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68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特别是指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夹具结构,其结构概为 一种夹具结构,其主要是 由一具水平固定颚11的固定杆体1、 一具夹颚组2的活动杆体3所组成,其中夹
颚组2是由一压柄21与一受压柄21操控上、下位移的活动颚22所构成;其特征 在于活动杆体3的开放端形成有一底缘具棘齿311的凸耳31,而夹颚组2的压 柄21具有两对应活动杆体3凸耳31两侧的侧片211,供利用一转动杆23枢设在 凸耳31上、且与压柄21形成连动关系,且转动杆23两端并分别嵌掣有一驱动块 24,所述的两驱动块24周缘并形成有系列凸齿241;再者压柄21两侧在对应驱 动块24处设有一具相对容槽的顶撑件25,所述的顶撑件25的容槽周缘内壁并形 成对应凸齿241的齿条部251,再者顶撑件25上形成有对应转动杆23的纵向长 槽孔252,又活动颚22两侧具有向下延伸的侧片221,两顶撑件25的顶缘则贴抵 在活动颚22内底面,再者活动颚22两侧片221并形成对应转动杆23的长槽孔 222,另压柄21在两侧片211中段枢设有一可自动复位的限位杆26,限位杆26 具有对应凸耳31棘齿311的卡齿261,供夹持定位之用;如此,组构成一夹持力 佳、且稳固性高的夹具结构改良。
参阅图2、图3所示,现有的夹具结构改良,其主要动作上,是将对象放置 在夹具固定杆体1的固定颚11与活动杆体3的活动颚22间,并以手动方式将活 动杆体3推移,使活动杆体3贴抵物件底面,其后施力按压夹颚组2的压柄21, 压柄21向下压动时,可同步带动转动杆23,并以转动杆作动驱动块24旋转,使 驱动块24可利用凸齿241与顶撑件25齿条部251啮合的关系,而让顶撑件25 向上位移,进而顶撑活动颚22向上移动夹固对象。
但是,其上述现有的夹具结构改良,仍存在有下列问题点.-
一、现有夹具结构改良,其运用齿轮来带动顶撑件25,再由顶撑件25顶动
活动顎22,使活动颚22作微量位移,达到快速夹掣的功能,但是凸齿241与齿 条部251在传动的接触上仅有三齿的接触面,当压柄21施力过大,则易使齿形断 裂损坏,为其一问题点。
二、现有夹具结构改良,其限位杆26设在压柄21施力的方向同侧位置,造 成限位杆26占掉压柄21供手握持的大部分面积,如此手部要握持施力时,仅能 有较小的面积可供握持施力,造成不易操作的问题点。
所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 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与方向。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人本在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 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的 改进结构,当压柄自由端朝固定挡块方向压转时,第二连杆被往下带,并驱使第 一连杆与第三连杆转成直线,转成直线的过程使第一、三连杆的第二端距离变长, 变长的距离驱动活动挡块夹固工作物,并且以压柄的限位杆卡齿得以卡止在导杆 凸齿形成定位,达到夹掣工作物目的,并可达成推动省力,行程位移量大,承载 力量较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包含有 一夹掣构件,所 述的夹掣构件的导杆分别提供活动挡块与固定挡块对向套设,导杆的靠近固定挡 块方向的端部,设成齿形;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 第一、二、三连杆的第一端枢设在一起,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枢设在固定挡块上, 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设在压柄上,第三连杆的第二端枢设在导杆上;与, 一驱动
构件,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驱动连杆结构动作的压柄。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三连杆结构设有两组,分别装设在导杆的两侧。
所述的压柄枢接在导杆上,压柄上枢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两端分别为齿端与 柄端,齿端啮合于导杆齿形, 一释放杆,所述的释放杆枢设在压柄上,释放杆靠 近限位杆--端设有凹部,凹部供限位杆柄端组入,释放杆自由端则为弹性组件顶
迫,弹性组件另一端抵在压柄上。
所述的限位杆、释放杆设在压柄的相对侧。 所述的弹性组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 背景技术是利用凸齿啮合齿条部进行传动,但是,其传动的接触上仅有三 齿的接触面,容易因施力过大而齿形断裂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连杆组的 方向,且在导杆两侧得分别设有一组,三连杆组的第一端枢设一起,所以没有断 齿的问题,强度佳,且承载夹持力较大,结构钢性也较强。
2. 背景技术利用限位杆作为进给时的防逆,但限位杆设在压柄施力同侧,造 成握持施力的困难,而本实用新型的释放柄设在压柄施力的相对侧,所以压柄握 持施力相当容易,不会有释放柄阻碍的问题。


图1是现有夹具结构改良的立体分解图2是现有夹具结构改良的平面示意图3是现有夹具结构改良的局部动作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柄驱动固定挡块的动作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掣工作物状态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解开夹掣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固定杆体;ll-固定颚;2-夹颚组;21-压柄;211-侧片;22-活动颚;221-侧片;222-长槽孔;23-转动杆;24-驱动块;241-凸齿;25-顶撑件; 252-长槽孔;251-齿条部;26-限位杆;261-卡齿;3-活动杆体;31-凸耳;311-棘 齿;40-夹掣构件;41-导杆;411-齿形;42-活动挡块;43-固定挡块;50-三连杆结 构;51-第一连杆;511-第一端;512-第二端;52-第二连杆;521-第一端;522-第 二端;53-第三连杆;521-第一端;532-第二端;60-驱动构件;61-压柄;62-限位
杆;621-齿端;622-柄端;63-释放杆;631-凹部;632-自由端;64-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为使贵审査委员对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 述如下
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其包括
一夹掣构件40,所述的夹掣构件40的导杆41分别提供活动挡块42与固定 挡块43对向套设,活动挡块42可在导杆41上快速滑移,且在与固定挡块43夹 持工作物时,活动挡块42即能定位,活动挡块42部份为现有结构,不再赘述, 导杆41的靠近固定挡块43方向的端部,设成齿形411;
三连杆结构50,包括第一连杆5K第二连杆52与第三连杆53,第一、二、 三连杆51、 52、 53的第一端511、 521、 531枢设在一起,第一连杆51的第二端 512枢设在固定挡块43上,第二连杆52的第二端522枢设在压柄61上,第三连 杆53的第二端532枢设在导杆41上;
一驱动构件60,所述的驱动构件60设有压柄61枢接至导杆41,压柄61枢 设有限位杆62,限位杆62两端分别为齿端621与柄端622,齿端621啮合于导杆 41齿形411, 一释放杆63,所述的释放杆63枢设在压柄61之上,释放杆63靠 近限位杆62—端设有凹部631,凹部631恰供限位杆62柄端622组入,释放杆 63自由端632则为弹性组件64顶迫,弹性组件64另一端抵在压柄61上;
其中所述的三连杆结构50设有两组,分别装设在导杆41的两侧。
其中所述的限位杆62、释放杆63设在压柄61的相对侧。
其中所述的弹性组件64为弹簧。
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柄驱动固定挡块的动作示意图,首先释放 杆63与限位杆62设在压柄61的相对侧,所以不会阻碍到压柄61的握持施力方 向,握持施力相当好操作,压柄61枢设至导杆41,所以压柄61以枢设点为轴枢 转时,压柄61的相反于施力端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第二端522枢设住,所以 也拉动第二连杆52向下枢转,第二连杆52第一端521枢接第一、三连杆51、 53 第一端511、 531,所以也同时拉动第一、三连杆51、 53转动,第一、三连杆51、 53转动的过程中,逐渐摆直而使第二端512、 532间距离越离越远,但第三连杆 53第二端532枢设在导杆41上不动,所以动能完全传送至固定挡块43,而得以 推动固定挡块43具有大行程的优势,压柄61在推动的过程中,限位杆62的齿端 621逆动作发生。
参阅图6所示,工作物70放在活动挡块42与固定挡块43之间,其活动挡块42得以快速靠拢工作物70,再利用固定挡块43方向的压柄61摆转施压时,压柄 61乃驱动三连杆结构50动作,并迫使三连杆结构50推动固定挡块43移动,得 让固定挡块43夹紧工作物70,而压柄61限位杆62的齿端621啮合导杆41齿形 411以保持夹持力与防止逆动作。
参阅图7所示,当工作进行完毕,欲取下工作物70如图6示时,得以将压柄 61的释放杆63自由端632往弹性组件64方向压入,释放杆63乃以枢接点摆转, 并使释放杆63凹部631端翘升,进而推动限位杆62柄端622翘升,限位杆62 的齿端621则摆转而脱离啮合导杆41齿形411,此时逆动作方向没有阻挡,固定 挡块43即可顺利退回而松张工作物70,工作物70即可取下更换。
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
1、 提供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的创新结构型态,使其得以在单柄操 控下,即具有夹紧工作物的功效,而其凭借三连杆的驱动固定挡块,得以使得固 定挡块的位移量大,且整体结构钢性较强,而承载的夹持力较大。
2、 如此特殊改良结构设计,其主要所述的构件上利用释放杆与限位杆设在压 柄施力的相对侧,所以在压柄施力握持上相当容易操作没有阻碍,并且单柄即可 操控夹具。
由其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确为业界首见而 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性要件者,而其全面性的创新设计,符合新型专利的进步性 要件,而其操作便捷快速、位移量大、夹持力大,符合较佳的产业利用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包含有一夹掣构件,所述的夹掣构件的导杆分别提供活动挡块与固定挡块对向套设,导杆的靠近固定挡块方向的端部,设成齿形;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第一、二、三连杆的第一端枢设在一起,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枢设在固定挡块上,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枢设在压柄上,第三连杆的第二端枢设在导杆上;与,一驱动构件,所述的驱动构件包括驱动连杆结构动作的压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三连杆结构设有两组,分别装设在导杆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压柄枢接在导杆上,压柄上枢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两端分别为齿端与柄端,齿端 啮合于导杆齿形, 一释放杆,所述的释放杆枢设在压柄上,释放杆靠近限位杆一 端设有凹部,凹部供限位杆柄端组入,释放杆自由端则为弹性组件顶迫,弹性组 件另一端抵在压柄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限位杆、释放杆设在压柄的相对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弹性组件为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柄操控的夹具的改进结构,包含有活动挡块、固定挡块、导杆与压柄,并设有第一、二、三连杆,其中第一、二、三连杆的第一端枢设在一起,而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枢设至固定挡块,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压柄枢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导杆枢接,据此,当压柄自由端朝固定挡块方向压转时,第二连杆被往下带,并驱使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转成直线,转成直线的过程使第一、三连杆的第二端距离变长,变长的距离驱动固定挡块,并使固定挡块夹固工作物,并且以压柄的限位杆卡齿得以卡止在导杆凸齿形成定位,达夹掣目的与省力、行程大、承载力大。
文档编号B25B1/24GK201002218SQ20062016625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杨卿震 申请人:杨卿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