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轨道的塑料套管及其与轨枕螺栓的组合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856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和纵切的塑料套管的螺栓-塑料套管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62]螺栓-塑料套管组合K包括塑料套管I和以传统的方式由钢材制成的轨枕螺栓2。
[0063]塑料管套I具有:由按照凸缘类型设置的边缘限定的管套开口 3 ;沿塑料套管I的纵向LR邻接套管开口 3的柄部4 ;沿塑料套管I的纵向LR紧随柄部的第一保持部5 ;沿纵向LR邻接第一保持部5的第二保持部6 ;套管尖7 ;和由柄部4和保持部5、6包绕的套管内腔8。套管尖7中设置有与塑料套管I的纵轴L同轴的通孔9,进入塑料套管I中的湿气可以经该通孔流出。
[0064]柄部4的外侧圆周面10设置为圆柱形且光滑的,从而圆周侧面10同时作为柄部4的圆柱形的包裹U。
[0065]在第一保持部5上,凸起11以外螺纹的形式设置,该外螺纹以均匀的螺距由柄部4与第一保持部5的分界开始向套管尖7的方向围绕第一保持部5延伸。在此,凸起11具有对应于套管开口 3的上侧面12,该上侧面相对于纵轴L呈90°的角β I。相应的,上侧面12和与其邻接的、轴平行于纵轴L的塑料套管I的圆周侧壁面13呈相同的直角β?。出于生产技术的原因和为了避免切口应力集中效应,上侧面12与对应的侧壁面13之间的过渡部14在此按照凹口的类型修圆。
[0066]凸起11的上侧面12在其开放的、远离圆周侧壁面13的边缘上与凸起11的顶面15相接,该顶面基本上轴平行于塑料套管I的纵轴L。在此,顶面15同样位于柄部4的圆柱形包裹U上。
[0067]对应于套管尖7的、凸起11的下侧面16邻接该顶面15。在此,凸起11的下侧面16向外凸起成圆而且在修圆的凹口中逐渐成为塑料套管I的圆周侧壁面13。
[0068]在保持部5的区域中,按照外螺纹的类型设置的凸起11通过两个纵肋17、18中断,它们作为柄部4的延长彼此相对地延伸经过第一保持部5的高度Hl。纵肋17、18在其底部区域的宽度大约等于柄部14圆周长的14%。纵肋17、18在横截面上半圆形地向外拱曲,其中,它们在其顶点区域19被削平为与包裹U的半径相适应。在此,该顶点区域19同样位于柄部4的包裹U上,从而纵肋17、18的顶点区域19连续地逐渐变为柄部4的圆周面10。
[0069]在第二保持部6的区域中,设置为外螺纹的、第一保持部5的凸起11继续延伸作为同样设置为修圆的外螺纹的凸起20。相应的,对应于套管开口 3的、外螺纹凸起20的侧面沿连续向外突出的弧形曲线逐渐变为凸起20的顶点区域,该顶点区域以相同的方式逐渐变为对应于套管尖7的、外螺纹凸起20的侧面。在此,凸起20的顶点也位于塑料套管I圆柱形的包裹上。
[0070]在塑料套管I的内圆周面23上成型内螺纹21,该内螺纹延伸经过第一和第二保持部5、6而且经两个保持部5、6形状相同地形成。
[0071]在此,对应于塑料开口 3的、内螺纹21的上侧面22相对于塑料套管I的纵轴L呈90°的角β 2,从而上侧面22与轴平行于纵轴L的、塑料套管I的内圆周面23呈相同的直角β 2。圆周面23与内螺纹21的上侧面22之间的过渡部24在此同样地修圆。
[0072]同时,该上侧面22逐渐变为连续凸状向外弯曲的顶点区域25,内凹弯曲、对应于套管尖7的下侧面26与该顶点区域邻接。该下侧面26平滑地延伸至塑料套管I的内圆周面23。
[0073]在第一保持部5的区域中,内螺纹21通过槽形的凹口 27中断,该槽形的凹口与纵肋17、18相对并且在塑料套管I的内侧延伸经过第一保持部5的高度Hl。关于凹口 27,根据图4中选取的视角,仅能看见对应于纵肋18的凹口 27。像纵肋17、18—样,该凹口 27也作为柄部4的光滑的内圆周面28的延长,从而减小了横向力由第一保持部5到处于安装状态的塑料套管I周围的无砟道床上的传递。
[0074]内螺纹21的上侧面22、顶点区域25和下侧面26的形状和尺寸这样设计,具有不同形状螺纹的轨枕螺栓2可以旋入该塑料套管I。
[0075]但是,螺栓-塑料套管组合K中优选使用在此所述类型的轨枕螺栓2。这类轨枕螺栓2具有螺栓头30、沿轨枕螺栓2纵向LR与螺栓头30邻接的柄部31和沿纵向LR与柄部31邻接的螺纹部32,该螺纹部具有外螺纹33。
[0076]圆柱形的柄部31本身已知地具有小于螺栓头30的直径和平滑的圆周面34。该柄部延伸经过大约轨枕螺栓2的高度HS的24%。
[0077]在螺纹部32的区域中,轨枕螺栓2的芯35向轨枕螺栓2的尖36的方向逐渐变细。在此,在上方与柄部31邻接的、大约占螺纹部32长度的四分之一的区域37中,螺栓芯35首先以更大的螺距逐渐变为圆锥形,从而螺栓芯35以相同的螺距朝螺栓尖36的方向经过螺纹部32的剩余长度逐渐变为圆锥形。
[0078]对应于螺栓头30的、外螺纹33的上侧面38与对应于螺栓尖36的、外螺纹33的下侧面39—样,分别相对于轨枕螺栓的纵轴L呈90°的角β3。与侧面38、39邻接的、夕卜螺纹33的顶点区域40描述了一个凸状向外拱曲的半圆。在此,该顶点区域40的顶点位于轨枕螺栓2的柄部31的圆柱形包裹US上。
[0079]由于螺栓芯35沿螺栓尖36的方向逐渐变为圆锥形,当轨枕螺栓2旋入塑料套管I中时,在对应于套管尖7的、套管内腔8的下侧区域中会出现变大的空隙41,进入塑料套管I的污垢聚集在该空隙中,而不会阻碍轨枕螺栓2的旋入和旋出。
[0080]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塑形,在安装状态下在第一保持部5的区域中,横向于塑料套管I的纵轴L的最小圆周上的力沿径向R远离塑料套管传递至容纳塑料套管I的无砟道床的、塑料套管I周围的材料中。相应的,如同在柄部4的区域中没有横向力经过其平滑的圆周面10被传入包裹塑料套管I的材料中,在第一保持部的区域中也以同样的方式减小了裂纹出现的风险。
[0081]附图标记说明
[0082]I 塑料套管
[0083]2 轨枕螺栓
[0084]3套管开口
[0085]4塑料套管I的柄部
[0086]5塑料套管I的第一保持部
[0087]6塑料套管I的第二保持部
[0088]7塑料套管I的套管尖
[0089]8塑料套管I的套管内腔
[0090]9套管尖7的通孔
[0091]10柄部4的外侧圆周面
[0092]11在第一保持部5的外侧上设置作为外螺纹的凸起
[0093]12凸起11的上侧面
[0094]13塑料套管I的圆周侧壁面
[0095]14上侧面12与圆周侧壁面13之间的过渡部
[0096]15凸起11的顶面
[0097]16凸起11的下侧面
[0098]17、18 纵肋
[0099]19纵肋17、18的各个顶点区域
[0100]20设置作为修圆的外螺纹的、第二保持部6的凸起
[0101]21塑料套管I的内螺纹
[0102]22对应于套管开口 3的、内螺纹21的上侧面
[0103]23塑料套管I的内圆周面
[0104]24内圆周面23之间的过渡部
[0105]25内螺纹21的顶点区域
[0106]26对应于套管尖7的、内螺纹21的下侧面
[0107]27槽形的凹口
[0108]28 柄部4的平滑的内圆周面
[0109]30 轨枕螺栓2的螺栓头
[0110]31 轨枕螺栓2的柄部
[0111]32 轨枕螺栓2的螺纹部
[0112]33 轨枕螺栓2的外螺纹
[0113]34 柄部31的圆周面
[0114]35 轨枕螺栓2的芯
[0115]36 轨枕螺栓2的尖
[0116]37 螺纹部31邻接柄部31的区域
[0117]38 对应于螺纹头30的、外螺纹33的上侧面
[0118]39 对应于螺纹尖36的、外螺纹33的下侧面
[0119]40 外螺纹33的顶点区域
[0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