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912发布日期:2020-05-26 18:2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架,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主要是用于公路或是桥梁等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起到安全施工,实现施工时起到提醒或是拦截来往人群或是车辆通行,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属于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高速公路及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期间不中断路面交通,尽量满足现有道路的交通流量要求,因而必须摆放公路施工交通防护设施,以此来保证过往车辆的行驶安全,同时也必须保障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通过摆放反光锥筒、防撞隔离墩或用钢管焊接一个简易三角支架来进行临时封堵隔离,有的虽然摆放了这些防护设施,但摆放不到位、摆放不规矩及摆放数量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这样就形同虚设。现场摆放的反光锥筒均匀布置在车道外侧,只能起到警示作用,当封堵路口没有安全保通人员在值守时,过往车辆会私自移开反光锥筒进入警戒区;部分施工现场为节约成本,用钢管焊接一个简易三角支架来进行临时封堵,但效果甚微,很多摩托车或行人趁安全保通人员不注意私自跨过三角支架进入施工警戒区,给施工现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项目工期紧,很多时候会进行夜间施工,附近村民或行人可能会进入施工区域,严重影响夜间施工进度。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安全可靠便捷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装置。

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安全性较高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架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易且轻便、操作方便,能够实现桥梁或是道路临时封闭、有效可靠的防护,杜绝安全隐患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防护装置的工具化、重复利用,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达到使用本实用新型就能实现施工现场多次循环使用,达到节约材料,使用灵活,具有可移动性,达到搬运方便且不占用空间,便于集中整理堆放存储,防护效果较佳、整体感观良好的同时也实现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发明目的是达到节约工时,最大限度的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护隔离可靠且减小损耗,同时也能减少传统防护装置因人为破坏而需要人工二次修复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麻烦,避免修护时间的延迟而影响到工程工期的延迟。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包括隔离防护杆(1)和对称设置于隔离防护杆(1)两侧下端的可折叠支撑架(2),可折叠支撑架(2)的一端与隔离防护杆(1)铰接连接,可折叠支撑架(2)的另一端安装有移动装置(3),移动装置(3)对称安装于可折叠支撑架(2)的底部两侧;在隔离防护杆(1)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套筒(4),套筒(4)用于连接警示牌(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防护杆(1)为伸缩杆,伸缩杆成排地设置;所述可折叠支撑架(2)为等腰三角形支架或者是a字形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折叠支撑架(2)是由两根斜杆(21)和一根横杆(22)相互拼搭连接而成,其中,在两根斜杆(21)之间设置有横杆(22),横杆(22)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斜杆(21)连接,横杆(22)的另一端与另外一根斜杆(2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隔离防护杆(1)与可折叠支撑架(2)之间还设置有可折叠斜加强杆(6),可折叠斜加强杆(6)的一端与隔离防护杆(1)铰接连接,可折叠斜加强杆(6)的另一端与可折叠支撑架(2)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3)为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在该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上设置有与之相搭配完成的刹车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3)的总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移动装置(3)分别两两对称安装于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的底部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4)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套管,该圆柱体套管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段,在套筒(4)的上部一侧设有限位孔(41),在套筒(4)的下部设有排水孔(4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警示牌(5)包括警示牌本体(51)和对应各套筒(4)设置的警示牌固定件(52),警示牌固定件(52)对称设置于警示牌本体(51)的下方两侧,在警示牌固定件(5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与套筒(4)内部的内螺纹段相咬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隔离防护杆(1)、可折叠支撑架(2)、移动装置(3)和套筒(4)以及警示牌(5)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又再更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注塑层上注塑有高分子耐磨材料;所述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以及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所述警示层为黄色或黑色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

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

安装之前,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操作人员将合理数量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搬运至施工使用现场进行安装作为使用。

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搬运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摆放,随后操作人员将处于折叠状态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进行打开,打开时,操作人员将隔离架两侧的可折叠支撑架(2)均展开固定,使其自由端与地面相接触,最后,操作人员再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斜加强杆(6),即完成了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即可待为使用。

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其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随即操作人员将其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移动装置(3)推移至指定道路(7)的防护位置进行摆放,随即将隔离防护杆(1)伸开至合适的长度位置,随后操作人员将其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关闭,使其处于制动状态,最后,操作人员再将预先已经制作好的警示牌(5)通过警示牌固定件(52)可拆卸地安装于隔离防护杆(1)上,并通过内外螺纹的方式将其旋紧,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在采用高强度顶紧螺栓穿过限位孔(41)顶紧警示牌固定件(52),从而使其警示牌(5)在隔离防护杆(1)上的固定更为稳固牢靠,按照上述的方法可根据道路(7)的宽度依序成排地同轴线摆放多个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来实现安全防护。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完毕后,不需要对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进行封堵防护时,此时,使用人员再次打开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随即操作人员将其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移动装置(3)推移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摆放,随后,将其进行折叠收存,折叠之前,操作人员需要预先将将其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关闭,使其处于制动状态,随即,操作人员旋松高强度顶紧螺栓并使其与顶紧警示牌固定件(52)呈分离状态,最后将警示牌(5)从套筒(4)内旋松并拔出,使其与隔离防护杆(1)分离,最后,操作人员在分别将可折叠支撑架(2)和可折叠斜加强杆(6)进行折叠收存并进行清理修复,随后操作人员将其整理折叠收存好的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具有可移动性,方便了装置的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在需要移动时,更便于移动操作,调整使用位置,可折叠支撑架可展开,也可收起,将其收起,节约空间,通过套筒与警示牌固定件配合可固定宣传警示牌海报,用于进行交通安全的宣传,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结构合理,具有安全性好,便于移动搬运等特点,可广泛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为硬防护,防护效果安全、可靠,并且配合可折叠斜加强杆(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支撑,增加了防护架的牢固性,警示牌对路过的车辆和行人具有提醒功能,防止车辆和行人出现交通事故,具有很大实用性,且可以在夜间或视线模糊的情况下对来往车辆进行警示,实用性强,值的推广使用,同时,防护架上设置的警示漆具有反光标识,来往车辆在夜间可以通过警示漆清楚的看到隔离栏所在的位置;

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便于携带运输,收起时占用空间面积小,节省了施工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使用寿命长,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满足现在道路或桥梁施工安全保护隔离使用需求;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警示牌起到安全提醒警示作用,方便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通道上进行架构,从而起到安全防护和警示的作用,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也避免了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5、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工人易懂;防护、隔离效果明显;检修、更换方便;可重复利用,且部分构件可利用工地废旧钢材加工而成、符合绿色施工;

6、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以及地下施工环境清楚地标示该防护架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设计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设计结构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其中,图中标号:1—隔离防护杆;

2—可折叠支撑架,21—斜杆,22—横杆;

3—移动装置;

4—套筒,41—限位孔,42—排水孔;

5—警示牌,51—警示牌本体,52—警示牌固定件;

6—可折叠斜加强杆;

7—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包括隔离防护杆1和对称设置于隔离防护杆1两侧下端的可折叠支撑架2,可折叠支撑架2的一端与隔离防护杆1铰接连接,可折叠支撑架2的另一端安装有移动装置3,移动装置3对称安装于可折叠支撑架2的底部两侧;在隔离防护杆1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套筒4,套筒4用于连接警示牌5。

进一步的,隔离防护杆1为伸缩杆,伸缩杆成排地设置;所述可折叠支撑架2为等腰三角形支架或者是a字形支架。

具体的,可折叠支撑架2是由两根斜杆21和一根横杆22相互拼搭连接而成,其中,在两根斜杆21之间设置有横杆22,横杆22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斜杆21连接,横杆22的另一端与另外一根斜杆21连接。

进一步的,在隔离防护杆1与可折叠支撑架2之间还设置有可折叠斜加强杆6,可折叠斜加强杆6的一端与隔离防护杆1铰接连接,可折叠斜加强杆6的另一端与可折叠支撑架2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移动装置3为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在该定向轮或者是万向轮上设置有与之相搭配完成的刹车装置。

具体的,移动装置3的总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移动装置3分别两两对称安装于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的底部两侧。

进一步的,套筒4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套管,该圆柱体套管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段,在套筒4的上部一侧设有限位孔41,在套筒4的下部设有排水孔42。

因此,由于在套筒4上设有用于高强度顶紧螺栓穿过的限位孔41,从而可以保证即使在风大的情况下,警示牌5也仍然可以牢固可靠的固定于套筒4内,使其防护工作更可靠;同时,由于在套筒4的下部还开设有用于排水的排水孔42,从而可以保证在雨天环境中进行防护时,可以将其降落堆积至套筒4内的雨水顺利的排除,不影响防护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套筒4的固定端与隔离防护杆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在警示牌5包括警示牌本体51和对应各套筒4设置的警示牌固定件52,警示牌固定件52对称设置于警示牌本体51的下方两侧,在警示牌固定件5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与套筒4内部的内螺纹段相咬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警示牌5为智能led警示牌或者是普通警示牌,其中,智能led警示牌设置为滚动显示屏,滚动显示屏可以根据防护的实际情况对字幕进行更换,警示效果更加醒目,普通警示牌上标示有带有颜色的鲜艳安全警示语,警示牌固定件52整体为棒状体构件。

进一步的,在隔离防护杆1、可折叠支撑架2、移动装置3和套筒4以及警示牌5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具体的,在注塑层上注塑有高分子耐磨材料;所述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以及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所述警示层为黄色或黑色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

安装之前,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操作人员将合理数量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搬运至施工使用现场进行安装作为使用。

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搬运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摆放,随后操作人员将处于折叠状态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进行打开,打开时,操作人员将隔离架两侧的可折叠支撑架2均展开固定,使其自由端与地面相接触,最后,操作人员再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斜加强杆6,即完成了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即可待为使用。

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其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随即操作人员将其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移动装置3推移至指定道路7的防护位置进行摆放,随即将隔离防护杆1伸开至合适的长度位置,随后操作人员将其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关闭,使其处于制动状态,最后,操作人员再将预先已经制作好的警示牌5通过警示牌固定件52可拆卸地安装于隔离防护杆1上,并通过内外螺纹的方式将其旋紧,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在采用高强度顶紧螺栓穿过限位孔41顶紧警示牌固定件52,从而使其警示牌5在隔离防护杆1上的固定更为稳固牢靠,按照上述的方法可根据道路7的宽度依序成排地同轴线摆放多个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的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来实现安全防护。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完毕后,不需要对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进行封堵防护时,此时,使用人员再次打开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随即操作人员将其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移动装置3推移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摆放,随后,将其进行折叠收存,折叠之前,操作人员需要预先将将其设置于可折叠支撑架2底部的移动装置3关闭,使其处于制动状态,随即,操作人员旋松高强度顶紧螺栓并使其与顶紧警示牌固定件52呈分离状态,最后将警示牌5从套筒4内旋松并拔出,使其与隔离防护杆1分离,最后,操作人员在分别将可折叠支撑架2和可折叠斜加强杆6进行折叠收存并进行清理修复,随后操作人员将其整理折叠收存好的该道路临时封堵隔离防护架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