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文档序号:10608465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挖机动车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铺设排水管道;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下;铺设路床和基层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布设接入排水管道的收水管;将防水土工布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一压条,第一压条的底部与基层顶部平齐;铺设路面结构层形成路面,路面具有向绿化带侧倾斜的横坡,第一压条的顶部与路面的顶面平齐,修建收水口;绿化带填土,植树、植草,绿化带断面呈“U”形,所述绿化带中线标高低于路面标高,路面与绿化带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
【专利说明】
_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用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政道路表面的雨水主要通过收水口进入市政雨水管道排走。收水口位于道路两侧的侧石旁,分为平入式和侧入式两种,道路横坡(包括车行道和人行道的横坡)的方向朝向收水口以便于收水。城市中暴雨时段,因道路排水口集水效率或排水管道通水断面有限,经常发生“水浸街”现象,由此引发交通事故或导致地下室、房屋等设施被水淹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市政道路排水形式是否偏于单一。与此同时,因城市表面硬化率的不断提升,城市中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许多城市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一方面影响到湿地保持、植物生长等城市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导致土层有效应力增大,引起地面沉降。因此,如何提高地表水下渗量,补充城市的地下水是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
[0003]为加速城市道路路表水的排泄,当前常见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对路面结构进行改造,即设置可透水的路面结构,让水由路表迅速透入到路面结构之中,或者向下渗入到路基,或者通过两侧的收水系统进入市政雨水管道;前者全部道路结构都是透水结构,后者仅部分结构层是透水结构。该技术措施的主要问题是:无论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路面结构下面的路基,对水均具有敏感性。事实上,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基本都与水的进入有关,水在结构层内的迀移,会影响沥青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从而损害路面结构层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水的侵入将对路基造成侵蚀和冲刷,从而降低路基强度。总之,上述路表排水方式必然面临路面结构受损的问题,同时,全部结构层透水方案让路表水通过路基下渗,在补充了地下水的同时却降低了路基强度;部分结构层透水方案则路表水均进入了市政雨水管道,未能起到补充地下水的作用。
[0004]有鉴于此,需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应在于增加排水的途径,且将水引导至地下水中去。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补充地下水位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建设上的体现。本方案简单、易行、实用、成本低,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l0.开挖机动车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铺设排水管道;
S20.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下;
S30.铺设路床和基层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布设接入排水管道的收水管;
S40.将防水土工布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一压条,第一压条的底部与基层顶部平齐;
S50.铺设路面结构层形成路面,路面具有向绿化带侧倾斜的横坡,第一压条的顶部与路面的顶面平齐,修建收水口 ;
S60.绿化带填土,植树、植草,绿化带断面呈“U”形,所述绿化带中线标高低于路面标高,路面与绿化带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
[0007]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60中在绿化带侧埋设接入排水管道的超量水收水管,在绿化带中设置超量水收入口,超量水收入口通过超量水收水管接入雨水管道,超量水收入口的尚程介于路面标尚和绿化带中线标尚之间。
[0008]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超量水收入口处设置过滤网罩。
[0009]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步骤S70.开挖人行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下,铺设路床和基层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将防水土工布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二压条,第二压条的底部与基层顶部平齐,铺设路面结构层形成人行道的路面,人行道的路面具有向绿化带侧倾斜的横坡,第二压条的顶部与人行道的路面的顶面平齐,人行道的路面与绿化带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
[0010]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70中,第二压条铺设前,先在第二压条的底部设置第二后座,第二后座压紧下方防水土工布。
[0011]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40中,第一压条铺设前,先在所述第一压条的底部设置第一后座,第一后座压紧下方防水土工布。
[0012]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40中,第一压条铺设后,在第一压条的外侧设有平石后座,平石后座的顶部铺设平石,平石的顶部与机动车道侧路面和第一压条顶部平齐。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绿化带在路面的一侧形成集水洼地,路面边界处设置第一压条,可让路面上的雨水沿横坡快速进入绿化带,然后通过绿化带下渗到土体和地下水体中,同时防止绿化带中的水横向进入路面,实现雨水对于地下水位的补充,本发明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建设上的体现,本方案简单、易行、实用、成本低,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00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l0.开挖机动车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铺设排水管道62;
S20.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5,防水土工布5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21下,设置防水土工布5可防止绿化带I中的水横向进入路面结构基层22和路床范围,降低其强度;
S30.铺设路床21和基层22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布设接入排水管道62的收水管;
S40.将防水土工布5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一压条3,第一压条3铺设前,先在所述第一压条3的底部设置第一后座31,第一后座31压紧下方防水土工布5,第一压条3的底部与基层顶部平齐,第一压条3铺设后,在第一压条3的外侧设有平石后座33,平石后座33的顶部铺设平石32,平石32的顶部与机动车道侧路面和第一压条3顶部平齐;
S50.铺设路面结构层23形成路面,路面具有向绿化带侧倾斜的横坡,第一压条3的顶部与路面的顶面平齐,修建收水口,收水口设计为平入式;
S60.绿化带I填土,植树、植草,绿化带I断面呈“U”形,所述绿化带I中线标高低至路面标高以下1cm,路面与绿化带I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在绿化带侧埋设接入排水管道62的超量水收水管61,在绿化带I中设置超量水收入口 6,超量水收入口 6通过超量水收水管61接入雨水管道62,超量水收入口 6的高程低于第一压条3顶面标高5cm。超量水收入口 6处设置过滤网罩,防止落入绿化带中的树叶、纸片、塑料袋等进入超量水收水口而发生堵塞;过滤网罩还可设置成美观的造型而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当排入绿化带I中的水量过大,不能及时下渗,导致绿化带内水位超过超量水收水口 6的高度时,超量的水排入雨水管道62,防止绿化带中的水反向漫流到两侧路面;而正常情况下,排入绿化带I的水将垂直下渗补充地下水。
[0017]S70.开挖人行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5,防水土工布5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21下,铺设路床21和基层22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将防水土工布5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二压条4,第二压条4的底部与基层22顶部平齐,第二压条4铺设前,先在第二压条2的底部设置第二后座41,第二后座41压紧下方防水土工布5,铺设路面结构层23形成人行道的路面,人行道的路面具有向绿化带I侧倾斜的横坡,第二压条2的顶部与人行道的路面的顶面平齐,人行道的路面与绿化带I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让路面上的雨水沿横坡快速进入绿化带,然后通过绿化带下渗到土体和地下水体中,同时防止绿化带中的水横向进入路面,实现雨水对于地下水位的补充。
[0018]在绿化带I的压条(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边缘标注交通划线,禁止行驶车辆进入绿化带;同时,在绿化带中部种植一排绿化树,用于减少眩光和防止车辆冲入对向车道。
[0019]本方案的适用条件和优点如下:
1、上述集水绿化带不适用于填方过高(填方高度大于路面结构厚度与路床高度之和)且填方为土类的情况。因为填方过高,集水绿化带下渗的雨水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路堤,从而对填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路基的稳定性。
[0020]2、因为将高于路面的侧石改为与路面标高齐平的压条,路表面的水没有阻挡,可以快速地流入绿化带中,相当于提高了径流系数。
[0021]3、本方案无需定制特殊的新型构件,路面结构各层的材料、平石、压条均可保持常规的类型和尺寸。
[0022]4、采用本方法设计的道路,在日后进行改造时,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部分不会互相影响,特别是标高,不必互相迀就。道路标高与两侧地台标高的关系稳定,不会因为道路改造而对两侧产生影响。
[0023]5、车辆正常行驶不会进入绿化带;而即使误入绿化带,因绿化带植物、尤其是绿化树的缓冲,不易造成交通事故。同时,绿化带中线高度仅低于路面10cm,误入的车辆易于从中驶出。
[0024]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l0.开挖机动车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铺设排水管道; S20.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下; S30.铺设路床和基层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布设接入排水管道的收水管; S40.将防水土工布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一压条,第一压条的底部与基层顶部平齐; S50.铺设路面结构层形成路面,路面具有向绿化带侧倾斜的横坡,第一压条的顶部与路面的顶面平齐,修建收水口 ; S60.绿化带填土,植树、植草,绿化带断面呈“U”形,所述绿化带中线标高低于路面标高,路面与绿化带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0中在绿化带侧埋设接入排水管道的超量水收水管,在绿化带中设置超量水收入口,超量水收入口通过超量水收水管接入雨水管道,超量水收入口的高程介于路面标高和绿化带中线标高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超量水收入口处设置过滤网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0.开挖人行道侧土体至路床底标高线,靠绿化带侧铺设防水土工布,防水土工布的底部折叠压入路床下,铺设路床和基层至设计标高形成路基,将防水土工布顶部折叠到路基顶面,沿路基边缘铺设第二压条,第二压条的底部与基层顶部平齐,铺设路面结构层形成人行道的路面,人行道的路面具有向绿化带侧倾斜的横坡,第二压条的顶部与人行道的路面的顶面平齐,人行道的路面与绿化带的边界依自然弧面平顺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0中,第二压条铺设前,先在第二压条的底部设置第二后座,第二后座压紧下方防水土工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第一压条铺设前,先在所述第一压条的底部设置第一后座,第一后座压紧下方防水土工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第一压条铺设后,在第一压条的外侧设有平石后座,平石后座的顶部铺设平石,平石的顶部与机动车道侧路面和第一压条顶部平齐。
【文档编号】E01C11/00GK105970764SQ201610374705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0日
【发明人】曹建新, 宁平华, 彭功勋, 熊勇, 黎军
【申请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