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54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起子(impact driver)等的冲击工具,该冲击起子等的冲击工具具有向壳体前方伸出的砧座,并且,起子能够使砧座上产生转动冲击力。
背景技术
冲击起子等的冲击工具具有主轴、冲击锤、砧座、螺旋弹簧,其中,主轴位于壳体内且可被马达驱动而旋转;冲击锤套装在主轴上并且在二者上设有槽,在槽中嵌合有滚珠,二者通过该滚珠连接,此外,冲击锤的前表面突出地设置有一对爪;砧座被枢支在壳体上且与冲击锤同轴,其用于安装工作头的前端向壳体的前方伸出,后端沿径向形成有一对臂部;螺旋弹簧用于对冲击锤向使上述爪与臂部在旋转方向上相卡合的前进位置加载。即,在砧座上的扭矩较高时,在转动在槽中的滚珠的导向下,冲击锤后退从而离开臂部,之后,在螺旋弹簧的作用下一边旋转一边前进从而再次与臂部卡合,并且,重复这样的动作,从而间歇性地使砧座上产生旋转冲击力(impact)。使用这样的冲击工具,例如在将螺丝拧紧在底孔上的时候,首先,用电钻加工底孔,之后,用冲击起子等的冲击工具进行螺丝拧紧作业,即,完成这样的作业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因而需要进行工具的准备以及交换,导致作业性较低。在冲击起子上安装钻头的话就能够进行穿孔作业,然而,若是加工瓷砖等比较脆的被加工件,那么冲击力有可能会造成被加工件的破损。因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这样一种冲击工具的发明,即,在冲击工具上设有冲击锤限制机构,该冲击锤限制机构能够自由地对冲击锤在轴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而使冲击锤与臂部一直保持相卡合状态。采用这样的冲击工具的话,能够利用冲击锤限制机构获得钻孔模式,从而不需要再使用其他的工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授权专利公报第观观64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冲击锤限制机构的结构为,在收装冲击机构的传动机构罩的外周设有环形的操作柄,在该操作柄上设有卡合销,在传动机构罩上设有倾斜的槽, 该卡合销穿过该槽而卡止在冲击锤的外周上设置的环形凹槽上,从而,由操作柄的旋转使卡合销向前移动而限制冲击锤的后退从而获得钻孔模式。因而,在进行模式切换时,需要用一只手保持工具主体,用另一只手旋转操作柄,这样的操作很麻烦。特别是,在一只手拿着螺丝等进行作业时,每当进行模式切换时,不但要用两只手进行操作,并且还要拿着螺丝进行操作,使用很不方便。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采用该冲击工具,在获得钻孔模式的基础上,仅用一只手也可进行模式切换,切换操作简单,使用很方便。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冲击工具,包括主轴,其位于壳体内且能够被马达驱动而旋转;砧座,其位于上述主轴的前方且与该主轴同轴地被枢支在上述壳体上,该砧座的用于安装工作头的前端向上述壳体的前方伸出,后端沿径向伸出地设有臂部;冲击锤,套装在上述主轴上,其前表面突出地设有与上述臂部卡合的爪,该冲击锤根据上述砧座的扭矩而前后移动,而使上述爪与上述臂部实现卡合与解除卡合,将上述主轴的旋转以旋转冲击的方式传递给上述砧座;手柄,其从上述壳体向下延伸。在上述手柄的前方,且于上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止挡部件,其能够在伸出位置与退避位置间滑动,在突出位置,止挡部件伸出于壳体内,并与处于前进位置上的上述冲击锤卡合而禁止该冲击锤后退, 在退避位置,止挡部件离开冲击锤而允许该冲击锤后退其中,所述冲击锤的前进位置为所述爪与所述臂部相卡合的位置;加载机构,其对上述止挡部件向退避位置加载;操作部件, 从外部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使上述止挡部件克服上述加载机构的作用力而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伸出位置滑动。在由上述操作部件使上述止挡部件移动到了上述突出位置时,上述冲击锤的后退被禁止而使该冲击锤相对于上述臂部解除卡合的动作被阻止,使上述砧座与上述主轴共同旋转。技术方案2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工具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止挡部件形成为轴状,且被设置在上述壳体上的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此外,本发明优选,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壳体的前端内设有推力轴承,上述砧座穿过该推力轴承,该推力轴承与上述臂部的前表面抵接。发明的效果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击工具,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在不产生冲击的钻孔模式也可以使用,即,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也具有钻孔模式。因而,不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作业方便,作业性很好。特别是,用抓握手柄的那一只手就能够对位于扳机正上方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而进行模式切换,因而,不需要在进行模式切换时中断作业,用仅用一只手也可进行模式切换,切换操作简单,使用很方便。采用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所具有的效果的基础上,在钻孔模式下,止挡部件会随着冲击锤的旋转也旋转,降低了冲击锤与止挡部件的摩擦对冲击锤的旋转造成的阻力以及冲击锤与止挡部件之间的磨耗,保证了使用寿命。此外,若在壳体前端内设置推力轴承,则,在技术方案1与2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缓和冲击锤被强制性的禁止后退而对砧座产生的向前方向的推压力,有效地抑制砧座上产生的扭矩损失。


图1为实施方式1的冲击起子的局部剖视图(钻孔模式);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其中,㈧所示为钻孔模式,⑶所示为冲击模式;图3为实施方式1的冲击起子的前侧部分的纵剖视图(冲击模式);
图4为实施方式2的冲击起子的局部剖视图(钻孔模式);图5为切换操作柄与模式切换块的说明用图;图6为实施方式2的冲击起子的前侧部分的纵剖视图(冲击模式);图7为图4中B-B线的剖面图,其中,㈧所示为钻孔模式,⑶所示为冲击模式;图8为实施方式3的冲击起子的前侧部分的纵剖视图(冲击模式);图9为切换操作柄与模式切换盘的说明用图;图10为沿图8中C-C线的剖面图,其中,㈧所示为钻孔模式,⑶所示为冲击模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2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了重复说明。[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例的冲击起子IA具有主体壳2与冲击锤罩6,其中,主体壳2由左右两瓣的一对半壳体3组装在一起而成,收装有马达4 ;冲击锤罩6是用于收装主轴7、冲击机构8、砧座9的壳体,其截面呈吊钟形,安装在上述主体壳2的前方(图1 中右侧)。在主体壳2的下方设有手柄10,该手柄10向下延伸设置,其下端安装有作为电源的电池组(未图示),在手柄10的上部内收装有具有扳机12的开关11。在主体壳2上设有延伸部13,该延伸部13位于冲击锤罩6的下方且位于该冲击锤罩6与扳机12之间,覆盖冲击锤罩6的下侧部分。在延伸部13的前侧内部安装有照明单元14,该照明单元14向砧座9的前方照明。在主体壳2上安装有传动机构罩15,马达4的输出轴5枢支(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传动机构罩15上,在输出轴5上嵌合安装有向冲击锤罩6内突出的小齿轮16。在冲击锤罩6内,主轴7的后端具有供小齿轮16插入的中空部17,该中空部17沿着主轴7的轴线形成,与主轴7同轴,在主轴7的外周上保持着在内齿轮(internal gear)19内公转的两个行星齿轮18,且使该两个行星齿轮18与小齿轮16啮合。在传动机构罩15上支承有球轴承20,主轴7的后端部由该球轴承20支承且与输出轴5同轴。在冲击锤罩6内,于砧座9的后端沿径向延伸设有一对臂部21。冲击机构8具有冲击锤22与螺旋弹簧M,冲击锤22套装在主轴7的前端,在其前表面突出设置有与上述一对臂部21相卡合的一对爪23,螺旋弹簧M对冲击锤22向使爪23与臂部21相卡合的前进位置加载。在冲击锤22的内周面上,下凹形成有山形槽25,该山形槽25从冲击锤22前端向后形成,且其后端较细。在主轴7的外周面上,下凹形成有两个V字形槽沈,该V字形槽沈以其顶端朝向前方的方式而形成。在山形槽25与两个V字形槽沈之间一共具有两个滚珠27,冲击锤22通过该两个滚珠27与主轴7连接。另外,砧座9的中间部被保持在冲击锤罩6的前端的轴承28支承,在其后端轴心形成有轴承孔四,在主轴7的前端突出地设置有小径部30,使该小径部30嵌入轴承孔四中,从而,使主轴7的前端被砧座9同轴地枢支。在冲击锤罩6的前端内部,于轴承观的后方设有推力滚针轴承31,砧座9穿过该推力滚针轴承31,该推力滚针轴承31与臂部21的前表面抵接,在推力方向上对臂部21进行支承。
在从冲击锤罩6突出的砧座9的前端形成有工作头安装孔32,并且还设置有卡盘机构,该卡盘机构用于使插入安装孔32的工作头不会脱落,具有滚珠33以及套筒34等。此外,图2中也有所示,在手柄10的前侧,于冲击锤罩6的下部安装有作为轴状止挡部件的止挡销35,该止挡销35沿上下方向设置且贯穿冲击锤罩6的壁部,在冲击锤罩6 上设有球轴承36,止挡销35由该球轴承沈支承而能够旋转并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止挡销35上,于球轴承36的下表面与设置在止挡销35的下端的凸缘部37之间安装有作为加载机构的螺旋弹簧38,该螺旋弹簧38对止挡销35从冲击锤罩6向下伸出的伸出方向加载。在延伸部13的基端,于止挡销35和扳机12之间沿左右方向形成有通孔39,在该通孔39内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有作为操作部件的模式切换钮40,该模式切换钮40与被向下加载的止挡销35相抵接。该模式切换钮40为杆状物,其上表面形成有与止挡销35的下端相卡止的凹部41。 凹部41形成为台阶状,具有并排于左右方向上的第1抵接面42、第2抵接面43、斜面44,其中,第1抵接面42最深,第2抵接面43比第1抵接面42浅,斜面44在第1抵接面42与第 2抵接面43之间连接二者。附图标记45表示设置在止挡销35的下端且从下表面突出、并与凹部41抵接的滚珠。由此,通过选择性地推压从通孔39露出的模式切换钮40的左端部与右端部,从而能够使模式切换钮40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并且,滑动范围为止挡销35在凹部41内的移动范围。若将模式切换钮40滑动至左端,在此左端位置,第1抵接面42位于止挡销35的下方,则,如图2中(B)以及图3所示,止挡销35在螺旋弹簧38的作用下下降至使滚珠45 抵接到第1抵接面42上的位置,该止挡销35的上端从冲击锤罩6内退避(退避位置)。另一方面,若将模式切换钮40滑动至右端,在此右端位置,第2抵接面43位于止挡销35的下方,则,如图1以及图2中(B)所示,滚珠45沿着斜面44转动而移动至第2抵接面43上,从而止挡销35克服螺旋弹簧38的作用力上升,其上端突出(伸出)在冲击锤罩6内(伸出位置)。在此状态,止挡销35的上端与位于前进位置的冲击锤22的后表面卡
I=I ο在具有如上结构的冲击起子IA中,如上所述,使模式切换钮40向左端滑动而使止挡销35移动至图2中(B)所示的退避位置,则变为冲击锤22的后退被允许的冲击模式。 此时,操作设置在手柄10上的扳机12使马达4进行驱动,则输出轴5的旋转通过行星齿轮 18传递给主轴7,使主轴7旋转。主轴7通过滚珠27使冲击锤22旋转,使与冲击锤22卡合的砧座9旋转,从而能够用安装在砧座9头端的工作头进行螺丝旋紧作业等。随着螺丝旋紧作业的进行,砧座9上的扭矩变得较高,从而使冲击锤22的旋转与主轴7的旋转产生不一致,于是,滚珠27沿着上述两个V字形槽沈滚动,使冲击锤22 —边相对于主轴7旋转一边克服螺旋弹簧M的作用力而后退。并且,冲击锤22的爪23从臂部21脱离,之后,在螺旋弹簧M的作用力的作用下, 滚珠27向V字形槽沈的顶端滚动,从而使冲击锤22 —边旋转一边前进,于是,冲击锤22 的爪23再次与臂部21卡合而产生旋转冲击力。通过冲击锤与砧座9的卡合与解除卡合反复被进行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紧固。
另一方面,若使模式切换钮40向右端滑动而使止挡销35移动至图2中(A)所示的伸出位置,则变为冲击锤22与止挡销35卡合而使其后退被限制的钻孔模式。此时,操作扳机12使马达4进行驱动,则冲击锤22随着主轴7的旋转而旋转,冲击锤22与砧座9共同旋转。并且,即使砧座9上的扭矩较高时,由于冲击锤22与止挡销35相卡合使其相对于主轴7的相对旋转被禁止,因而冲击锤22相对于臂部21的卡合不会被解除,所以,不会产生冲击力,砧座9与主轴7共同旋转。在钻孔模式下,与旋转的冲击锤22相卡合的止挡销35上受到旋转力的作用,然而,由于止挡销35枢支在球轴承35上,因而止挡销35会随着冲击锤22的旋转也旋转。因而,降低了冲击锤22与止挡销35的摩擦对冲击锤22的旋转造成的阻力,并且降低了冲击锤22与止挡销35之间的磨损。另外,由止挡销35强制性地禁止冲击锤22的后退,从而通过滚珠27对主轴7产生向前方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传递至砧座9上使两个臂部21被推压在冲击锤罩6内部的前端,因而会导致扭矩损耗(损失)。然而,由于臂部21的前表面与推力滚子轴承31 接触,因而冲击锤罩6受到的推压力被缓解(降低),从而有效地抑制砧座9上产生的扭矩损耗。如上,采用上述实施方式1的冲击起子1A,在手柄10的前方,于冲击锤罩6的下部设有止挡销35、螺旋弹簧38与模式切换钮,其中,止挡销35能够在伸出位置与退避位置间滑动,在突出位置,止挡销35伸出于冲击锤罩6内,与位于前进位置的冲击锤22卡合而禁止该冲击锤22后退,在退避位置,止挡销35离开冲击锤22而允许该冲击锤22后退;螺旋弹簧38对止挡销35向退避位置加载;从外部对模式切换钮40进行操作使止挡销35克服螺旋弹簧38的作用力而从退避位置向伸出位置滑动。在通过模式切换钮40使止挡销35 移动到了突出位置时,冲击锤22的后退被禁止而使冲击锤22相对于臂部21解除卡合的动作被阻止,使砧座9与主轴7共同旋转,从而,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在不产生冲击的钻孔模式也可以使用,即,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也具有钻孔模式。因而,不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作业方便,作业性很好。特别是,用抓握手柄10的那一只手就能够使位于扳机 12正上方的模式切换钮40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而进行模式切换,因而,不需要在进行模式切换时中断作业,用仅用一只手也可进行模式切换,切换操作简单,使用很方便。另外,由于将止挡销35形成为轴状,且被设置在冲击锤罩6上的球轴承3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因而,在钻孔模式下,止挡销35随着冲击锤22的旋转也旋转,降低了冲击锤22与止挡销35的摩擦对冲击锤22的旋转造成的阻力以及冲击锤22与止挡销35之间的磨耗,保证了使用寿命。再者,在冲击锤罩6的前端内部,设有推力滚针轴承31,砧座9穿过该推力滚针轴承31,该推力滚针轴承31与臂部21的前表面抵接,从而,能够缓和冲击锤22被强制性的禁止后退而对砧座9产生的向前方向的推压力,有效地抑制砧座9上产生的扭矩损失。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模式切换钮上的第1抵接面与第2抵接面的位置可以左右互换,模式切换钮并不限于一个部件,也可以由多个部件形成,例如,可以由具有凹部的内侧部分与滑动在通孔中的外侧部分组装在一起而成。[实施方式2]
在图4所示的冲击起子IB中,操作部件并不是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而是旋转式的, 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在止挡销35的前方,于冲击锤罩6的下部固定着朝向下方的支轴销50,切换操作柄51的中间部枢支在该支轴销50上,切换操作柄50的前方部向延伸部13的外部露出,另外,在切换操作柄51的后端连接着圆弧状的模式切换块52,在该模式切换块52的上表面形成凹部41,凹部41包括第1抵接面42、第2抵接面43以及斜面 44。使切换操作柄51的头端在左右方向旋转,从而如图5所示地使模式切换块52以支轴销50为中心在左右方向沿圆弧轨迹移动,而选择性地使第1抵接面42与第2抵接面43位于止挡销35的下方。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操作切换操作杆51使其向左侧旋转而使模式切换块52 移动至延伸部13内的右端,则,如图6以及图7中(B)所示,第1抵接面42位于止挡销35 的下方,因而,止挡销35移动至退避位置从而变为冲击锤22的后退被允许的冲击模式。另一方面,如图5中实线所示,操作切换操作杆51使其向右侧旋转而使模式切换块52移动至延伸部13内的左端,则,如图4以及图7中(A)所示,第2抵接面43位于止挡销35的下方,因而,移动至伸出位置的止挡销35与冲击锤22相卡合而禁止其后退,即,变为了钻孔模式。各模式的工作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如此,在上述实施方式2的冲击起子IB中也是,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在不产生冲击的钻孔模式也可以使用,即,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也具有钻孔模式。因而, 不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作业方便,作业性很好。另外,用抓握手柄10的那一只手就能够使位于扳机12正上方的切换操作柄50左右摆动而进行模式切换,因而,不需要在进行模式切换时中断作业,用仅用一只手也可进行模式切换,切换操作简单,使用很方便。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设置于模式切换块上的第1抵接面与第2抵接面也可以左右互换,切换操作柄与模式切换块可以整体形成为圆盘状。[实施方式3]在图8所示的冲击起子IC上,设有两根能够在冲击锤罩6的径向上伸缩的止挡销 35,在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2不同。具体为,如图10所示,一对止挡销35分别由球轴承36 枢支,并且该一对止挡销35通过主轴7的轴线并相对于上下方向的直线左右对称,并且相对于该直线倾斜规定角度,此外,止挡销35被螺旋弹簧38向下方的退避位置加载。另外, 延伸部13形成为圆弧状(正面看),且位于包括一对止挡销35在内的冲击锤罩6的下方侧,在该延伸部13内设有模式切换盘53,在该模式切换盘53的两端分别形成凹部41,该两个凹部41分别与止挡销35卡止。在该模式切换盘53的各凹部41中也分别形成第1抵接面42、第2抵接面43以及连接二者的斜面44,且能够在延伸部13内于冲击锤罩6的周向上移动。另外,在模式切换盘53的中间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M,在该长孔M中松弛地插入销55,该销55 立着设置在切换操作柄51的后端,从而使模式切换盘53与切换操作柄51连接。如此,若向左右旋转操作切换柄51,则销55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量被长孔M吸收,模式切换盘53 在左右方向滑动。如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操作切换操作杆51使其向右侧旋转而使模式切换盘53 移动至延伸部13内的左端,则,如图10中(B)所示,第1抵接面42位于止挡销35的下方, 因而,止挡销35移动至退避位置从而允许冲击锤22的后退,即变为冲击模式。
另一方面,如图9中实线所示,操作切换操作杆51使其向左侧旋转而使模式切换盘53移动至延伸部13内的右端,则,如图10中(A)所示,第2抵接面43位于止挡销35的下方,因而,移动至伸出位置的止挡销35与冲击锤22相卡合而禁止其后退,即,变为了钻孔模式。各模式的工作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如此,在上述实施方式3的冲击起子IC中也是,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在不产生冲击的钻孔模式也可以使用,即,在已有的冲击模式的基础上也具有钻孔模式。因而, 不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作业方便,作业性很好。另外,用抓握手柄10的那一只手就能够使位于扳机12正上方的切换操作柄50左右摆动而进行模式切换,因而,不需要在进行模式切换时中断作业,用仅用一只手也可进行模式切换,切换操作简单,使用很方便,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使用两个止挡销35,因而比实施方式1与2的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钻孔模式下的可靠性。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设置于模式切换块上的第1抵接面与第2抵接面也可以左右互换,切换操作柄与模式切换盘可以整体形成为圆盘状。再者,对于各实施方式都是,止挡部件并不限于轴部件,例如,可以采用板状体,使其相对于壳体内伸缩,作为加载机构也可以使用弹性材料或者重物等。另外,在钻孔模式下,可以使止挡部件卡合在设置于冲击锤的侧表面上的凹部等中。此外,例如,壳体也并不限于主体壳与冲击锤罩的组合体,也可以将主体壳与冲击锤罩一体形成,此外,壳体与其他机构的方式也可进行适当改变。不言而喻,除了冲击起子之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角冲击起子(7 > 7 X ) 卜K,W )与冲击扳手(]> ”夕卜^ )等其他的冲击工具。附图标记说明IA IC冲击起子;2主体壳;4马达;5输出轴;6冲击锤罩;7主轴;8冲击机构; 9砧座;21臂部;22冲击锤;23爪;24螺旋弹簧;26V字形槽;27滚珠;31推力滚针轴承;35 止挡销;36球轴承;38螺旋弹簧;39通孔;40模式切换钮;41凹部;42第1抵接面;43第2 抵接面;44斜面;45滚珠;50支轴销;51切换柄;52模式切换块;53模式切换盘。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其位于壳体内且能够被马达驱动而旋转;砧座,其位于上述主轴的前方且与该主轴同轴地被枢支在上述壳体上,该砧座的用于安装工作头的前端向上述壳体的前方伸出,后端沿径向伸出地设有臂部;冲击锤,套装在上述主轴上,其前表面突出地设有与上述臂部卡合的爪,该冲击锤根据上述砧座的扭矩而前后移动,而使上述爪与上述臂部实现卡合与解除卡合,将上述主轴的旋转以旋转冲击的方式传递给上述砧座;手柄,其从上述壳体向下延伸,在上述手柄的前方,且于上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止挡部件,其能够在伸出位置与退避位置间滑动,在突出位置,止挡部件伸出于壳体内并与处于前进位置上的上述冲击锤卡合而禁止该冲击锤后退,在退避位置,止挡部件离开冲击锤而允许该冲击锤后退,其中,所述冲击锤的前进位置为所述爪与所述臂部相卡合的位置;加载机构,其对上述止挡部件向退避位置加载;操作部件,从外部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使上述止挡部件克服上述加载机构的作用力而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伸出位置滑动,在由上述操作部件使上述止挡部件移动到了上述突出位置时,上述冲击锤的后退被禁止而使该冲击锤相对于上述臂部解除卡合的动作被阻止,使上述砧座与上述主轴共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止挡部件形成为轴状,且被设置在上述壳体上的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表面设有与上述止挡部件的下端相卡止的台阶状的凹部,通过对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来选择上述止挡部件在上述凹部上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使上述止挡部件向伸出位置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由最深的第1抵接面、比该第1抵接面浅的第2抵接面以及在这两个抵接面之间连接二者的斜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止挡部件的下端具有抵接在上述凹部中的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形成为能够左右滑动的模式切换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于上述止挡部件的前方固定有朝下的支轴销,上述操作部件包括切换操作柄与模式切换块,其中,模式切换操作柄的中间部被枢支在上述支轴销上,模式切换块与该模式切换操作柄的后端连接,具有凹部且能够沿圆弧轨迹左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上述止挡部件,在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表面形成有与上述两个止挡部件分别对应的一对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止挡部件沿上述壳体的径向设置且二者间呈规定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包含上述止挡部件的上述壳体的下方形成有从正面看呈圆弧状的延伸部,上述操作部件被收装在该延伸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机构形成为螺旋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的前端内设有推力轴承,上述砧座穿过该推力轴承,该推力轴承与上述臂部的前表面抵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切换至钻孔模式时不会损害作业性。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冲击起子(1A)上,在上述手柄的前方,于上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止挡销(35),其能够在伸出位置与退避位置间滑动,在突出位置,止挡销(35)伸出于冲击锤罩(6)内,与位于前进位置的冲击锤(22)卡合而禁止该冲击锤后退,在退避位置,止挡销离开冲击锤而允许该冲击锤后退;螺旋弹簧(38),其对上述止挡销向退避位置加载;模式切换钮(40),从外部对模式切换钮(40)进行操作使上述止挡销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伸出位置滑动。在由模式切换钮(40)使上述止挡销(35)移动到了上述突出位置时,上述冲击锤(22)的后退被禁止而使该冲击锤相对于臂部(21)解除卡合的动作被阻止,使砧座(9)与主轴(7)共同旋转。
文档编号B25B21/02GK102470519SQ2010800361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平林德夫, 杉本学, 江口健太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