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7780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轨缺陷的检测及打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已进行了多次提速。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对铁路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轨肥边是铁路轨道中一种常见的损伤,它对列车的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及时检测到铁轨肥边并去除十分重要。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95834U)给出了一种铁轨肥边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时,该装置利用滚盘在铁轨上行走,若铁轨上存在肥边,固定在铁轨两侧的挡板被撑开,使与挡板相连的标记物盛放装置开口被打开而将标记物遗留在铁轨上。可实现对铁轨进行肥边检测的同时对肥边做好标记以便打磨,检测效果直观,但其依靠滚盘进行移动,检测效率较低,并且两侧由挡板固定,稳定性较差,检测标记完成后还需进一步利用打磨装置对肥边进行去除,成本较高。
[0004]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97815U)公开了一种铁轨打磨机,包括车架,车架前端下方设有滚轮,车架中端下方设有导靴,后方设有打磨装置。该打磨机可在铁轨上自由移动,可方便地将其推至需打磨铁轨段,打磨轮下压后可同时对两个铁轨进行打磨,方便高效,但自动化程度较低,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且打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及熟练程度,可控性较差。
[0005]现有技术中将铁轨肥边的检测与打磨分开进行,人员参与度高,并且检测或打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及熟练程度,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8]—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包括车身底盘、车轮、电机以及设置在车身底盘上的检测模块、打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轨头两侧的夹板和固定于夹板之间支架、弹性材料与测力传感器,支架两端与两侧夹板铰接,测力传感器与弹性材料连接,两侧夹板之间的距离与无肥边轨头宽度相同,当铁轨存在肥边时,轨头的宽度增大,夹板下端被撑开,相应地夹板上端向内倾斜,使得固定于夹板之间的弹性材料受力产生形变,测力传感器测得该形变力并传递至控制模块;所述打磨模块,包括打磨轮,用于打磨轨头的肥边;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路与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相连,用于处理检测模块所得数据并控制打磨模块运行;所述的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配对使用。
[0009]优选地,所述的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具有两对,车身底盘的两侧各有一对,且两对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可单独或同时运行。
[0010]优选地,所述的弹性材料可以是弹簧、弹性体或弹性杆。
[0011 ]优选地,所述的打磨模块还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线路与打磨轮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的车轮设置在车身底盘下方,至少为4个。
[0013]优选地,所述电机由太阳能电池或蓄电池供电。
[001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在检测模块中利用测力传感器测定铁轨由于存在肥边时弹性材料形变产生的力,传送到控制模块,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出弹性材料的形变量,即铁轨肥边的厚度,该过程人员参与度低,检测结果准确;控制模块将该信号传递给打磨模块,启动电机,对铁轨肥边进行打磨,方便高效,不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及熟练程度,精度及自动化程度高;该装置集铁轨肥边检测、打磨于一体,可实现肥边检测与打磨的同时进行,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检测模块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I铁轨一;2检测模块一;3车身底盘;4打磨轮一;5电机一;6电机二;7打磨轮二;8检测模块二;9电源;10铁轨二; 11电机三;12车轮;13控制模块;14夹板;15弹簧;16测力传感器;1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0020]本实施例的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车身底盘3、车轮12、电机三11、检测模块2,8、打磨模块和控制模块13。检测模块、打磨模块和控制模块13设置在车身底盘3上。
[0021]车轮12设置在车身底盘3底面,共有四个,沿铁轨一I方向有两个,沿铁轨二 10方向有两个,电机三11与车轮12通过线路连接,用于控制车轮12。车身底盘3、车轮12、电机三11和电源9互相配合用于实现装置沿轨面自由行走。
[0022]本实施例包括两个相同的检测模块2,8,均固定在车身底盘3上,沿铁轨一I和铁轨二 10方向各有一个,分别用于对相应的铁轨肥边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检测模块一 2和检测模块二 8包括设置在轨头两侧的夹板14和位于夹板14之间支架17、弹簧15与测力传感器16,支架17两端分别与两侧夹板14铰链连接,测力传感器16与弹簧15相连,夹板14之间的距离与无肥边轨头宽度相同。位于每侧铁轨的检测模块都可单独工作。
[0023]打磨模块用于铁轨肥边的打磨,消除缺陷,保证光洁度。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打磨模块,每个打磨模块均包括一个打磨轮4,7和一个电机5,6,分别位于铁轨一I和铁轨二 10上方。每侧铁轨的打磨模块均可单独工作。
[0024]车身底盘3同一侧的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配对使用。
[0025]控制模块13设置在车身底盘3正中央,通过线路分别与检测模块2,8和打磨模块连接,用来处理检测模块所得数据并控制打磨模块运行。
[0026]该实施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将该装置放置在铁轨上方,启动电机三U,使该装置在铁轨上方行进,在铁轨无肥边时,检测模块一 2和检测模块二 8中的弹簧15均处于原始状态,未被压缩或拉伸,测力传感器16未测到力的变化,该装置继续前进。以铁轨一I为例,初始状态,两侧夹板14之间的距离与无肥边的铁轨一I的轨头宽度相同,当铁轨铁轨一 I存在肥边时,轨头宽度增大,铁轨一 I两侧夹板14下端被撑开,由于夹板14与支架17以铰链连接,相应地,夹板14上端向内倾斜,使得固定于夹板之间的弹簧15受力产生形变,测力传感器16测得该力并传送至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依据胡克定律计算得到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即肥边的厚度,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打磨模块,启动电机一5,将打磨轮一4压下,对铁轨一 I上的肥边进行精确打磨。若铁轨二 10存在肥边或铁轨一 I和铁轨二 10同时存在肥边,工作原理及过程与上述相同。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底盘、车轮、电机以及设置在车身底盘上的检测模块、打磨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轨头两侧的夹板和固定于夹板之间支架,弹性材料与测力传感器,支架两端与两侧夹板铰接,测力传感器与弹性材料连接,两侧夹板之间的距离与无肥边轨头宽度相同,当铁轨存在肥边时,轨头的宽度增大,夹板下端被撑开,相应地夹板上端向内倾斜,使得固定于夹板之间的弹性材料受力产生形变,测力传感器测得该形变力并传递至控制模块; 所述打磨模块,包括打磨轮,用于打磨轨头的肥边;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路与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相连,用于处理检测模块所得数据并控制打磨模块运行; 所述的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配对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具有两对,车身底盘的两侧各有一对,且两对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可单独或同时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材料可以是弹簧、弹性体或弹性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磨模块还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线路与打磨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设置在车身底盘下方,至少为4个。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供电电源为太阳能电池或蓄电池。
【专利摘要】一种铁轨肥边检测及打磨装置,包括车身底盘、车轮、电机以及设置在车身底盘上的检测模块、打磨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轨头两侧的夹板、固定于夹板之间支架和弹性材料及与弹性材料相连的测力传感器,支架与两侧夹板铰接,两侧夹板之间的距离与无肥边轨头宽度相同,当铁轨存在肥边时,轨头的宽度增大,夹板下端被撑开,夹板上端向内倾斜,使得固定于夹板之间的弹性材料产生形变,测力传感器测得该力并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检测模块所得数据并控制打磨模块运行;检测模块和打磨模块配对使用。该装置可实现对任一侧或两侧铁轨的肥边同时检测与打磨,检测结果准确,不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及熟练程度,自动化程度高。
【IPC分类】E01B31/17, E01B35/12
【公开号】CN205188740
【申请号】CN201521012927
【发明人】周忠福, 王会利, 石回回, 王磊, 高紧紧, 王清露
【申请人】上海晶顿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