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094发布日期:2020-11-20 09:5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导轨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轨梁。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胶轮有轨电车的轨道梁大多采用钢混结构轨道梁,然而,上述轨道梁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混凝土和钢板处的节点连接复杂,现浇混凝土层施工难度大,不利于现场操作及控制;

2)钢结构防腐年限低,需定期更换维护,耐久性差,产品成本偏高。

3)轨道梁的导向面内侧承受向外的荷载,使得在轨道车辆的导向面和轨道梁的走行面的连接处产生较大的拉力。

4)钢结构刚度较差,容易变形和晃动,影响乘车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轨梁,减小侧梁的厚度,提高了轨道梁的耐久性,避免轨道车辆的导向轮与侧梁的内凸缘发生干涉,保证轨道车辆行驶时的顺畅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两个侧梁和横联,两个所述侧梁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侧梁为内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具有向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内凸缘和背离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第一外凸缘,且所述内凸缘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外凸缘的底面;所述横联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梁的下部之间,所述横联为混凝土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通过将侧梁设置成为内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侧梁相比,减小了侧梁的厚度,提高了轨道梁的耐久性,降低成本。侧梁顶部设有内凸缘和第一外凸缘,加宽了侧梁顶面的宽度,有效保证轨道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且内凸缘的底面设置成高于第一外凸缘的底面,能够避免轨道车辆的导向轮与侧梁的内凸缘发生干涉,保证轨道车辆行驶时的顺畅性。此外,通过将侧梁和横联设置成混凝土结构,简化了侧梁与横联连接处节点的布置形式,更加便于现场施工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内凸缘的底面沿从外向内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包括多榀轨道梁段,多榀所述轨道梁段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榀轨道梁段包括两个所述侧梁和多个所述横联,多个所述横联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设有走行结构,所述走行结构的硬度小于混凝土的硬度,所述走行结构的顶面为走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侧梁的顶部形成有凹槽,其中所述走行结构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走行结构的顶面与所述侧梁的顶面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走行结构为沥青混凝土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轨梁包括两个所述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轨道梁之间设有疏散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梁支撑于盖梁,所述盖梁上设有垫石,所述疏散平台支撑在所述垫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侧梁内的所述预应力筋为多个,多个所述预应力筋沿所述侧梁的高度方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侧梁的底部具有背离另一个所述侧梁延伸的第二外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的轨道梁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轨道车辆和桥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导轨梁;

1:轨道梁;11:侧梁;111:内凸缘;112:第一外凸缘;113:第二外凸缘;

114:走行结构;115:凹槽;116:预应力钢筋;12:横联;13:支座;

2:疏散平台;3:垫石;

200:桥墩;201:盖梁;202:柱身

300:轨道车辆;301:走行轮;302: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100。轨道车辆300例如胶轮有轨电车可以在导轨梁100上行走。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100,包括轨道梁1。

具体而言,轨道梁1包括两个侧梁11和横联12,两个侧梁11左右间隔设置,每个侧梁11为内置预应力钢筋116的混凝土结构,每个侧梁11的顶部具有向另一个侧梁11延伸的内凸缘111和背离另一个侧梁11延伸的第一外凸缘,且内凸缘111的底面高于第一外凸缘112的底面。横联12连接在两个侧梁11的下部之间,横联12为混凝土结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内”可以理解为朝向两个侧梁11之间的方向,反之为“外”,即背离两个侧梁11之间的方向。

例如,在图1-图3的示例中,将侧梁11设置成为内置预应力钢筋116的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侧梁11相比,可提高轨道梁1的耐久性,减小侧梁11的高度。两个侧梁1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的顶部均设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内凸缘111,两个侧梁11的彼此相背离的一侧的顶部均设有朝向背离彼此延伸的第一外凸缘112,内凸缘111的顶面、第一外凸缘112的顶面可以均与第一侧梁11的顶面均平齐,则可以有效保证侧梁11的顶面宽度,当轨道车辆300的走行轮301在侧梁11的顶面上行走时,可以有效保证轨道车辆300行驶的安全性,而且在满足侧梁11顶部宽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减小侧梁11中下部的宽度,从而在满足轨道梁1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同时减轻侧梁11的重量,整个轨道梁1小巧美观。第一外凸缘112的底面低于内凸缘111的底面,可以有效地避免轨道车辆300的导向轮302与侧梁11的内凸缘111发生干涉,保证轨道车辆300行驶时的顺畅性。横联12位于两个侧梁11之间,横联2的设置可以提高整个轨道梁1的横向刚度。横联12设置为混凝土结构,可以降低成本,便于加工。由于侧梁11和横联12均采用混凝土结构,降低了侧梁11与横联12连接处节点的复杂性,便于现场施工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100,通过将侧梁11设置成为内置预应力钢筋116的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侧梁11相比,减小了侧梁11的厚度,提高了轨道梁1的耐久性,且在满足轨道梁1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成本。侧梁11顶部设有内凸缘111和第一外凸缘112,加宽了侧梁11顶面的宽度,有效保证轨道车辆300行驶的安全性,且内凸缘111的底面设置成高于第一外凸缘112的底面,能够避免轨道车辆300的导向轮302与侧梁11的内凸缘111发生干涉,保证轨道车辆300行驶时的顺畅性。此外,通过将侧梁11和横联12设置成混凝土结构,简化了侧梁11与横联12连接处节点的布置形式,更加便于现场施工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内凸缘111的底面沿从外向内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大内凸缘111底面与导向轮302之间的空间,可以进一步避免导向轮302与内凸缘111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轨道车辆300正常行驶,且可以减小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轨道梁1包括多榀轨道梁段,多榀轨道梁段沿轨道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榀轨道梁段包括上述两个侧梁11和多个横联12,多个横联12可以沿轨道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参照图2,轨道梁1由多榀轨道梁段沿轨道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成,多个横联12可以沿轨道梁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其中,轨道梁段可以在工厂预制,横联12可以在工地采用二次浇注的施工方式,由此,减小了轨道梁段的自重,便于轨道梁段的吊装和运输,同时节约工期,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每个侧梁11的顶部设有走行结构114,走行结构114的硬度小于混凝土的硬度,走行结构114的顶面为走行面(即与轨道车辆300的走行轮301接触的表面)。由此,由于将走行结构114的硬度设置成小于侧梁11的混凝土的硬度,走行结构114的材质较软,从而提高了轨道梁1的减振性能,有效地保证了轨道车辆300运行时的舒适性,且具有低噪声的优点。

进一步地,每个侧梁11的顶部形成有凹槽115,其中走行结构114设在凹槽115内,且走行结构114的顶面与侧梁11的顶面平齐。参照图3并结合图1,凹槽115的顶部敞开,凹槽115位于侧梁11的顶部,走行结构114位于凹槽115内,且将走行结构114的顶面设置成与侧梁11的顶面平齐。由此,有效地保证侧梁11顶面的平整性,避免轨道车辆300行驶时产生颠簸,提高轨道车辆300行驶时的平稳性,以及乘车的舒适性。而且,凹槽115对走行结构114具有限位作用,从而可以有效保证走行结构114的顶面与走行轮301接触。

可选地,走行结构114为沥青混凝土结构。沥青混凝土结构是将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轨道梁1的减振性能,从而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同时沥青混凝土结构具有低噪声的优势,降低了轨道车辆300行车时的噪音。此外,与传统的混凝土走行面相比,车轮在沥青混凝土结构的走行结构114上附着力更好,且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工作简单,并且沥青混凝土结构可再生利用。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轨梁100包括两个轨道梁1,两个轨道梁1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轨道梁1之间设有疏散平台2。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轨道梁1沿导轨梁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疏散平台2设置在两个轨道梁1之间,既能为导轨梁100和线路设备(图未示出)提供维护通道和检修操作平台,又能在轨道车辆300发生紧急情况时,疏散平台2为轨道车辆300上的乘客提供安全疏散撤离的通道。

进一步地,轨道梁1支撑于盖梁201,盖梁201上设有垫石3,疏散平台2支撑在垫石3上。参照图3,两个轨道梁1和疏散平台2位于桥墩200上,桥墩200包括盖梁201和柱身202,盖梁201的底面与柱身202连接,两个轨道梁1均铺设在盖梁201上,疏散平台2位于两个轨道梁1之间,且疏散平台2通过垫石3安装在盖梁201上。由此,疏散平台2与两侧的两个轨道梁1彼此独立,有效地保证疏散平台2与轨道梁1能够分开受力,这样既可以减少导轨梁100所承受的压力,又可以降低导轨梁100的高度,导轨梁100的结构稳定性更强,同时便于导轨梁100的维护检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每个侧梁11内的预应力钢筋116为多个,多个预应力钢筋116沿侧梁11的高度方向排布。如此设置,可以有效保证轨道梁1的承载力,同时简化了侧梁11内预应力钢筋116的布置形式,便于侧梁11的加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侧梁11的底部通过支座13与盖梁201连接,有效地保证轨道梁1安装的稳定性,横联12与盖梁201上下间隔开,便于轨道梁1的加工和安装。此外,轨道梁1的两个侧梁11和横联12相对于盖梁201具有一定的柔性,从而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侧梁11的底部具有背离另一个侧梁11延伸的第二外凸缘113。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侧梁11相背离的一侧的底部均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凸缘113,第二外凸缘113的结构和尺寸可以与第一外凸缘112的结构相同,且第二外凸缘113与第一外凸缘112关于侧梁11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对称。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外凸缘113,增加了侧梁11的底面积,从而侧梁11可以更加平稳地支撑在盖梁201上,且侧梁11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100的施工方式如下:侧梁11可以在工厂预制加工,通过张拉侧梁11内的预应力钢筋116保证轨道梁1的承载力,之后在侧梁11的顶面铺设沥青混凝土结构作为轨道梁1的走行面,当侧梁11的养护达到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后,将拆模后的侧梁11运到施工现场并调装架设,侧梁11调装稳定后进行脚手架的搭设,之后现场浇注混凝土结构的横联12,最后在两个轨道梁1之间安装疏散平台2,疏散平台2与盖梁201之间通过垫石3进行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轨梁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