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68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中,由于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结构是在塑封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的引线长度不等,且两侧面上的引线与塑封体错位连接,因此它的重心不在其几何中心,当TO252/257类引线框架在堆叠时易发生倾斜,这样在上料时,造成机械手或吸盘难以抓取或抓取时不能满足冲切要求。所以在传统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中,采用单一的机械手或吸盘难以实现对堆叠的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抓取。在现有的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中,对于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上料是这样实现的在与冲切成型设备的进料口相连一斜面轨道,在轨道上逐个平铺TO252/257类引线框架,由于有斜面的支撑使引线框架保持水平。冲切时,当机械手或吸盘抓取前端的一个TO252/257类引线框架时,后面的TO252/257类引线框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填补前面引线框架的空缺位置,机械手或吸盘把TO252/257类引线框架送到预定位置后返回再抓取下一个引线框架,如此循环往复,实现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上料。这种上料机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但它的缺点是引线框架在斜面上要由人工实现逐个排列,因此操作繁锁,上料耗时,造成运行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且设备占据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上料装置。
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它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机械手,它还包括一个对引线框架进行水平校正的定位压板,所述压板沿引线框架长度方向固定在机械手的下方,压板底部相对应于引线框架两边引线部位设有凸台,两个凸台的高度差与所抓取的引线框架的两边引线的高度差相等。
采用上述结构,当TO252/257类引线框架在堆叠上料时,整个装置下移,压板作用在引线框架上,压板的两个凸台分别挤压在引线框架的两边引线上,把引线框架矫正到水平位置,再由机械手抓取引线框架,送入指定位置,完成上料动作。
上述压板通过过压保护装置与支架相连,所述过压保护装置由导向轴、与导向轴配合的直线轴承和压簧组成,压板固定在导向轴的下端,直线轴承固定在支架上,并套在导向轴上,导向轴上端设有限位销钉对压板的底部位置限位,在压板与支架之间的导向轴上套装有压簧。当压板在引线框架的反作用力下上升时,压板压缩压簧,使压板与引线框架的接触由刚性变为柔性,冲击能量被压簧吸收,从而达到对引线框架的保护。
所述机械手包括吸附装置和夹紧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盘、吸盘安装管和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固定在支架上,吸盘安装管固定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吸盘安装在吸盘安装管的底部,吸盘安装管上端与真空装置管连接,压板上开有吸盘及吸盘安装管上下移动的孔或槽;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手和夹手气缸,夹手位于条带宽度两侧,夹手气缸对夹手动作使夹手实现张开和夹紧。
为防止机械手对受到破坏或伤及底部的引线框架,支架通过一过压保护装置与驱动机械手行走的安装板连接,该装置由压簧、导向轴及与导向轴适配的直线轴承构成,直线轴承固定在安装板上,导向轴固定在支架上,其上端穿过直线轴承并有限位销钉进行其限位,压簧套装在安装板和支架之间的导向轴上。当夹手底部所受的压力超过压簧的压力时,支架将压缩该过压保护装置的压簧,使得夹手和引线框架得到保护。
为使支架上的吸附装置和夹紧装置部件不会被压板过度上升时破坏,在压板上设有限位块对压板进行限位。这样压板的上升,使压板与支架之间的距离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机械手的吸附装置和夹紧装置得到保护。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压板上设置两个凸台对引线框架进行矫正水平后,再用机械手抓取上料,实现了TO252/257类引线框架在堆叠时的上料,也实现了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从下向上的自动上料,因此本实用新型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板对引线框架校正后吸盘吸起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压板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中,(1)光纤固定板,(2)夹手气缸气路接口,(3)安装螺钉,(4)定位销钉,(5)升降气缸气路接口,(6)吸盘真空接头,(7)安装板,(8)减振垫,(9)垫片,(10)直线轴承,(11)压簧,(12)导向轴,(13)升降臂,(14)压簧,(15)支架,(16)压板,(17)吸盘安装管,(18)吸盘,(19)升降气缸,(20)升降气缸气路接口,(21)夹手,(22)夹手连接板,(23)夹手气缸,(24)传感器,(25)限位板,(26)夹手气缸固定板,(27)导向轴,(28)限位块,(29)压簧,(30)直线轴承,(31)缓冲垫,(32)连接板,(33)夹手,(34)引线框架,(35)夹手连接块,(36)凸台,(37)凸台,(38)限位销钉,(39)限位销钉,(40)活塞杆,(41)开口槽,(4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它包括固定在支架15上的机械手和对引线框架条带进行水平校正的定位压板16。机械手包括固定在支架15上吸附装置和夹紧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盘18、吸盘安装管17、升降臂13和升降气缸19,吸盘18、吸盘安装管17共分四组并沿条带方向均匀设置,每两组共用一个升降气缸19。升降气缸19固定在支架15上,升降气缸19的活塞杆40与升降臂13固接。各个吸盘安装管17上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升降臂13套装在吸盘安装管17的两凸台之间,在吸盘安装管17的两凸台之间套装有压簧14。在支架15上设有四个通孔,吸盘安装管17穿过通孔一端连接吸盘18,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吸盘真空接头6连接。
夹紧装置包括两侧夹手21、33各两个、夹手气缸23和夹手连接板22,两侧夹手21、33位于条带宽度两侧并分别固定在两侧的两个夹手连接板22上,夹手连接板22固定在两侧的夹手连接块35上,两个夹手连接块35与夹手气缸23连接,夹手气缸23通过两个夹手连接块35可推动两个夹手连接块35并带动夹手21、33张开和夹紧,如图2所示。
支架15与驱动机械手行走的安装板7连接过压保护装置,由压簧11、导向轴12及与导向轴12适配的直线轴承10构成,在支架15和安装板7的两端设有通孔,直线轴承10固定在安装板7上的通孔内,导向轴12一端固定支架15,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10并通过垫片9、缓冲垫及限位销钉39悬挂在直线轴承10上,压簧11装在安装板7和支架15之间的导向轴上。在支架15上还固定有附属装置传感器24,传感器24连接在光纤固定板1上,光纤固定板1与安装板7固接。在压板16上与传感器24及吸盘18的对应位置开有供其自由出入的一个通孔42和四个开口槽41。在支架15上还设有对下一动作进行限位的限位板25。为便于安装和结构紧凑,在安装板7上设有四个吸盘真空接头6、两个升降气缸气路接口5、夹手气缸气路接口2,四个吸盘安装管17通过连接管与四个吸盘真空接头6相接,升降气缸19气路通过连接管与气路接口5相通,夹手气缸23气路通过连接管与夹手气缸气路接口2相通。在安装板7上还设有供安装用的安装螺钉3和定位销钉4。
压板16沿引线框架长度方向固定在支架15的下方,压板16底部相对应于引线框架两边引线部位设有凸台36、37,两个凸台36、37的高度差与所抓取的引线框架的两边引线的高度差相等,如图4、图5所示。压板16通过两端的过压保护装置连接在支架15的下方。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导向轴27、与导向轴27适配的直线轴承30,导向轴27下端与压板16固定连接,其一端穿过直线轴承30后通过缓冲垫31、垫片及限位销钉38悬挂在直线轴承30上,直线轴承30固定于支架15上的通孔内,压簧29装在支架15和压板16之间的导向轴27上,导向轴27上还套装有限位块28。为便于安装和结构紧凑,限位块28为套筒。
该上料装置是这样工作的,使用时,整个装置通过安装螺钉3安装在传动装置上,并用定位销钉4进行定位,当对堆叠的TO252/257类引线框架上料时,整个装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下移,首先附属装置传感器24感知到引线框架34,整个装置下降,压板16压在引线框架34上,压板16上的凸台36、37分别挤压在引线框架34的两边引线上,使引线框架34矫正到水平位置,此时,升降气缸19动作使吸盘18及吸盘安装管17下降穿过压板16上的开口槽41吸附在引线框架的塑封体上,由于真空作用吸住引线框架34,如图3所示,这时整个装置上升,然后夹手气缸19动作,夹手21、33闭合,夹持住引线框架,如图2所示,这时真空破坏,升降气缸19再次动作使吸盘18及吸盘安装管17上升脱离引线框架34,依靠夹手21、33完成引线框架34的夹持,并送到预定位置,实现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上料。在整个装置下降过程中,压板16作用在引线框架34上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当冲击力较小时,对压簧29的压缩,对引线框架34起保护作用。当冲击力较大时,复位压簧进一步压缩,这时压板16通过限位块28挤压在支架15上,由于限位块28的刚性作用,使吸盘18、吸盘安装管17及传感器得到保护,同时支架15被挤压后将压缩压簧11,对整个装置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它包括固定在支架[15]上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对引线框架进行水平校正的定位压板[16],所述压板[16]沿引线框架长度方向固定在机械手的下方,压板[16]底部相对应于引线框架两边引线部位设有凸台[36、37],两个凸台[36、37]的高度差与所抓取的引线框架的两边引线的高度差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板[16]通过过压保护装置与支架[15]相连,所述过压保护装置由导向轴[27]、与导向轴配合的直线轴承[30]和压簧[29]组成,压板[16]固定在导向轴[27]的下端,直线轴承[30]固定在支架[15]上,并套在导向轴[27]上,导向轴[27]上端设有限位销钉[38]对压板[16]的底部位置限位,在压板[16]与支架[15]之间的导向轴[27]上套装有压簧[2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吸附装置和夹紧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盘[18]、吸盘安装管[17]和升降气缸[19],升降气缸[19]固定在支架[15]上,吸盘安装管[17]固定在升降气缸[19]的升降臂[40]上,吸盘[18]安装在吸盘安装管[17]的底部,吸盘安装管[17]上端与真空装置管连接,压板[16]上开有吸盘[18]及吸盘安装管[17]上下移动的孔或槽;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手[21、33]和夹手气缸[23],夹手[21、33]位于条带宽度两侧,夹手气缸[23]与夹手连接使夹手[21、33]实现张开和夹紧。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在支架[15]上设有过压保护装置,它由安装板[7]、压簧[11]和导向轴[12]及与导向轴[12]适配的直线轴承[10]构成,直线轴承[10]固定在安装板[7]上,导向轴[12]一端连接支架[15]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10]有限位销钉[39]进行限位,在安装板[7]和支架[15]之间的导向轴上套装有压簧[11]。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在压板[16]]上设有限位块[28]对压板[16]进行限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电路冲切成型设备的上料装置,它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机械手和一个对引线框架进行水平校正的定位压板[16],所述压板[16]沿条带长度方向固定在机械手的下方,压板[16]底部相对应于引线框架两边引线部位设有凸台[36、37],两个凸台[36、37]的高度差与所抓取的引线框架的两边引线的高度差相等。本实用新型实现了TO252/257类引线框架的堆叠上料,它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26F1/38GK2897590SQ200520145469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正龙, 谢俊 申请人:铜陵三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