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942发布日期:2020-05-26 18:2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



背景技术:

液压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英文名称bollard。bollard一词最初形容一种短小垂直的柱子,港口大型船只停泊时就经常用到它们。如今其含义已经扩大,用来形容各种管理行人交通,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设定周界,区分道路的设施机构。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6298847u公开的一种气动快速升降柱,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柱体、导向环、升降柱上端盖;导向环至少有两道,上下部各至少有一道,平行焊接在升降柱柱体的外表面;在升降柱柱体上下移动过程中,导向环沿升降柱导向筒上下滑动。

现有的升降柱一般都采用导向环来进行导向和伸缩限位,导向环厚度有限,从而使得在升降柱被撞击时,导向环承力能力不足,从而使得升降柱抗冲撞能力不足,同时采用导向环使得砂石容易掉落在导向平面从而卡入导向环周围的间隙中,从而容易导致升降柱卡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被撞击时一侧的限位棱条上端受力,另一侧的限位棱条下端受力,错位的受力点设置使得增加力矩更好保持平衡,同时限位棱条之间的间隔缺口便于砂石掉落,使得升降内柱不容易卡死。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预埋桶固定于地面下,升降内柱位于预埋桶中,且升降内柱沿预埋桶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升降内柱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棱条,相邻两个限位棱条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缺口;在升降内柱从一侧被撞击时,位于被撞侧的若干限位棱条下端外侧与预埋桶内侧壁相抵,位于另一侧的若干限位棱条上端外侧与预埋桶内侧壁相抵,限位棱条与升降内柱的传力位置为整个限位棱条的固定面。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导轨,至少两个的间隔缺口的宽度与导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至少一个间隔缺口中设置有加强支撑块,加强支撑块与升降内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加强支撑块材质为尼龙、橡胶、硅胶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加强支撑块厚度大于限位棱条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棱条与预埋桶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加强支撑块与预埋桶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棱条的长度为5cm-50cm。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棱条与预埋桶内侧壁的间距为3mm-30mm。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中心设置有通孔,升降内柱穿过通孔,在升降内柱升至顶端时,限位棱条顶面与限位盘下侧面相抵。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双节液压电机一端固定于预埋桶内部底端,升降内柱套接于双节液压电机的外侧,升降内柱上端内部设置有固定盘,双节液压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盘中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预埋桶固定于地面下,升降内柱位于预埋桶中,且升降内柱沿预埋桶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升降内柱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棱条,相邻两个限位棱条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缺口。限位棱条之间的间隔缺口便于砂石掉落,使得升降内柱不容易卡死。

在升降内柱从一侧被撞击时,位于被撞侧的若干限位棱条下端外侧与预埋桶内侧壁相抵,位于另一侧的若干限位棱条上端外侧与预埋桶内侧壁相抵,被撞击时一侧的限位棱条上端受力,另一侧的限位棱条下端受力,错位的受力点设置使得增加力矩更好保持平衡,使得升降内柱不容易被撞倒。

限位棱条与升降内柱的传力位置为整个限位棱条的固定面。使得限位棱条的固定处受力均匀,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可以避免限位棱条断裂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升起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升起状态的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升降内柱底端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升降内柱下降状态整体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5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双节液压电机;2、预埋桶;3、升降内柱;4、限位盘;22、导轨;31、限位棱条;32、间隔缺口;33、加强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不易撞坏的升降柱,包括预埋桶2、升降内柱3,预埋桶2固定于地面下,升降内柱3位于预埋桶2中,且升降内柱3沿预埋桶2的轴向方向来回移动,升降内柱3底端外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棱条31,相邻两个限位棱条31之间均设置有间隔缺口32。传统的限位环设计,砂石掉落在限位环端面时,砂石会落到限位环边缘位置,从而容易导致升降内柱3卡死。本设计采用多个限位棱条31的设计,限位棱条31之间存在间隔缺口32,从而砂石可以掉落到预埋桶2底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升降内柱3卡死的问题。

如图2、图3所示,在升降内柱3从一侧被撞击时,位于被撞侧的若干限位棱条31下端外侧与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位于另一侧的若干限位棱条31上端外侧与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限位棱条31与升降内柱3的传力位置为整个限位棱条31的固定面。在撞击时,预埋桶2内侧壁给下端受力的限位棱条31斜向下的作用力,而预埋桶2内侧壁给上端受力的限位棱条31斜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会产生一定的扭矩,传统的限位圆环厚度较薄,从而使得在升降内柱3被撞击时很容易损坏。本设计的长条形的限位棱条31设计,限位棱条31的长度为30cm时,两侧受力点分开较远,且限位棱条31与升降内柱3外侧壁焊接的长度较大,从而在扭矩的作用下,限位棱条31不容易脱焊损坏,从而在被撞击之后还能正常使用。

如图5、图6所示,优选的,预埋桶2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导轨22,至少两个的间隔缺口32的宽度与导轨22相匹配。两组限位棱条31之间间隔缺口32刚好可以与导轨22相匹配,从而在限位棱条31在增强防撞能力的同时还可以用于导向,使得升降内柱3在上下移动时较为稳定。

如图4所示,优选的,至少一个间隔缺口32中设置有加强支撑块33,加强支撑块33与升降内柱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加强支撑块33材质为尼龙。且同时加强支撑块33厚度大于限位棱条31的厚度。升降内柱3在被撞击时往往产生的瞬间冲击力较大,而限位棱条31一般焊接在升降内柱3上,在瞬间冲力的作用下容易脱焊掉落,因此采用厚度大于限位棱条31的尼龙加强支撑块33,在升降内柱3在被撞击时,加强支撑块33先与预埋桶2内侧壁接触,由于加强支撑块33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较好的吸收部分冲击力,使得在限位棱条31与预埋桶2内侧壁接触时冲击力较小,不容易损坏。

如图2所示,优选的,限位棱条31与预埋桶2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加强支撑块33与预埋桶2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限位棱条31与预埋桶2内侧壁的间距为15mm。合适的间距设置使得升降内柱3安装在预埋桶2中不容易晃动,同时在升降内柱3升降的时候,加强支撑块33和限位棱条31都不会与预埋桶2内侧壁接触,从而使得升降时不会卡死,同时合理的间距设置使得砂石也不容易卡死在限位棱条31与预埋桶2内侧壁之间。

如图2所示,优选的,预埋桶2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盘4,限位盘4中心设置有通孔,升降内柱3穿过通孔,在升降内柱3升至顶端时,限位棱条31顶面与限位盘4下侧面相抵。通孔用于升降内柱3的通过,通孔与升降内柱3之间的间隙小于限位棱条31与预埋桶2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使得砂石更不容易掉落卡死在限位棱条31位置。限位盘4下侧面设置有环形凸台,限位棱体与环形凸台的下侧面相抵,环形凸台的设置使得限位棱条31在升至顶端时低于预埋桶2上端面,使得在被撞击时,限位棱条31可以更好的与预埋桶2内侧壁相抵,从而提高抗冲撞能力。

优选的,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1,双节液压电机1一端固定于预埋桶2内部底端,升降内柱3套接于双节液压电机1的外侧,升降内柱3上端内部设置有固定盘,双节液压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盘中心固定连接。双节液压电机1的设置,使得在升降内柱3抬起规定高度时,预埋桶2可以相对于采用传统电机的高度更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