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0696636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有脚手管支架、托盘底部内撑槽钢、顶部内撑槽钢、限位钢管,内撑槽钢上设有刻度,刻度宽度为托盘钢筋的间距,每处均进行开槽,顶部内撑槽钢和底部内撑槽钢均在断口处分成两段,每段分别和两根脚手架焊接,便于装卸,在每根脚手架处设有限位板。利用本发明进行墩柱托盘钢筋绑扎可以保证托盘钢筋骨的椭圆形形状,同时使主筋的间距一致,将高空作业转换为地面作业,这样既缩短了托盘钢筋绑扎时间和桥墩模板的周转时间,又保证了托盘钢筋绑扎质量,规避了高空作业风险。
【专利说明】
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铁路实体桥墩领域,尤其涉及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铁路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桥墩形式时圆端形实体桥墩。它能使水流顺畅地通过桥孔,与矩形墩相比可减少桥墩对水流的阻力以及周围河床的局部冲刷。目前,圆端形实体桥墩托盘钢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安装完成桥墩模板后,在模板内现场绑扎,其弊端是作业面狭小,质量不容易控制,耗时多,操作人员有滑入墩内的危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托盘钢筋骨的椭圆形形状,同时使主筋的间距一致,将高空作业转换为地面作业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管支架、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底部内撑槽钢和顶部内撑槽钢,所述顶部内撑槽钢和所述底部内撑槽钢均为中部为横段、两端为半圆的扁椭圆形,且所述顶部内撑槽钢的每个横段的中间设有顶部槽钢断口,所述底部内撑槽钢的每个横段的中间设有底部槽钢断口,所述顶部内撑槽钢的面积大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的面积,所述顶部内撑槽钢和所述底部内撑槽钢的内侧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刻度槽,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有四个,四个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以所述顶部槽钢断口为轴对称焊接于所述顶部内撑槽钢的上方,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有四个,四个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以所述底部槽钢断口为轴对称焊接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的下方,所述脚手管支架的顶端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上限位钢管,所述上限位钢管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之间的间距一致,每个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的两端位于所述脚手管支架上对应的所述上限位钢管处,所述脚手管支架的底端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下限位钢管,所述下限位钢管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之间的间距一致,每个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位于所述脚手管支架上对应的所述下限位钢管处。
[0005]特别的,所述顶部内撑槽钢的面积大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的面积。
[0006]所述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①在操作平台上制作脚手管支架;
[0008]②根据要制备的托盘钢筋的顶部及底部的设计尺寸制作顶部内撑槽钢和底部内撑槽钢,顶部内撑槽钢和底部内撑槽钢均平分为两段,并在顶部内撑槽钢和底部内撑槽钢的内侧根据设计的托盘钢筋的钢筋布置间距进行刻槽;
[0009]③将四根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与顶部内撑槽钢进行焊接,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与底部内撑槽钢进行焊接,上限位钢管按照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之间的距离与脚手管支架的顶端焊接,下限位钢管按照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的间距与脚手管支架的底端焊接;
[0010]④绑扎钢筋之前将模具根据上限位钢管和下限位钢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再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顶部内撑槽钢和底部内撑槽钢拆卸,并平移出钢筋笼。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铁路圆端形实体桥墩托盘钢筋绑扎模具,此模架工艺简单,易操作,用较简单的方法就能达到高标准的制作精度;保证了钢筋笼主筋的间距均匀一致,大大节省了钢筋笼连接时间,保证了钢筋笼的连接质量;将高空作业转换为地面作业,规避托盘钢筋高空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俯视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主视图;
[0014]图中:1_顶部内撑槽钢;2-底部内撑槽钢;3-底部槽钢断口;4_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6-脚手管支架;7-上限位钢管;8-下限位钢管;9-顶部槽钢断P;
[0015]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2所示,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管支架6、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底部内撑槽钢2和顶部内撑槽钢1,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和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均为中部为横段、两端为半圆的扁椭圆形,且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的每个横段的中间设有顶部槽钢断口 9,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每个横段的中间设有底部槽钢断口 3,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和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内侧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刻度槽,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有四个,四个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以所述顶部槽钢断口 9为轴对称焊接于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的上方,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有四个,四个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以所述底部槽钢断口 3为轴对称焊接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下方,所述脚手管支架6的顶端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上限位钢管7,所述上限位钢管7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之间的间距一致,每个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的两端位于所述脚手管支架6上对应的所述上限位钢管7处,所述脚手管支架6的底端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下限位钢管8,所述下限位钢管8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之间的间距一致,每个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位于所述脚手管支架6上对应的所述下限位钢管8处。
[0018]特别的,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的面积大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面积。
[0019]所述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0]①在操作平台上制作脚手管支架6;
[0021]②根据要制备的托盘钢筋的顶部及底部的设计尺寸制作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均平分为两段,并在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的内侧根据设计的托盘钢筋的钢筋布置间距进行刻槽;
[0022]③将四根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按照1500mm的间距与顶部内撑槽钢I进行焊接,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按照100mm的间距与底部内撑槽钢2进行焊接,上限位钢管7按照1500mm的间距与脚手管支架6的顶端焊接,下限位钢管8按照100mm的间距与脚手管支架6的底端焊接;
[0023]④绑扎钢筋之前将模具根据上限位钢管7和下限位钢管8的位置进行固定,再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拆卸,并平移出钢筋笼。
[00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脚手管支架(6)、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底部内撑槽钢(2)和顶部内撑槽钢(I),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和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均为中部为横段、两端为半圆的扁椭圆形,且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的每个横段的中间设有顶部槽钢断口(9),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每个横段的中间设有底部槽钢断口(3),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和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内侧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刻度槽,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有四个,四个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以所述顶部槽钢断口(9)为轴对称焊接于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的上方,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有四个,四个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以所述底部槽钢断口(3)为轴对称焊接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下方,所述脚手管支架(6)的顶端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上限位钢管(7),所述上限位钢管(7)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之间的间距一致,每个所述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的两端位于所述脚手管支架(6)上对应的所述上限位钢管(7)处,所述脚手管支架(6)的底端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下限位钢管(8),所述下限位钢管(8)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之间的间距一致,每个所述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位于所述脚手管支架(6)上对应的所述下限位钢管(8)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撑槽钢(I)的面积大于所述底部内撑槽钢(2)的面积。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柱托盘钢筋绑扎模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操作平台上制作脚手管支架(6); ②根据要制备的托盘钢筋的顶部及底部的设计尺寸制作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均平分为两段,并在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的内侧根据设计的托盘钢筋的钢筋布置间距进行刻槽; ③将四根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与顶部内撑槽钢(I)进行焊接,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与底部内撑槽钢(2)进行焊接,上限位钢管(7)按照顶部固定内撑脚手管(4)之间的距离与脚手管支架(6)的顶端焊接,下限位钢管(8)按照底部固定内撑脚手管(5)的间距与脚手管支架(6)的底端焊接;④绑扎钢筋之前将模具根据上限位钢管(7)和下限位钢管(8)的位置进行固定,再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将顶部内撑槽钢(I)和底部内撑槽钢(2)拆卸,并平移出钢筋笼。
【文档编号】E04C5/16GK106065573SQ201610547542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2日
【发明人】周玉丁, 徐锋, 牛祝平, 尤浩, 李雨沁
【申请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