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钉机的钉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95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钉机的钉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钉机的钉匣,特别涉及用于引导导向通路内的连接 钉和将该连接钉推出到机头部侧的推进器的移动的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打钉机的钉匣,是通过推进器向机头部一侧推压供给 装填在内部的连接钉的部件。因此,在钉匣中形成用于引导连接钉和 推进器的滑动的导向通路,其中上述推进器向打钉机的机头部一侧推 压连接钉。由于该导向通路是连接钉与推进器共用的导向机构,所以 连接钉与推进器在滑动时与导向通路的内壁面摩擦着进行移动。而且,钉匣主体通常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耐磨损性、强度等较 小。针对这种情况,对铁制的连接钉及推进器实施了表面处理。连接 钉的表面处理的成本较低,强度也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推进器在每次 输送钉或装填钉等时频繁滑动,所以实施了淬火处理,以使其不易磨 损。因此,由于推进器的表面比导向槽的表面硬,所以推进器因反复 滑动而对导向通路的表面造成损伤。这种损伤成为输送钉的阻力,并 成为导致输送不良的原因。因此,在现有技术的钉匣中,必须对钉匣 主体也实施表面处理。日本特开2001-277149中公开了以下一种钉匣其设置了沿着钉 匣长度全长的由铁等金属制成的导向部件,从而即使不对钉匣主体实 施成本特别高的表面处理,也可以不易对钉匣导向通路的表面造成损 伤。但是却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尽管优选钉匣主体由较轻的铝或铝合金构成,以尽可能地达到轻量化,但是却采用了由铁等较重金属制成 的导向部件,导致整体变重。因此,进一步详细研究得知,即使钉匣也有应特别进行保护以免 受较强冲击的部分和相对而言不需要保护的部分。即,在打入钉时对 钉匣冲击最大的部分为从机头部侧到中间部。这是因为,因打入钉时 的反作用在钉匣内部产生连接钉混乱的现象,从机头部侧到中间部的 部分受到反作用的影响最大,特别是连接钉的钉轴部激烈振动,该部 分的冲击最强。因此,只要将较硬、强度较高且长度从机头部侧至中间部的导向 部件固定到钉匣主体上,即可实现保护及轻量化。因此,考虑了对钉 匣主体进行螺纹加工,从而通过止动螺钉将导向部件固定在此处的方 式。但是,为了对钉匣主体进行螺纹加工,以达到充分的强度,必须 使钉匣主体的壁厚加厚,而且,由于使用止动螺钉,所以钉匣整体的 重量增加,而且成本也提高。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提供一种打钉机的钉匣内 的钉和推进器的导向结构,其能够同时实现钉匣的耐久性的提高、轻 量化及小型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提供一种打钉机的钉匣,其 具有长槽,沿着与打钉机主体的钉射出用机头部的一侧部相连设置 的钉匣主体的全长引导连接钉的钉轴部和推进器的板状推压部的下 部;沿着所述长槽的内侧面形成并向长槽内开口的保持槽;从所述保 持槽的机头部侧嵌合固定到中间部的第1棒状导向部件;和嵌合固定 到所述保持槽的其余部分上的第2棒状导向部件。第1棒状导向部件的耐磨损性比第2棒状导向部件高;第2棒状导向件的密度比第1棒 状导向部件低。而且,第1棒状导向部件的耐磨损性高于或与连接钉 及钉匣主体相同。根据本发明,由于将耐磨损性高的导向部件和较轻的导向部件连 续嵌合到保持槽内,所以可以将上述两个导向部件稳定地保持在上述 保持槽内,即使不采用螺钉等特别的固定机构也可以达到固定状态。而且,由于在因打入钉时的反作用产生的冲击较强的机头部侧的 部分,设置了强度和耐磨损性高于钉匣主体和连接钉的导向部件,所 以输送钉时能够顺利地滑动,即使接触也不易损伤。因此,钉匣的长 槽能够充分地引导,即使长时间使用,连接钉的输送性能也不易恶化, 耐久性提高。由于上述耐磨损导向部件可以由较轻的导向部件稳定地保持在上 述保持槽中,所以不必像以往那样采用止动螺钉及螺纹加工来用于保 持耐磨损导向部件。因此,在保持轻量化的状态下,无需进行特殊加 工即可使用钉匣,因而可以使整体轻量化。而且,由于结构简单,所以也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其他特征及效果,可以从实施例的记载及权利要求书中获知。


图1是表示打钉机的机头部的周边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推进器部分的钉匣的剖视图。 图3是钉部分的钉匣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X-X线的剖视图。标号说明4钉匣5连接钉7推进器7a板状推压部16a第1棒状导向部件16b第2棒状导向部件12 T形顶部14下部长槽15保持槽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在图1中,标号1表示打钉机的机头部。机头部1是在打钉机主 体2的下方延伸设置的筒状部件,其引导由设在打钉机主体2上的打 击机构20驱动的打入器3的滑动,并向钉匣4的前端开口而收容装填 在钉匣4内的连接钉5的前头钉,并向打出方向引导由打入器3打击 的前头钉。连接钉5,是通过连接件以棒状笔直地连接多枚铁钉而成的,各 个钉的头部以叠合的状态连接。连接件,由合成树脂、纸等材料构成。 装填于钉匣4内的连接钉5,处于相对机头部1略微倾斜的状态。钉匣主体100,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在其内部配置推进器7。推进 器7,始终通过恒力弹簧(未图示)向前方推压连接钉5而将其供给机 头部l,如图2所示,在板状推压部7a的中央后部具有用于收容恒力 弹簧(未图示)的箱状收容部9,该恒力弹簧始终朝着使推进器7向前 方移动的方向对其进行施力。在推压部7a的上端形成剖面为T字形的 T形顶部6,在板状推压部7a的下方延伸形成导向边缘8。而且,推压 部7a的前端面形成与装填于钉匣4内部的连接钉5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面,并且其壁厚形成得小于连接钉5的钉轴部的直径小。接着,如图2及图3所示,在钉匣4的中央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 滑动自如地引导连接钉5及推进器7的导向通路10。在导向通路10的 中间部的一侧壁上形成外突部11,在另一侧壁上以上述箱状收容部9 向侧方露出的方式形成开放部12。而且,在导向通路10的上部以燕尾 槽状形成用于引导推进器7的T形顶部6和连接钉5的钉头部5a的上 部长槽13。而且,在收容上述箱状收容部9的部分的下部形成宽度狭 窄的下部长槽14。接着,沿着下部长槽14两侧的长边的全长形成剖面为C字形并具 有向下部长槽14内开口的开口部的保持槽15。上述开口部的宽度设定 成与连接钉5的钉轴部5b的直径大致相等或略大的程度。在上述保持槽15的内部,从上述保持槽15的机头部1 一侧(前 侧)到中间部滑动嵌合圆棒状的导向部件16a(第1棒状导向部件16a)。 上述导向部件16a,是耐磨损性高于或与上述连接钉5及钉匣主体100 相同的铁制等硬质部件。可以空心,也可以实心。另外,在保持槽15中嵌合导向部件16a的范围,优选在需要耐磨 损性的范围内嵌合,例如在可以装填80个钉的钉匣中,优选在自前端 到能够收容大约30 50个钉左右的范围内嵌合。上述保持槽15的剖面形状不限于圆弧状。也可以是燕尾槽状或多 边形。因此,只要也将导向部件16a设定成与保持槽15的剖面相对应 的形状即可。当然,从开口部突出的部分也不必非是圆弧状,也可以 为凸状。而且,导向部件16a的材质,只要是强度及耐磨损性高于或与连 接钉5及钉匣主体IOO相同的材质即可,不限于铁。如图4所示,大致相同形状的棒状导向部件16b (第2棒状导向部件16b)与上述保持槽15的其余的后侧部分滑动嵌合。该导向部件 16b由合成树脂或铝等轻质材料构成。gp,第1棒状导向部件16a的耐 磨损性高于第2棒状导向部件16b,而且,第2棒状导向部件16b由密 度低于第1棒状导向部件16a的材料构成。上述保持槽15的前端被机头部1关闭,而后端被盖等(未图示) 关闭。连接钉5和推进器7,通过钉头部5a和T形顶部6与上部长槽13 扣合而处于悬吊状态。由于钉匣4的前端向机头部1开口,所以连接 钉5的前头钉被推进器7推压而供给机头部1,当打击机构工作时,机 头部1内的前头钉被打入器3打击而从机头部1打出,而如果打入器3 进行返回动作,则将下一个前头钉输送至机头部1。在输送钉时,推进 器7与连接钉5在钉匣4内滑动。如上所述,由于使耐磨损性较高的导向部件16a及较轻的导向部 件16b在上述保持槽15内连续地嵌合,所以可以将上述两个导向部件 16a、 16b稳定地保持在上述保持槽15内,即使不采用螺钉等特殊固定 机构也能够达到固定状态。另外,只要能够将两个导向部件16a、 16b 连续地固定即可,也可以采适当的固定机构进行固定。由于在因打入钉时的反作用产生的冲击较强的前侧部分,配置了 强度及耐磨损性高于钉匣主体100及连接钉5的导向部件16a,所以输 送钉时的滑动顺利,即使接触也不易损伤。因此,钉匣1的下部长槽 14可以充分地进行引导,即使长时间使用,连接钉5的输送性能也不 易恶化,耐久性提高。而且,由于可以通过较轻的导向部件16b将上述耐磨损刀型部件16a稳定地保持在上述保持槽15中,所以不必像以往那样采用止动螺 钉或螺纹加工来用于保持耐磨损导向部件。因此,在保持轻量化的状 态下,无需进行特殊加工即可使用钉匣,因而也能够抑制成本。虽然参照特定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条件下进 行各种变更或修正。本申请基于2005年8月1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 2005-232649),其内容作为参考而被援引于此。工业实用性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引导打钉机钉匣的导向通路内的连接钉和将该 钉推出到机头部侧的推进器的移动的导向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打钉机的钉匣,收容连接钉并将该连接钉引导供给至打钉机主体的机头部,所述钉匣具有推进器;长槽,其沿着钉匣主体的全长形成并引导连接钉的钉轴部和所述推进器的板状推压部的下部;沿着所述长槽的内侧面形成并向长槽内开口的保持槽;从所述保持槽的机头部侧嵌合固定到中间部的第1棒状导向部件;和嵌合固定到所述保持槽的其余部分上的第2棒状导向部件;所述第1棒状导向部件的耐磨损性比所述第2棒状导向部件高。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钉机的钉匣,其中,所述第2棒状导向 部件的密度比所述第1棒状导向部件低。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钉机的钉匣,其中,所述第l棒状导向 部件的耐磨损性高于或与所述连接钉及所述钉匣主体相同。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钉机的钉匣,其中,所述保持槽在所述 长槽两侧的整个长度全长上形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钉机的钉匣,其中,所述第1棒状导向 部件及所述第2棒状导向部件,从所述保持槽的所述机头部侧滑动插 入;所述保持槽的前端被机头部关闭,所述保持槽的后端被盖关闭。
全文摘要
沿着钉匣(4)的全长,形成用于引导连接钉(5)的钉轴部和推进器(7)的板状推压部的下部的长槽(14)。在长槽(14)的内侧面形成向长槽(14)内开口的保持槽(15)。从该保持槽的机头部侧到中间部嵌合固定第1棒状导向部件,在保持槽的其余部分嵌合固定第2棒状导向部件。第1棒状导向部件的耐磨损性比第2棒状导向部件高。
文档编号B25C1/00GK101242933SQ20068002963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0日
发明者山本博纪 申请人:美克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