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套筒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52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扭力套筒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详细来说是一种具扭力跳脱效果 的延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民众亲自动手布置家中的D I Y风气日盛,再加上国内手工具发 展已达到一具有相当水平的程度,其质量与结构相当成熟稳定,其中不论 是产品种类或是结构质量,更荣获国内外一致肯定,手工具生产业界这几 年来为了使一般消费大众在使用时更容易上手,于是各种易于操作或附带 人性化功能的手工具亦陆续问市。因锁设处的不同,故具有各种不同尺寸的螺固件问世,而欲扳动各式 不同尺寸的螺固件则需要有各式不同尺寸相对应的套筒,因此不论是徒手 操作的扳手工具,或是藉由电力、风力、燃烧等等的动力工具,大多可配 合各式不同的套筒来操作使用,据以提升其适用范围;而一般套筒的规格变化主要在于其套口部的内径大小,套筒整体的长 度并未有太大的差异,因此,若在部分特殊的施作处,需要配合较长形的 空间操作套筒时,则需要一连接装置来辅助,且若该连接装置可提供延伸 长度以外的功效,更可增添其实用性;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094220066号的"可控制扭力的传动件",其 本体具有一定长度,而具有最基本的延伸功能,且其本体上、下段呈锁设 的状态,转动下段则可带动内部的弹性件,而改变上段所可承受的扭力跳 脱值,据以提供扭力跳脱的效果;然而,该习用前案其下段以旋动方式来控制扭力跳脱值,但该下段尾 部却又设有一套接孔,该套接孔则供作扳手工具、动力工具等对象套组之 用,因此,在使用时,扳手工具、动力工具施力扳转首先会带动的便是下 段的部分,而造成下段的旋转,进而改变扭力跳脱值的设定,而令使用所 设定的扭力跳脱值不稳;再者,对于下段过度施力的后果,将造成提供扭力跳脱效果的弹性件 超过弹性限度,而产生永久形变,进而失去其扭力跳脱效果,由此可知习 用前案在结构设计上明显具有相当大的缺失,因此就整体而言,其可说是 相当的不具有实用性,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扭力跳脱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 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能够改进一 般现有的扭力跳脱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 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扭力跳脱结构设计上将供扳手工 具、动力工具组设的下段,因兼具调整跳脱值的设计,而在扳转时会过度 压缩弹性件,造成故障等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釆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 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本体主要包括一座部、 一控制部以及一头部,其中该座部内具一容置空间,供控制部组设,该座部一 端设有一套设区,而座部另一端则与头部套设成可转动的结合状态;该控 制部包括一弹性件以及一卡制块,该卡制块受弹性件的抵顶而迫抵定位该 头部;该头部具有一与卡制块相对应形状的卡制端,而头部另一端则系为 套接端;藉该控制部之卡制块受弹性件抵顶,而提供头部预定扭力跳脱之 功效。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 一步实现。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套接端为 一凸出的多边形块体 或一凹陷的多边形孔槽。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卡制块具有一十字形的凹陷区。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容置空间具有一段多边形内径, 而该卡制块则具有相对应的多边形外径。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座部内设有一嵌合槽,而头部 以一弹性体配合至少一扣片与座部套设。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 发明提出的一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本体主要包括一座部、 一控制部以 及一头部,其中该座部内具一容置空间,供控制部组设,该座部外穿设 有一连槽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座部外套设有一调整件;该座部一端设有 一套设区,而座部另一端则与头部套设成可转动的结合状态;该控制部包 括一轴杆、 一调整块、 一弹性件以及一-^制块,该轴杆供调整块锁设,而 调整块则透过连槽与座部外的调整块连动,该弹性件两端分别抵于调整块 与卡制块,该卡制块受弹性件的抵顶而迫抵定位该头部;该头部具有一与 卡制块相对应形状的卡制端,而头部另一端则为套接端;藉由旋动调整件 带动调整块,以改变弹性件对卡制块所提供之推力,进而达到改化头部扭 力跳脱值之功效者。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釆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 实现。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套接端为 一 凸出的多边形块体 或一凹陷的多边形孔槽。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卡制块具有一十字形的凹陷区。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容置空间具有一段多边形内径, 而该卡制块则具有相对应的多边形外径。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座部内设有一嵌合槽,而头部 以一弹性体配合至少一扣片与座部套设。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件配合一销体穿入连槽与 调整块连动,且该连槽略呈弧状。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卡制块凹陷区侧壁形成倾斜状。前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键槽,而调 整块配合一卡键与该键槽卡制防止转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结构设计明确,将供扳手工具、动力工具套设的套设区与调整 扭力跳脱值的调整件做一区分,如此在使用扳转螺固件时,便不会带动调 整件,而可保持原设定或预定的扭力跳脱值,且不会造成故障或损坏。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详细i兌明3n下。


图1是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外观立体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外观立体透视图。 图6、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调整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使用示意图。1:本体 10:座部间 111:键槽13:多边形内径 15:连槽空区槽置设人口容 12 411-1116调整件17销体20:控制部21底盘22调整块221:卡键23轴杆24弹性件25:卡制块251:凹陷区30头部31:卡制端32:环槽321:穿孔322:弹性体323:扣片33:套接端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这种 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本体1主要包括一座部10、 一控制部2G以及一头部 30,其中该座部IO概呈一圆筒形的结构,该座部10内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 容置空间11贯通座部IO上下两端,容置空间11 一侧设有一键槽111,座 部10 —端设有一套设区12,该套设区12供扳手工具或动力工具等套接操 作之用,该座部IO容置空间ll相对于套设区12的另一端则形成多边形内 径13,容置空间11位于多边形内径13的开口附近设有一嵌合槽14;该控制部20包括有底盘21、 一调整块22、 一轴杆23、 一弹性件24以 及一卡制块25,其中该底盘21主要供轴杆23定位之用,该底盘21亦可与 轴杆23设计为一体成型;该控制部20的轴杆23供调整块22、弹性件24以及卡制块25套设之 用,该弹性件24两端分别抵顶于调整块22以及卡制块25,据以提供卡制 块25弹性推抵力道,且该调整块22并配合一卡键221与容置空间11的键 槽lll卡制定位,防止转动;该卡制块25容置于容置空间11的多边形内径13区域内,卡制块25 并具有与该多边形内径13相对应的外径,藉此令卡制块25与容置空间11 不至产生相对的转动,且卡制块25朝向容置空间11外侧的一端面具有十 字形的凹陷区251,该凹陷区251的内侧壁面并呈倾斜状,其朝向容置空间11外侧渐开的倾斜方向,其中该卡制块25的凹陷区251可参阅图1所附的局部另一角度视图;该头部30概呈一长杆状,头部30—端具有一卡制端31,该卡制端31 与卡制块25呈相对应的形状,而头部30邻近卡制端31的径向上凹设有一 环槽32,该环槽32内并设有一穿孔321,该穿孔321可供一弹性体3"容 置,而在该环槽32上并嵌入二扣片323,令该二扣片323扣入头部30的环 槽32以及座部10的嵌合槽14中,据以结合头部30与座部10,令头部30 与身部相互套设呈可转动的结合状态;该头部30相对于卡制端31的另一端则为套接端33,该套接端33于本 实施例中实施为一凹陷多边形孔槽的形态,而可供直接套设螺固件之用。本发明组装完成后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中由图3所示可知,该座部 IO容置空间11内容设的控制部20,其以底盘21固定定位轴杆23,而该轴 杆23则供调整块22、弹性件24与卡制块25套设,如此则该弹性件24的 一端可藉调整块22固定,而推抵弹性件24另一端的卡制块25,该卡制块 25受到弹性件24的推抵,故迫紧与卡制块25的凹陷区251形状相对应的 卡制端31,在该头部30以套接端33扳转螺固件时,当该头部30所受扭力 值超出预定的数值时,则该卡制块25与卡制端31仍会产生相对的滑动, 而达到扭力跳脱的功效,故本发明的本体1在制造时,可先决定扭力跳脱 值的大小,而设定调整块22与卡制块25之间的距离,藉此可制造出具有 各种预定扭力跳脱的成品;本发明于使用时,续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本体1的座部10套设区 12可供扳手工具或动力工具组设,于本实施例中以供一电动动力工具组设 为结构叙述,而该本体1的头部30套接端33则可直接套设于一螺固件上, 如此便可利用具有一定长度的本体1而达到伸长^t反转螺固件之效,再者, 该本体1并具有扭力跳脱功能,故亦可防止对螺固件的过扳动所造成的损 伤。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其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第二实施例,其 中主要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谅此不再赘述,如下仅就不同结构叙述。为使本发明扭力套筒连接装置更具实用性,亦可在该座部IO外侧开设 一连槽15,该连槽15与容置空间ll相连通,且该连槽15概呈一弧形,并 于座部10外套设一调整件16,该调整件16上设有一销体17,令该销体17 穿入连槽15中并插固于调整块22上,如第六图与第七图所示,藉此,令 使用者可由本体1座部10外的调整件16直接扳转带动调整块22,进而改 变弹性件24对卡制块25的迫紧程度,以及头部30的扭力跳脱值;再者,于本实施例中,将该头部30的套接端33成形为一凸出多边形 块体的形态,令该套接端33可与不同尺寸的套筒组设,如图8所示,本发明其可配合动力工具以及不同尺寸的套筒使用,除延伸长度之外,更具有调整扭力跳脱值的功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一座部、一控制部以及一头部,其中该座部内具一容置空间,供控制部组设,该座部一端设有一套设区,而座部另一端则与头部套设成可转动的结合状态;该控制部包括一弹性件以及一卡制块,该卡制块受弹性件的抵顶而迫抵定位该头部;该头部具有一与卡制块相对应形状的卡制端,而头部另一端则为套接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套接端为一凸出的多边形块体或一凹陷的多边形孔槽。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卡制块具有一十字形的凹陷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空间具有一^:多边形内径,而该卡制块则具有相对应的多边形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座部内设有一嵌合槽,而头部以一弹性体配合至少一扣片与座部套设。
6. —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一座部、 一控 制部以及一头部,其中该座部内具一容置空间,供控制部组设,该座部外穿设有一连槽与该 容置空间相连通,座部外套设有一调整件;该座部一端设有一套设区,而 座部另 一端则与头部套设成可转动的结合状态;该控制部包括一轴杆、 一调整块、 一弹性件以及一卡制块,该轴杆供 调整块锁设,而调整块则透过连槽与座部外的调整块连动,该弹性件两端 分别抵于调整块与卡制块,该卡制块受弹性件的抵顶而迫抵定位该头部;该头部具有一与卡制块相对应形状的卡制端,而头部另一端则为套接端o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套接端为一凸出的多边形块体或一凹陷的多边形孔槽。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卡制块具有一"h字形的凹陷区。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 容置空间具有一,史多边形内径,而该卡制块则具有相对应的多边形外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座部内设有 一嵌合槽,而头部以 一弹性体配合至少 一扣片与座部套设。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调整件配合一销体穿入连槽与调整块连动,且该连槽略呈弧状。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卡制块凹陷区侧壁形成倾斜状。
13.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键槽,而调整块配合一卡键与该键槽卡制防止转动。
全文摘要
一种扭力套筒连接装置,其主要包括一座部、一控制部以及一头部,该座部内具一容置空间供控制部组设,该座部一端设有一套设区,而座部另一端则与头部套设成可转动的结合状态;该控制部包括一弹性件以及一卡制块,该卡制块受弹性件的抵顶而迫抵定位该头部;该头部具有一与卡制块相对应形状的卡制端,而头部另一端则为套接端;藉该控制部的卡制块受弹性件抵顶,而提供头部预定扭力跳脱的功效;而本发明亦可在该座部开设有连槽,并以一调整件配合销体与调整块连动,据以可旋动调整件带动调整块达到改变扭力跳脱值之效。
文档编号B25B13/06GK101306523SQ20071010795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