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931发布日期:2020-05-26 18:2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应用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



背景技术:

路障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也实现了对违法犯罪者的车辆进行阻碍。

常见的路障如隔离栏其稳定性不足,容易被顶开,降低了对车辆的限制作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以达到提升阻车路障的稳定性和提高对车辆的限制作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包含有带有尖刺的路障板和对路障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和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通过合页实现连接;

所述路障板底部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t型槽;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的底部铰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限制杆的头端呈t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限制杆和路障板形成三角结构,达到提升阻车路障的稳定性和提高对车辆的限制作用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路障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块通过销轴与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处,且所述销轴可在所述安装孔内自转。通过在路障板的底部两侧设置固定块,保证了路障板在展开过程中安放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两条竖直方向的调节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与所述调节槽螺纹连通;

所述调节槽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

所述凹槽内设有移动滚轮和用于安装移动滚轮的u型安装架,所述u型安装架的水平部包含有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所述上水平部上有通孔,所述下水平部的上表面设有凹孔,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圆形挡圈,所述圆形挡圈与所述凹孔配合,且所述圆形挡圈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式连接,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凹孔的两侧。利用调节杆实现移动滚轮的上升和下降,利用移动滚轮方便路障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限制杆和路障板形成三角结构,达到提升阻车路障的稳定性和提高对车辆的限制作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路障板的底部两侧设置固定块,保证了路障板在展开过程中安放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利用调节杆实现移动滚轮的上升和下降,利用移动滚轮方便路障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中支撑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中u型安装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中固定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路障板11.尖刺12.销轴2.支撑板21.调节槽22.凹槽23.调节杆

231.圆形挡圈24.移动滚轮25.u型安装架251.上水平部252.下水平部

253.通孔254.凹孔255.螺钉3.固定块31.t型槽4.限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支撑板、限制杆和路障板形成三角结构,达到提升阻车路障的稳定性和提高对车辆的限制作用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包含有带有尖刺11的路障板1和对路障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板2,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和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通过合页(未画出)实现连接;

所述路障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安装孔(未画出),所述安装孔内内嵌有销轴12,所述销轴的端部设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紧贴所述路障板的侧壁设置,且所述销轴可在所述安装孔内自转,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t型槽31;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的底部铰接有限制杆4,所述限制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限制杆的头端呈t型。

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两条竖直方向的调节槽21,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22,且凹槽与所述调节槽螺纹连通;

所述调节槽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23;

所述凹槽内设有移动滚轮24和用于安装移动滚轮的u型安装架25,所述u型安装架的水平部包含有上水平部251和下水平部252,所述上水平部上有通孔253,所述下水平部的上表面设有凹孔254,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圆形挡圈231,所述圆形挡圈与所述凹孔配合,且所述圆形挡圈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通过螺钉255实现可拆式连接,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凹孔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图2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安放路障时,将路障板1和支撑板2展开,将限制杆4沿着与支撑板的铰接处转动直至限制杆4的头端卡在固定块3的t型槽31内,此时限制杆4、路障板1和支撑板2形成三角结构,利用三角的稳定特性使路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此处销轴的长度较长,可避免使用过程中这一三角结构散架)。

当需要撤离时,将限制杆从固定块内提起并通过设置在限制杆和支撑板侧壁上的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将限制杆设置在支撑板的侧壁上;然后通过调节杆23将u型支撑架25和移动滚轮24整体下移,直至移动轮滚的底端紧贴地面(此时在旋转调节杆可使支撑板稍微远离地面,方便移动),此时通过移动滚轮可方便路障整体的移动。

在调节杆转动过程中,由于调节杆和调节槽螺纹连接,因此可保证调节后移动滚轮的稳定,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移动滚轮重新收缩到凹槽22内。

同时由于圆形挡圈231、通孔253、凹孔254的存在,可实现调节杆与u型安装架的相对独立,利用支撑板的前后侧壁进一步对u型安装架进行限位,避免u型安装架所调节杆一起转动,保证了移动滚轮的正常使用。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通过支撑板、限制杆和路障板形成三角结构,达到提升阻车路障的稳定性和提高对车辆的限制作用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带有尖刺的路障板和对路障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和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通过合页实现连接;

所述路障板底部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t型槽;

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的底部铰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限制杆的头端呈t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障板的侧壁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块通过销轴与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处,且所述销轴可在所述安装孔内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内设有两条竖直方向的调节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与所述调节槽螺纹连通;

所述调节槽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

所述凹槽内设有移动滚轮和用于安装移动滚轮的u型安装架,所述u型安装架的水平部包含有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所述上水平部上有通孔,所述下水平部的上表面设有凹孔,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圆形挡圈,所述圆形挡圈与所述凹孔配合,且所述圆形挡圈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上水平部和下水平部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式连接,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凹孔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道路用阻车路障,包含有带有尖刺的路障板和对路障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和所述路障板的上沿边通过合页实现连接;所述路障板底部两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T型槽;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壁的底部铰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限制杆的头端呈T型。通过支撑板、限制杆和路障板形成三角结构,达到提升阻车路障的稳定性和提高对车辆的限制作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陈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