溉功能的一体化,可大大减弱车辆产生的噪音和尾气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更有效率的蓄水、经济适用、节能环保、改善城市环境的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吸附能力,在涝时吸水,旱时吐水。在应对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它的核心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让城市回归自然,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因此,特别是在含地下管廊的城市市政路面处,有必要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处理,使雨水在必要时刻可以在“释放”出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小地下水与地表降水对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冲击和损害,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可操作性,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同时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杜绝管线长期被渗漏水浸泡现象,解决好防水问题是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有效解决防水问题从而保证综合管沟的施工质量,也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后期运营养护成本,而且普通的综合管廊只能短期承受地面各种荷载冲击,难以达到长期抗震作用,其顶部的板片直接承受动载荷和静载荷,因此为了增强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地面荷载冲击的能力、防止结构失稳,墙壁需要设置的很厚,而且这种结构通过现场浇筑或者预制件制作,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抗震型综合管廊的长期推广使用,会大大增加建设维修费用,因此,为了抵抗来自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对管廊结构建设完整抗震保护结构十分重要,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对结构不利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下雨时吸水、渗水、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同时能避免地下结构外围蓄水和渗水对结构造成的影响,有效对地表降水进行疏导,能够进一步防止地下结构外水分进入内部,设置的抵抗荷载冲击结构能大幅耗散地面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管廊结构上的震动能量,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或对结构不利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主要包括步道透水路面砖、透水混凝土、透水吸收层、雨水储存密闭层、透水板、联通管、传递管、雨水井、雨水篦子、提水管、草坪、开关、土壤、砂铺装层、砾石承重层、抵抗荷载冲击结构、连接件、竖板、水平板、减震弹簧、挤压耗能材料、综合管廊体、防水层、防腐保护层、回填土层、抽水管、水泵、雾化喷头和供给输水管;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的结构中,在步道透水路面砖的两侧设置雨水井、草坪,在步道透水路面砖的下方设置透水混凝土,在透水混凝土内部的上方设置透水吸收层,在透水混凝土内部的下方设置雨水储存密闭层,设置联通管对相邻的透水吸收层之间联通,设置联通管对相邻的雨水储存密闭层之间进行联通,雨水井和与其相邻的透水吸收层采用联通管进行联通,设置传递管对上下相邻的透水吸收层和雨水储存密闭层进行联通,在透水混凝土的下方设置抵抗荷载冲击结构,在抵抗荷载冲击结构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体,在综合管廊体的外层设置防水层,在防水层的外层设置防腐保护层,在综合管廊体和抵抗荷载冲击结构的两侧设置回填土层,在抵抗荷载冲击结构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水平板,左右两端设置竖板,在上下两端的水平板之间设置若干减震弹簧,在抵抗荷载冲击结构的内部填充挤压耗能材料,设置若干连接件对抵抗荷载冲击结构和综合管廊体的顶部进行连接,在每个透水吸收层的上方设置透水板,设置供给输水管对左右两侧的雨水储存密闭层和综合管廊体的内部进行联通,并在综合管廊体内部的供给输水管的端头上设置开关,在雨水井的上方设置雨水篦子,设置提水管穿过雨水篦子插至雨水井的底部,在草坪的下方设置土壤,在土壤的下方设置砂铺装层,在雨水井、砂铺装层、综合管廊体和回填土层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层,在土壤的中部设置若干透水吸收层,在每个透水吸收层的上方设置透水板,设置联通管对相邻的透水吸收层和透水吸收层进行联通,雨水井和与其相邻的透水吸收层采用联通管进行联通,设置抽水管,其一端插至透水吸收层的底部,另一端和设置在草坪上的水泵进行联通,在水泵的两侧设置雾化喷头。

进一步地,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挤压耗能材料采用发泡铝。

进一步地,防腐保护层采用聚乙烯基板,并在其外层镀锌设置。

进一步地,设置联通管对相邻的透水吸收层和透水吸收层的上部联通。

进一步地,设置联通管对相邻的雨水储存密闭层和雨水储存密闭层的下部联通。

进一步地,供给输水管和雨水储存密闭层的联通位置设置在雨水储存密闭层的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下雨时吸水、渗水、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能对草坪自主供水,美化绿化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在含地下管廊的城市市政路面处,减小地下水与地表降水对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冲击和损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排水作用,同时能避免地下结构外围蓄水和渗水对结构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地表上雨水进行回收和排放,能解决雨季地面积水问题,有效对地表降水进行疏导,能够进一步防止地下结构外水分进入内部,提高地下结构防水性能,降低地下结构使用后期维修费用,避免因为漏水造成地下结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同时设置的防水层、防腐层能够进一步对地下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地下结构防水和防腐能力,设置的抵抗荷载冲击结构能大幅耗散地面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管廊结构上的震动能量,实现隔震效果,增强综合管廊承载能力和抵抗地面荷载冲击能力,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或对结构不利的现象,对海绵城市和地下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十分有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示意图。

图2为抵抗荷载冲击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步道透水路面砖;2为透水混凝土;3为透水吸收层;4为雨水储存密闭层;5为透水板;6为联通管;7为传递管;8为雨水井;9为雨水篦子;10为提水管;11为草坪;12为开关;13为土壤;14为砂铺装层;15为砾石承重层;16为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7为连接件;18为竖板;19为水平板;20为减震弹簧;21为挤压耗能材料;22为综合管廊体;23为防水层;24为防腐保护层;25为回填土层;26为抽水管;27为水泵;28为雾化喷头;29为供给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如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步道透水路面砖1、透水混凝土2、透水吸收层3、雨水储存密闭层4、透水板5、联通管6、传递管7、雨水井8、雨水篦子9、提水管10、草坪11、开关12、土壤13、砂铺装层14、砾石承重层15、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连接件17、竖板18、水平板19、减震弹簧20、挤压耗能材料21、综合管廊体22、防水层23、防腐保护层24、回填土层25、抽水管26、水泵27、雾化喷头28和供给输水管29;

抵抗荷载、含排水功能的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市政路面的结构中,在步道透水路面砖1的两侧设置雨水井8、草坪11,在步道透水路面砖1的下方设置透水混凝土2,在透水混凝土2内部的上方设置透水吸收层3,在透水混凝土2内部的下方设置雨水储存密闭层4;

设置联通管6对相邻的透水吸收层3和透水吸收层3上部进行联通,设置联通管6对相邻的雨水储存密闭层4和雨水储存密闭层4下部进行联通;

供给输水管29和雨水储存密闭层4的联通位置设置在雨水储存密闭层4的下部;雨水井8和与其相邻的透水吸收层3采用联通管6进行联通,设置传递管7对上下相邻的透水吸收层3和雨水储存密闭层4进行联通,在透水混凝土2的下方设置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在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的下方设置综合管廊体22,在综合管廊体22的外层设置防水层23,防水层23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防水层23的外层设置防腐保护层24,防腐保护层24采用聚乙烯基板,并在其外层镀锌设置;在综合管廊体22和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的两侧设置回填土层25,在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水平板19,左右两端设置竖板18,在上下两端的水平板19之间设置若干减震弹簧20,在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的内部填充挤压耗能材料21,挤压耗能材料21采用发泡铝;设置若干连接件17对抵抗荷载冲击结构16和综合管廊体22的顶部进行连接,在每个透水吸收层3的上方设置透水板5,设置供给输水管29对左右两侧的雨水储存密闭层4和综合管廊体22的内部进行联通,并在综合管廊体22内部的供给输水管29的端头上设置开关12,在雨水井8的上方设置雨水篦子9,设置提水管10穿过雨水篦子9插至雨水井8的底部,在草坪11的下方设置土壤13,在土壤13的下方设置砂铺装层14,在雨水井8、砂铺装层14、综合管廊体22和回填土层25的下方设置砾石承重层15,在土壤13的中部设置若干透水吸收层3,在每个透水吸收层3的上方设置透水板5,设置联通管6对相邻的透水吸收层3和透水吸收层3进行联通,雨水井8和与其相邻的透水吸收层3采用联通管6进行联通,设置抽水管26,其一端插至透水吸收层3的底部,另一端和设置在草坪11上的水泵27进行联通,在水泵27的两侧设置雾化喷头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