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34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全带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带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现在安全带已经是车辆上的标准配置,安全带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翻车时将车内乘员固定在座椅上,减少车内乘员受伤的危险。但是,安全带也有负面作用,比如说在撞车或翻车后,车内乘员想从车内出来,必须要先打开安全带,但在撞车或翻车的过程中,安全带装置中的部分零件可能已损坏,导致安全带无法打开,车内乘员无法从车内出来,增加了车内乘员的危险。虽然有的车辆内备有小刀等可用来割断安全带的物品,但在撞车或翻车后,小刀等物品可能已离开原来的位置,且车内乘员被固定在座椅上,因此车内乘员可能无法拿到小刀等物品来割断安全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撞车或翻车后安全带无法打开且无法割断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带切断装置,该安全带切断装置可方便地切断安全带,解除撞车或翻车后安全带对车内乘员的束缚。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包括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上设有供安全带穿过的过孔,所述安全带从所述过孔中穿过,其中,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拉索、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内的静刀片、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的动刀片和拉动拉索运动的动力单元, 所述静刀片和动刀片分别位于所述过孔的两边,所述动刀片与拉索相连并可在拉索的驱动下越过所述过孔并转动到静刀片一边,所述静刀片和动刀片的刃口相对,所述拉索和动力单元设置在导向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静刀片和动刀片形成张开的剪刀形结构,所述过孔位于张开的剪刀形结构内。进一步地,所述动刀片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导向壳体内,所述拉索的一端与动刀片的未安装端相连,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上的电机和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绕线轮,所述拉索缠绕在绕线轮上且其一端与绕线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控制电机启动和停止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导向壳体外且与电机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对动刀片产生使动刀片向远离静刀片方向转动的预紧作用的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设置在导向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扭转弹簧设置在动刀片的转动轴线处,所述静刀片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动刀片上设有第二限位孔,扭转弹簧的一个支脚插入第一限位孔中,扭转弹簧的另一个支脚插入第二限位孔中。[0012]进一步地,所述静刀片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动刀片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导向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和与第二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重合,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并拧紧在第一螺纹孔中,所述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并拧紧在第二螺纹孔中,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第二螺钉上。进一步地,静刀片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和第一安装孔位于静刀片的同一端,导向壳体内还形成有突起的导向筋,导向筋位于第一孔的右侧,拉索的延伸方向为拉索的一端与动刀片的未安装端相连,向下方延伸,穿过导向孔后向上方延伸,从导向筋的背向第一孔的一侧走过,从第一孔的上方延伸到绕线轮上。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所述静刀片、动刀片、拉索、电机、绕线轮和扭转弹簧都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第一壳体上设有三角形的第一孔,第二壳体上设有三角形的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形状相同且相互对齐,第一孔和第二孔形成所述的过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切断安全带时,车内乘员只需启动动力单元,动力单元拉动拉索,拉索拉动动刀片转动,动刀片转动并和静刀片相互作用将安全带切断。该安全带切断装置利用了现有的导向壳体内部的空间,因此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结构紧凑。 由于设有动力单元,车内乘员只需启动动力单元,因此操作简单方便。另外,在撞车或翻车后,该安全带切断装置也不会离开原有的位置,方便车内乘员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切断装置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切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静刀片和动刀片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静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动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包括导向壳体6, 所述导向壳体6上设有供安全带12穿过的过孔601,所述安全带12从所述过孔601中穿过,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拉索3、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6内的静刀片1、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的动刀片2和拉动拉索3运动的动力单元,所述静刀片1和动刀片2分别位于所述过孔601的两边,所述动刀片2与拉索3相连并可在拉索3的驱动下越过所述过孔601 并转动到静刀片1 一边,所述静刀片(1)和动刀片2的刃口相对,所述拉索3和动力单元设置在导向壳体6内。优选地,所述静刀片1和动刀片2形成张开的剪刀形结构,所述过孔601位于张开的剪刀形结构内。通常的剪刀都是包括两个把手和两个剪切片,两个把手相对运动带动两个剪切片相对运动,使两个剪切片相互张开或合拢,在合拢的过程中将要剪切的物品剪断。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剪刀形结构是指剪刀的两个剪切片形成的结构。静刀片1和动刀片2 形成张开的剪刀形结构,即静刀片1和动刀片2的一端相互靠拢或重叠,静刀片1和动刀片 2的另一端相互远离。所述过孔601位于张开的剪刀形结构内,是指过孔601位于静刀片 1、动刀片2及两个刀片的相互远离端的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优选地,所述动刀片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导向壳体6内,所述拉索3的一端与动刀片2的未安装端相连,所述拉索3的另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6上的电机4和固定安装在电机 4输出轴上的绕线轮5,所述拉索3缠绕在绕线轮5上且其一端与绕线轮5相连。优选地,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控制电机4启动和停止的开关10,所述开关 10设置在导向壳体6外且与电机4电连接。优选地,开关10与电机4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导线从导向壳体6内穿出到导向壳体6外。开关10可设置在车身上靠近导向壳体6的位置,比如说车身B柱上靠近导向壳体6的位置。电机4由车辆的电瓶供电,电机4、开关 10及电瓶之间具体的电连接方式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不再赘述。优选地,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对动刀片2产生使动刀片2向远离静刀片1 方向转动的预紧作用的扭转弹簧7,所述扭转弹簧7设置在导向壳体6内。优选地,所述静刀片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所述动刀片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01,所述导向壳体6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01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606和与第二安装孔102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607,第二安装孔102和第三安装孔201重合,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8和第二螺钉9,所述第一螺钉8穿过第一安装孔101并拧紧在第一螺纹孔606中,所述第二螺钉9穿过第二安装孔102和第三安装孔201并拧紧在第二螺纹孔607中。所述静刀片1上设有第一限位孔103,所述动刀片2上设有第二限位孔 202,所述扭转弹簧7套设在第二螺钉9上,扭转弹簧7的一个支脚插入第一限位孔103中, 扭转弹簧7的另一个支脚插入第二限位孔202中。其中,导向壳体6是现有的安全带12装置的部件,导向壳体6 —般安装在车身上, 不同的安全带装置中,导向壳体6的结构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即是图2所示的上下左右。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壳体6包括第一壳体603和第二壳体602,第一壳体603和第二壳体602相互扣合,静刀片1、动刀片2、拉索3、电机4、绕线轮5和扭转弹簧7都位于第一壳体603和第二壳体602相互扣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第一壳体603上设有三角形的第一孔604,第二壳体602上设有三角形的第二孔605,第一孔604和第二孔605形状相同且相互对齐,第一孔604和第二孔605形成上述的过孔601。如图2所示,静刀片1位于第一孔604的下方,动刀片2位于第一孔604的斜上方,电机4位于动刀片2的斜上方。第一螺纹孔606和第二螺纹孔607设置在第一壳体603上。静刀片1上设有导向孔104,导向孔104和第一安装孔101位于静刀片1的同一端。第一壳体603上还形成有突起的导向筋 610,导向筋610位于第一孔604的右侧。动刀片的未安装端设有第四安装孔203,拉索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四安装孔203 处。[0034]拉索3的走向如下拉索3的一端与动刀片2的未安装端相连,然后向下方延伸, 穿过导向孔104后向上方延伸,然后从导向筋610的背向第一孔604的一侧走过,然后从第一孔604的上方延伸到绕线轮5上。拉索3位于动刀片2的未安装端和导向孔104之间的部分与静刀片1及动刀片2形成三角形,第一孔604位于所述三角形中。导向筋610的作用是给拉索3导向。静刀片1、动刀片2及拉索3均不影响安全带12的正常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动刀片2和静刀片1形成一种类似张开的剪刀的结构,当需要切断安全带12时,车内乘员只需操作开关10,使电机4启动,电机4带动绕线轮5转动,绕线轮5转动的过程中拉动拉索3,拉索3拉动动刀片2向静刀片1所在方位转动,动刀片2和静刀片1通过类似剪刀的相互作用将安全带12切断。该安全带切断装置利用了现有的导向壳体6内部的空间,因此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结构紧凑。由于设有电机4, 车内乘员只需操作开关10,使电机4启动,因此操作简单方便。另外,在撞车或翻车后,该安全带切断装置也不会离开原有的位置,方便车内乘员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带切断装置,包括导向壳体(6),所述导向壳体(6)上设有供安全带(12) 穿过的过孔阳01),所述安全带(12)从所述过孔(601)中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拉索(3)、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6)内的静刀片(1)、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的动刀片(2)和拉动拉索(3)运动的动力单元,所述静刀片(1)和动刀片(2)分别位于所述过孔(601)的两边,所述动刀片( 与拉索C3)相连并可在拉索(3)的驱动下越过所述过孔(601)并转动到静刀片(1) 一边,所述静刀片(1)和动刀片O)的刃口相对,所述拉索 (3)和动力单元设置在导向壳体(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刀片(1)和动刀片(2)形成张开的剪刀形结构,所述过孔(601)位于张开的剪刀形结构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片(2)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导向壳体(6)内,所述拉索(3)的一端与动刀片O)的未安装端相连,所述拉索(3) 的另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6)上的电机⑷和固定安装在电机⑷输出轴上的绕线轮(5),所述拉索(3)缠绕在绕线轮(5)上且其一端与绕线轮(5)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控制电机⑷启动和停止的开关(10),所述开关(10)设置在导向壳体(6)外且与电机⑷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对动刀片(2)产生使动刀片O)向远离静刀片(1)方向转动的预紧作用的扭转弹簧(7),所述扭转弹簧(7)设置在导向壳体(6)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7)设置在动刀片O)的转动轴线处,所述静刀片(1)上设有第一限位孔(103),所述动刀片( 上设有第二限位孔002),扭转弹簧(7)的一个支脚插入第一限位孔(10 中,扭转弹簧(7)的另一个支脚插入第二限位孔O02)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刀片(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所述动刀片(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001),所述导向壳体 (6)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01)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606)和与第二安装孔(10 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607),第二安装孔(102)和第三安装孔O01)重合,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8)和第二螺钉(9),所述第一螺钉(8)穿过第一安装孔(101)并拧紧在第一螺纹孔(606)中,所述第二螺钉(9)穿过第二安装孔(102)和第三安装孔O01)并拧紧在第二螺纹孔(607)中,所述扭转弹簧(7)套设在第二螺钉(9)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静刀片(1)上设有导向孔 (104),导向孔(104)和第一安装孔(101)位于静刀片(1)的同一端,导向壳体(6)内还形成有突起的导向筋(610),导向筋(610)位于第一孔(604)的右侧,拉索(3)的延伸方向为 拉索(3)的一端与动刀片(2)的未安装端相连,向下方延伸,穿过导向孔(104)后向上方延伸,从导向筋(610)的背向第一孔(604)的一侧走过,从第一孔(604)的上方延伸到绕线轮 (5)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壳体(6)包括第一壳体(60 和第二壳体(602),第一壳体(60 和第二壳体(60 相互扣合,所述静刀片(1)、 动刀片(2)、拉索(3)、电机(4)、绕线轮(5)和扭转弹簧(7)都位于第一壳体(603)和第二壳体(60 相互扣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第一壳体(60 上设有三角形的第一孔(604), 第二壳体(60 上设有三角形的第二孔(605),第一孔(604)和第二孔(60 形状相同且相互对齐,第一孔(604)和第二孔(60 形成所述的过孔(60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切断装置,包括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上设有供安全带穿过的过孔,所述安全带从所述过孔中穿过,所述安全带切断装置还包括拉索、固定安装在导向壳体内的静刀片、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的动刀片和拉动拉索运动的动力单元,所述静刀片和动刀片分别位于所述过孔的两边,所述动刀片与拉索相连并可在拉索的驱动下越过所述过孔并转动到静刀片一边,所述静刀片和动刀片的刃口相对,所述拉索和动力单元设置在导向壳体内。该安全带切断装置利用了现有的导向壳体内部的空间,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B26D1/12GK202089021SQ2011201328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严娜 申请人: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