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98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气动工具 控制结构的所属技术领域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按目前习知的气动工具控制结构如图8所示,其气动工具的本体(5 0 )内 设有气缸组及驱动组(图中未示),而本体(50)的前方设有控制压板(图中 未示),且本体(50)的后方结合设有一后盖体(51),而该后盖体(51) 结合设有一旋钮控制件(510),藉由旋动旋钮控制件(510),以选择气 缸组的正、反转进气,而同时连动驱动组的正、反转控制,但其存在下列问题
1 .结构复杂其于本体的前方设有控制压板,而于主体后方设有后盖体, 该后盖体结合设有旋钮控制件,以分别控制气缸组的正、反转,故其整体组成结 构复杂。
2.使用不便其于本体的前方设有控制压板,而于后盖体设有一旋钮控制件,
使用者于使用时如欲控制正、反转,需旋动后盖所设旋钮控制件,在压制控制压
板方可控制气动工具,故其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习知气动工具控制 结构结构复杂及使用不便的问题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包括一主体和一控制组, 该主体设有一身部及一握柄部,而身部中设有一内腔部及一腔底部,该腔底 部设有一正转空气导孔及一反转空气导孔,另握柄部设有一进气道、 一正转控制 进气道、 一反转控制进气道、 一正反转空气导流室、 一排气室及一排气道,而进 气道係是与正、反转控制进气道导通,其正反转空气导流室及排气室係是导通于 正、反转控制进气道间,而其排气室係是与排气道导通,且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设 有一正转空气流道及一反转空气流道,其正、反转空气流道係是与腔底部所设正、
反转空气导孔导接;
该控制组设有一正转进气控制件,该正转进气控制件设有一贯穿轴孔、数进 气孔及数排气孔,而正转进气控制件外套设一衬套件,该衬套件设有一开口部,
且衬套件之的开口部与进气孔相对,而正转进气控制件所设贯穿轴孔穿置一控制 轴,且该正转控制组件係是结合设于主体握柄部之的正转控制进气道,而使正 转进气控制件之的进气孔及衬套件之的开口部,与主体握柄部之的正反转空气导 流室所设正转空气流道导通,另控制组设有一反转控制件,该反转进气控制件设 有一贯穿轴孔、数进气孔及数排气孔,而反转进气控制件所设贯穿轴孔穿置一控 制轴,且该反转控制组係是结合设于主体握柄部之的反转控制进气道,而使与反 转进气控制 件之的进气孔,与主体握柄部之的正反转空气导流室所设反转空 气流道导通。
所述腔底部是设于内腔部的封闭端,且正转空气导孔及一反转空气导孔是设 于腔底部的两侧。
所述正转控制进气道与进气道导通的另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 是与控制组的正转控制组结合,而反转控制进气道与进气道导通的另侧设有一第 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是与控制组的反转控制组结合。
所述正转控制组的控制轴末端设有止挡部,且该止挡部是挡止于正转进气控 制件所设贯穿轴孔末端,另控制轴穿出正转进气控制件的贯穿轴孔一侧,结合设 有一按压钮。
所述反转控制组的控制轴末端设有止挡部,且该止挡部是挡止于反转进气控 制件所设贯穿轴孔末端,另控制轴穿出反转进气控制件的 贯穿轴孔一侧,结
合设有一按压钮。
所述主体的身部所设内腔部设有一驱动组。
所述驱动组设有一驱动件及一气缸体。
所述主体的内腔部开放端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结合设有一前盖组。 所述前盖组设有一盖体及一结合件,而盖体设有锁合部,该锁合部与结合件 一侧锁合,而结合件的另一侧,结合于主体的内腔部一侧所设结合部。
提供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主体设有一身部及一握柄部,而其身 部中设有内腔部,该内腔部中容置设有驱动组,且该身部的内腔部开放端结合设 有前盖组,而内腔部的开放端另侧设有腔底部,该腔底部设有一正转空气导孔及 一反转空气导孔,而其握柄部设有一进气道及一排气道,该进气道连通设有一正 转控制进气道及一反转控制进气道,而该正转控制进气道一侧设有第一结合部, 另该反转控制进气道一侧设有第二结合部,且正转控制进气道与反转控制进气道 间两侧导通设有一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而该正、反转空气导流室两侧分设有一 正转空气流道及一反转空气流道,该正转空气流道与腔底部所设正转空气导孔连
通,而反转空气流道与腔底部所设反转空气导孔连通,且正转控制进气道所设第 一结合部结合设有正转进气控制件,而反转控制进气道所设第二结合部结合设有 反转进气控制件,另正转控制进气道及反转控制进气道前侧设有一排气室,该排 气室与排气道导通,藉由控制正转进气控制件,使空气由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进 入正转空气流道,在经由正转空气流道进入正转空气导孔,以控制主体的内腔部 所设驱动组产生正转,另控制反转进气控制件,使空气由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进 入反转空气流道,在经由反转空气流道进入反转空气导孔,以控制主体的内腔部 所设驱动组产生反转,其仅需控制正、反转进气控制件,即可选择正、反转的进 气,以达简化结构及使用便利的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反转控制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正转控制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习知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 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是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 的唯一限制。
请配合参阅图1至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的立体
组合、分解及俯视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一主体(10),该主体(10)设有一身部(11)及一握柄部(12), 该身部(11)中设有一内腔部(110),而该内腔部(110)的开放端设 有一结合部(111),另该内腔部(110)的封闭端设有一腔底部(112), 且该腔底部(112)的两侧,分设有一正转空气导孔(1 1 2 A)及一反转空 气导孔(1 1 2 B),另握柄部(12)设有一进气道(120)、 一正转控制 进气道(12 1)、 一反转控制进气道(122)、 一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 2 3 )、 一排气室(12 4)及一排气道(125),而进气道(120)是分别 与正、反转控制进气道(12 1) (12 2)导通,其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 2
3 )及排气室(12 4)是分别导通于正、反转控制进气道(121) (122) 间,而其排气室(12 4)是与排气道(125)导通,且正转控制进气道(1
2 1 )与进气道(12 0)导通的另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1 2 1 A),而反转 控制进气道(12 2)与进气道(120)导通的另侧设有一第二结合部(1 2
2 A),而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2 3)两侧分设有一正转空气流道(1 2 3 A) 及一反转空气流道(1 2 3 B),其正转空气流道(1 2 3 A),是与腔底部(1
1 2 )所设正转空气导孔(1 1 2 A)导接,而其反转空气流道(1 2 3 B), 是与腔底部(112)所设反转空气导孔(1 1 2 B )导接;
一控制组(20),该控制组(20)设有一正转控制组(21)及一反转 控制组(22),其正转控制组(21)设有一正转进气控制件(210),该 正转进气控制件(210)内设有一贯穿轴孔(2 1 0 A),且正转进气控制件
(210)外设有数进气孔(2 1 0 B)及数排气孔(2 1 0 C),而该正转进 气控制件(210)外套设一衬套件(211),该衬套件(211)设有一开
口部(2 1 1 A),且该衬套件(211)套合于正转进气控制件(2 1 0 )所 设进气孔(2 1 0 B)处,使开口部(2 1 1 A)与一进气孔(2 1 0 B)相对, 而正转进气控制件(210)所设贯穿轴孔(2 1 0 A),供穿置一控制轴(2
12),该控制轴(212)末端设有止挡部(2 1 2 A),且该止挡部(2 1
2 A)是挡止于正转进气控制件(210)所设贯穿轴孔(2 1 0 A)末端,另 控制轴(212)穿出正转进气控制件(210)的贯穿轴孔(2 1 0 A) —侧, 结合设有一按压钮(213),且该正转控制组(21)是结合设于主体(10) 握柄部(12)的正转控制进气道(121)所设第一结合部(1 2 1 A),而 使与正转进气控制件(210)的进气孔(2 1 0 B )相对的衬套件(211) 所设开口部(2 1 1 A),与主体(10)握柄部(12)的正反转空气导流室
(12 3) —侧所设正转空气流道(1 2 3 A)导通,另反转控制组(2 2 )设 有一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该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内设有一贯穿轴 孔(2 2 0 A),且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外设有数进气孔(2 2 0 B )及 数排气孔(2 2 0 C ),而反转进气控制件(220)所设贯穿轴孔(2 2 0 A ), 供穿置一控制轴(221),该控制轴(221)末端设有止挡部(2 2 1 A), 且该止挡部(2 2 1 A)是挡止于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所设贯穿轴孔(2 2 0 A)末端,另控制轴(221)穿出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的贯穿轴孔
(2 2 0 A) —侧,结合设有一按压钮(2 2 2 ),且该反转控制组(2 2 )是 结合设于主体(10)握柄部(12)的反转控制进气道(122)所设第二结
合部(1 2 2 A),而使与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的进气孔(2 2 0 B ), 与主体(10)握柄部(12)的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23) —侧所设反转空 气流道(1 2 3 B )导通;
一驱动组(30),该驱动组(30)设有一驱动件(31)及一气缸体(3 2 ),且该驱动组(30)是设于主体(10)的身部(11)所设内腔部(1
1 0 );
一前盖组(40),该前盖组(40)设有一盖体(41)及一结合件(4
2 ),而盖体(41)设有锁合部(410),该锁合部(410)与结合件(4 2 ) —侧锁合,而结合件(42)的另一侧,结合于主体(10)的内腔部(1 1 0 ) —侧所设结合部(111),使前盖组(40)与主体(1 0 )身部(1
1 )的开放端结合;
藉由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 请配合参阅图4、 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的右侧剖 面及反转控制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控制轴(2 2 1 )末端所设止挡部(2 2 1 A), 是挡止于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所设贯穿轴孔(2 2 0 A )末端,藉由按压 控制轴(221),使控制轴(221)末端止挡部(2 2 1 A)后推,而气体 由主体(10)握柄部(12)的进气道(1 2 Q ),进入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所设贯穿轴孔(2 2 0 A),并由贯穿轴孔(2 2 0 A)所设进气孔(2 2 0 B),进入主体(10)握柄部(12)的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23), 因主体(10)握柄部(12)的正转空气流道(1 2 3 A),受正转控制组(2
1 )的衬套件(2 1 1 )遮蔽(参阅图2),故气体由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2 3) 进入反转空气流道(1 2 3 B),再由反转空气流道(1 2 3 B )进入主体(1
0 )身部(1 1 )的腔底部(112)所设反转空气导孔(1 1 2 B),以控制 主体(1 0 )身部(1 1 )的内腔部(110)所设驱动组(30)行反向运转, 而废气由反转进气控制件(2 2 0 )所设贯穿轴孔(2 2 0 A),经由排气孔(2
2 0 C)进入主体(10)的握柄部(12)所设排气室(124),并由与排 气室(1 2 4 )导接的排气道(12 5)排出。
请配合参阅图6、 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的左侧剖 面及正转控制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控制轴(212)末端所设止挡部(2 1 2 A), 是挡止于正转进气控制件(210)所设贯穿轴孔(2 1 0 A )末端,藉由按压 控制轴(212),使控制轴(212)末端止挡部(2 1 2 A)后推,而气体 由主体(10)握柄部(12)的进气道(120),进入正转进气控制件(2
1 0 )所设贯穿轴孔(2 1 0 A),而正转进气控制件(210)外套设的衬套 件(2 1 1 ),其开口部(2 1 1 A)与进气孔(2 1 0 B)相对,故气体由进 气孔(2 1 0 B)及开口部(2 1 1 A),进入主体(10)握柄部(1 2 )的 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2 3),经正反转空气导流室(123)进入正转空气流 道(1 2 3 A),再由正转空气流道(1 2 3 A )进入主体(1 0 )身部(1 1 ) 的腔底部(112)所设正转空气导孔(1 1 2 A),以控制主体(1 0 )身部
(11)的内腔部(110)所设驱动组(30)行正向运转,而废气由正转进 气控制件(210)所设贯穿轴孔(2 1 0 A),经由排气孔(2 1 0 C )进入 主体(1 0 )的握柄部(12)所设排气室(124),并由与排气室(124) 导接的排气道(1 2 5 )排出。
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
1 .结构简化其是于主体设有正、反转控制组,该正、反转控制组配合主 体内的流道,以分别控制气缸组的正、反转,故其整体组成结构简化。
2.使用便利其是于主体设有正、反转控制组,该正、反转控制组配合主
体内的流道,使用者于使用时仅需选择按压正、反转控制组,即可控制气缸组的 正、反转,故其使用便利。
权利要求1. 一种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该主体设有一身部及一握柄部,而身部中设有一内腔部及一腔底部,该腔底部设有一正转空气导孔及一反转空气导孔,另握柄部设有一进气道、一正转控制进气道、一反转控制进气道、一正反转空气导流室、一排气室及一排气道,而进气道是与正、反转控制进气道导通,其正反转空气导流室及排气室是导通于正、反转控制进气道间,而其排气室是与排气道导通,且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设有一正转空气流道及一反转空气流道,其正、反转空气流道是与腔底部所设正、反转空气导孔导接;一控制组,该控制组设有一正转进气控制件,该正转进气控制件设有一贯穿轴孔、数进气孔及数排气孔,而正转进气控制件外套设一衬套件,该衬套件设有一开口部,且衬套件的开口部与进气孔相对,而正转进气控制件所设贯穿轴孔穿置一控制轴,且该正转控制组是结合设于主体握柄部的正转控制进气道,而使正转进气控制件的进气孔及衬套件的开口部,与主体握柄部的正反转空气导流室所设正转空气流道导通,另控制组设有一反转控制件,该反转进气控制件设有一贯穿轴孔、数进气孔及数排气孔,而反转进气控制件所设贯穿轴孔穿置一控制轴,且该反转控制组是结合设于主体握柄部的反转控制进气道,而使与反转进气控制件的进气孔,与主体握柄部的正反转空气导流室所设反转空气流道导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 底部是设于内腔部的封闭端,且正转空气导孔及一反转空气导孔是设于腔底部的 两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 转控制进气道与进气道导通的另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是与控制组 的正转控制组结合,而反转控制进气道与进气道导通的另侧设有一第二结合部, 该第二结合部是与控制组的反转控制组结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 转控制组的控制轴末端设有止挡部,且该止挡部是挡止于正转进气控制件所设贯 穿轴孔末端,另控制轴穿出正转进气控制件的贯穿轴孔一侧,结合设有一按压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 转控制组的控制轴末端设有止挡部,且该止挡部是挡止于反转进气控制件所设贯 穿轴孔末端,另控制轴穿出反转进气控制件的贯穿轴孔一侧,结合设有一按压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体的身部所设内腔部设有一驱动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设有一驱动件及一气缸体。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体的内腔部开放端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结合设有一前盖组。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盖组设有一盖体及一结合件,而盖体设有锁合部,该锁合部与结合件一侧锁合, 而结合件的另一侧,结合于主体的内腔部一侧所设结合部。
专利摘要一种气动工具正、反转控制结构,其主体的身部设有一腔底部,该腔底部分设有一正反转空气导孔,而其握柄部设有一进气道及一排气道,其连通分设有一正反转控制进气道,而正反转控制进气道分设有一正反转进气控制件,且正反转控制进气道间设有一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而正反转空气导流室分设有一正反转空气流道,其与腔底部所设正反转空气导孔连通,另正、反转控制进气道前侧设有一排气室,其与排气道导通,藉由控制正反转进气控制件,使空气由正反转空气导流室进入正转空气流道,在经由正反转空气流道进入正反转空气导孔,以控制主体的内腔部所设驱动组产生正反转,其仅需控制正反转进气控制件,即可选择正反转的进气,以达简化结构及使用便利的功效。
文档编号B25F5/00GK201208743SQ200820108718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8日
发明者李仁超 申请人:李仁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