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56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拔器,尤其涉及一种使工件如装设在狭小空间且不易操作的位置时,能够做实时的拆换动作,而方便使用者依照需要的情况进行工件卸除或组装操作的拉拔器。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为现有的拉拔器,其是应用于一般的工件拆换或组装作业中,为了取出因紧配合设置的工件,而将工件的外周缘固定,以顶推心轴将工件取出。
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个座体7,该座体7由中心穿设一螺杆8,该座体7由中心向外伸设三条固定臂71,且位于该座体7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个连接座9,该连接座9对应各固定臂71分别伸设有三条连接臂91,各连接臂91末端分别设有一钩爪92。该螺杆8在该座体7上方套设一弹簧82,该弹簧82上方螺设有一个旋钮81,当旋动该旋纽81以顶推该弹簧82,使该座体7连动各钩爪92钩取工件。
操作时,先扳动钩爪92夹取工件,并调整该旋钮81至适当位置,以提供三个钩爪92的夹抵力量,并以该螺杆8抵顶出工件的心轴以完成操作。
然而前述的拉拔器如遇到工件位置是在狭窄的空间内,则必定造成三个钩爪92无法同时勾抵工件,或是其中一钩爪92遭受工件附近的结构牵制,而无法正常夹抵,因此必需立刻更换另一个具有两个钩爪92的拉拔器,以配合在狭小空间时的操作。此时必需先卸除三个钩爪的拉拔器,而更换为两个钩爪92的拉拔器,但在更换的过程当中确实费时且麻烦,再者使用者为了以防不时之需,亦需要同时添加三个钩爪92的拉拔器及两个钩爪92的拉拔器,这往往占用了不少收纳空间,同时也大大提高工具的购买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拉拔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拉拔器,其使工件如装设在狭小空间且不易操作的位置时,能够做实时的拆换动作,而方便使用者依照需要的情况进行工件卸除或组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拔器,包括一螺杆、一驱动机构、一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具有一工作部及远离该工作部的一顶止部;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本体及一异形螺帽,该本体具有一头部及远离该头部而同向延伸的数个延伸臂,该本体的头部贯通一穿槽,该异形螺帽是设于该穿槽,且该异形螺帽螺设于该螺杆邻近该工作部位置,该螺杆同时穿伸该穿槽供该螺杆的顶止部抵顶工件的轴心;所述动作机构包含一连接座及一螺座,该连接座是穿设于该螺杆的邻近该顶止部位置,且该连接座分别与各延伸臂的末端固接,而该连接座远离中心向外间隔伸设有数个连接臂,配合该连接座的各连接臂的其中之一,而在该连接座设有一辅助连接臂;所述螺座螺设于该螺杆的介于该本体的头部与该连接座之间位置,且该螺座配合各连接臂,而远离中心向外间隔伸设有数个固定臂,配合该螺座的各固定臂的其中之一,该螺座设有一辅助固定臂;该螺座的各固定臂长度是大于该连接座的各连接臂长度,其中前述各钩爪的其中之一可拆卸,且分别与该辅助连接臂及该辅助固定臂相互组接;所述螺座的各固定臂末端分别供一钩爪相互连接,各钩爪的中段设有一动作臂,各动作臂是与该连接座的各连接臂相互连接。
前述的拉拔器,其中各钩爪远离各固定臂的另端具有一钩部。
前述的拉拔器,其中动作臂是由二片体组成。
前述的拉拔器,其中穿槽设有一C形扣环供枢设所述异形螺帽。
本实用新型由旋动该异形螺帽,而连动该连接座牵引该辅助连接臂及对应该辅助连接臂的连接臂,分别连动所连接的钩爪枢摆以勾取工件的周缘,并以该顶止部抵顶工件的轴心。
本实用新型使工件如装设在狭小空间且不易操作的位置时,能够做实时的拆换动作,而方便使用者依照需要的情况进行工件卸除或组装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夹爪钩取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夹爪钩取示意图图5是现有拉拔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包括一螺杆1,其一端具有一工作部11及远离该工作部11的一顶止部12;一驱动机构2,包含一本体21及一异形螺帽22,该本体21具有一头部211及远离该头部211且同向延伸的三条延伸臂23,其中该本体21的头部211贯通一穿槽212,该穿槽212上缘设有环槽(图中未示),供一C形扣环221嵌卡,而使该异形螺帽22设于该穿槽212内,且该异形螺帽22螺设于该螺杆1邻近该工作部11位置,该螺杆1同时穿伸该穿槽212供该螺杆1的顶止部12抵顶工件的轴心;一动作机构3,包含一连接座31及一螺座32;该连接座31是穿设于该螺杆1的邻近该顶止部12位置,且该连接座31分别与各延伸臂23的末端固接,而该连接座31远离中心向外间隔伸设有三条连接臂311、312、313;该螺座32螺设于该螺杆1上,且位于该本体21的头部211与该连接座31之间位置,该螺座32配合各连接臂311、312、313,而远离中心向外间隔伸设有三支固定臂321、322、323,该螺座32的各固定臂321、322、323长度是大于该连接座31的各连接臂311、312、313长度;该螺座32的各固定臂321、322、323末端分别供一钩爪4的一端相互连接,各钩爪4远离各固定臂321、322、323的另端具有一钩部41,并在各钩爪4的中段设有一动作臂42,其中该动作臂42是由二片体组成,各动作臂42的另端是与该连接座31的各连接臂311、312、313相互连接;配合该连接座31的其中一连接臂312,而在该连接座31设有一辅助连接臂314;配合该螺座32的其中一固定臂322,而在该螺座32设有一辅助固定臂324,其中各钩爪4的其中之一可拆卸,且分别与该辅助连接臂314及该辅助固定臂324相互组接。
操作夹抵工件时,请参阅
图1及图2,旋动该异形螺帽22,并连动该连接座31与该螺座32相对靠近,进而牵引各钩爪4的钩部41枢摆以勾取工件5的周缘,并以该螺杆1的顶止部12抵顶工件,再旋动该螺杆1的工作部11,进而推抵该顶止部12抵于工件5的心轴,并取出工件5。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具有三个钩爪4的拉拔器而钩取工件5,以确实取出工件5。
当然,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上亦同样会遇到工件5所设置的空间为狭小或是有其它的机构阻档。请参阅图3及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使用者发现工件所装设的空间是狭小,或经装设三支钩爪4的拉拔器比对之后发现无法适用,则可将该三支钩爪4中的其中两支钩爪4卸除,而选用其中一钩爪4分别与该辅助固定臂324及该辅助连接臂314组接。
由旋动该异形螺帽22,而连动该螺座32及该连接座31相对靠近而牵引该辅助连接臂314及对应该辅助连接臂314的连接臂312,分别连动所连接的钩爪4枢摆而以钩爪4的钩部41勾取工件5的周缘,并旋动该工作部11以推动该顶止部12抵顶工件5的轴心。
因此当使用者在遇到操作空间狭小,或使用装设有三个钩爪4的拉拔器时,可立即更换成具有两支钩爪4的拉拔器,不仅减低了设备购置成本,及缩小占用空间的好处之外,还让使用者能够以最少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益,立刻针对所需使用的状况,而选用三个钩爪4,或两个钩爪4进行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拉拔器,包括一螺杆、一驱动机构、一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具有一工作部及远离该工作部的一顶止部;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一本体及一异形螺帽,该本体具有一头部及远离该头部而同向延伸的数个延伸臂,该本体的头部贯通一穿槽,该异形螺帽是设于该穿槽,且该异形螺帽螺设于该螺杆邻近该工作部位置,该螺杆同时穿伸该穿槽供该螺杆的顶止部抵顶工件的轴心;所述动作机构包含一连接座及一螺座,该连接座是穿设于该螺杆的邻近该顶止部位置,且该连接座分别与各延伸臂的末端固接,而该连接座远离中心向外间隔伸设有数个连接臂,配合该连接座的各连接臂的其中之一,而在该连接座设有一辅助连接臂;所述螺座螺设于该螺杆的介于该本体的头部与该连接座之间位置,且该螺座配合各连接臂,而远离中心向外间隔伸设有数个固定臂,配合该螺座的各固定臂的其中之一,该螺座设有一辅助固定臂;该螺座的各固定臂长度是大于该连接座的各连接臂长度,其中前述各钩爪的其中之一可拆卸,且分别与该辅助连接臂及该辅助固定臂相互组接;所述螺座的各固定臂末端分别供一钩爪相互连接,各钩爪的中段设有一动作臂,各动作臂是与该连接座的各连接臂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钩爪远离各固定臂的另端具有一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臂是由二片体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槽设有一C形扣环供枢设所述异形螺帽。
专利摘要一种拉拔器,其是配合连接座的各连接臂的其中之一,而在连接座设有一辅助连接臂,配合螺座的各连接臂的其中之一,而在螺座设有一辅助固定臂,其中各钩爪的其中之一可拆卸,且分别与辅助连接臂及辅助固定臂相互组接;借由旋动异形螺帽,而连动连接座牵引辅助连接臂及对应辅助连接臂的连接臂,分别连动所连接的钩爪枢摆而勾取工件的周缘,并以该顶止部抵顶工件,使得工件如装设在空间狭小且不易操作的位置时,能够实时拆换,而方便使用者依照所需的环境进行工件卸除或组装操作。
文档编号B25B27/02GK2794757SQ200520025759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8日
发明者胡治国 申请人:胡治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