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73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紧固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紧固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如铁路货车下心盘与摇枕、车钩托梁与冲击座连接螺栓上的螺母、共计二十个,采用双螺母锁紧,铁路货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螺母松动或脱落,由于螺母松动或脱落,两个被紧固件产生相对运动,接触面磨损较大,进而导致螺栓松动,危及铁路运行安全,此问题亟待解决。并且,由于现有的紧固装置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纹部分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风吹雨淋,非常容易生锈,进而造成螺纹连接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110141485. 2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记载了一种紧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螺栓1、与螺栓1匹配的螺母2和止动键3。螺栓1的末端开设有容纳止动键3的第一凹槽11,螺母2为一端开口螺帽结构,且螺母2的顶帽内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止动键3的十字槽。止动键3为长方块结构,第一凹槽11为沿螺栓1轴线对称的矩形开口通槽,止动键3的高度略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11的深度,且大于十字槽的深度。该紧固装置安装和拆卸时,将螺栓1穿入被紧固件4,需要将止动键3顶起,将止动键3顶在螺栓1的第一凹槽 11内,用扳手拧动螺栓1的螺栓头,直至拧紧到位时,止动键3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十字槽内,实现紧固装置的防松止脱。但是,上述紧固装置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先将止动键3顶起,现有技术中没用相应的装置能够实方便快捷地将止动键3顶起,因而造成该紧固装置的安装非常不便, 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紧固装置安装不便的缺陷,能够方便地安装紧固装置,提高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芯轴和弹簧;所述轴套包括轴套主体、与轴套主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壁以及位于轴套主体内部的轴孔,所述轴套的开口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壁上开设有底孔;所述芯轴穿设于轴套和套筒并从底孔伸出,能在轴孔内滑动,且所述芯轴包括芯轴主体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并与所述轴孔配合而使芯轴能在轴孔内滑动,所述芯轴伸出底孔的一端设有端冒;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的底壁的内侧抵接。优选地,所述轴套的开口端具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0013]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套孔为内六方方结构。优选地,所述芯轴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配合部为圆盘结构,所述配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芯轴主体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端冒为螺母,芯轴主体的从底孔伸出后与端冒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孔为圆孔。优选地,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且在弹簧松弛状态下,所述配合部位于轴套的开口处。优选地,所述套筒与所述轴套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在安装或拆卸紧固装置时,通过芯轴将紧固装置的止动键从螺母的十字槽内顶出,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安装和拆卸紧固装置,提高安装效率。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扳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轴套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芯轴的主视图。附图标记I"螺栓;11-第一凹槽;2-螺母;[0026]21-第一通孔;3-止动键;4-被紧固件[0027]5-手柄;6-套筒;61-套孔;[0028]7-轴套;71-轴套主体;72-底壁;[0029]73-外翻边;74-轴孔;75-底孔;[0030]8-芯轴;81-芯轴主体;82-端冒;[0031]83-配合部;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主视图;图3为图2 中的扳手的俯视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扳手包括手柄5以及与手柄5连接的套筒6,该扳手还包括轴套7、芯轴8和弹簧9。套筒6的套孔61为内六方结构,套筒6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也可以为六棱柱等其他立方体结构。轴套7包括轴套主体71、与轴套主体71 —端固定连接的底壁72以及位于轴套主体71内部的轴孔74,轴套7的开口端与套筒6的一端连接;底壁72上开设有底孔75 (图4 中示出);芯轴8包括芯轴主体81和配合部83,配合部83套设在芯轴主体81中部的位置, 且与轴孔74配合,使芯轴8整体能够在轴孔74内滑动,芯轴主体81 —端具有端冒82,端冒 82的尺寸大于底孔75的尺寸且位于底孔75的外侧,芯轴主体81与底孔75配合且能够在底孔75内滑动。弹簧9套在芯轴主体81上,弹簧9的一端与配合部83的端面抵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轴套7的底壁72的内侧抵接。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轴套7的轴孔74的开口端具有外翻边73,外翻边73与套筒6固定连接,轴套7的轴孔74为圆孔,轴套主体71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底孔75为圆孔。 当然,轴套7的外形结构、轴孔74的形状预计底孔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如图5所示,芯轴主体81为圆柱体结构;配合部83为圆盘结构,配合部83的直径大于芯轴主体81的直径,套设在芯轴主体81基本为中部的位置上。芯轴8伸出底孔75的一端可以为螺纹结构,端冒82为螺母,端冒82与芯轴主体81之间螺纹连接,且芯轴主体81 与底孔75配合。在上述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手柄5的受力情况并考虑生产成本和总体重量的条件下,确定手柄5的形状和尺寸,手柄5可以采用Q235A为材料加工制造。套筒 6可以为M22的内六方套筒,套筒6的高度与需要旋拧的螺母的厚度相适应,可以采用35号钢加工。一般情况下,轴套7的外形可以为圆柱结构,轴套7的外径为20-50mm,轴套7的轴孔74的直径与芯轴8的配合部83的直径相匹配,可以选用45号钢加工制造,芯轴主体81 的直径可以根据紧固装置的螺母2上第一通孔21的直径相匹配,保证芯轴主体81能够穿过第一通孔21进入螺母2内,可以选用35或45号钢加工制造,端冒82为标准螺母,弹簧9 的钢丝直径为0. 3-0. 8mm,采用标准压缩弹簧,保证弹簧9能够容纳在芯轴主体81与轴套7 的轴孔74所形成的空间内。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可以设计成系列工具,以针对不同规格的紧固装置的操作需要。以下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应用过程在拆卸图1所示的紧固装置时,手持扳手的手柄5,将套筒6套在紧固装置的螺母 2上,同时芯轴8的上端穿过螺母2的第一通孔21,将止动键3从螺母2的十字槽内顶出, 进入螺栓1的第一凹槽11内,然后用另一普通扳手旋拧螺栓1的螺栓头,直至完全将螺母 2拆下为止。在拆卸过程中,螺母2随弹簧9的作用并向下移动,螺栓1往上移动。在安装图1所示的紧固装置时,手持扳手的手柄5,将螺母2放置在套筒6的套孔 61内,芯轴8的上端穿过螺母2的第一通孔21,将止动键3顶在螺栓1的第一凹槽11内,然后用另一普通扳手旋拧螺栓1的螺栓头,当螺母2接近被旋紧时,将该扳手换成普通扳手, 止动键3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螺母2的十字槽内,实现对紧固装置的防松止脱。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弹簧9的压缩量要满足将止动键3从螺母2十字槽完全顶出的要求,也就是说,弹簧9的可压缩量应该大于螺母2的十字槽深度。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扳手,在安装或拆卸紧固装置时,通过芯轴8将紧固装置的止动键3从螺母2的十字槽内顶出,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安装和拆卸紧固装置,提高安装效率。[0047]需要说明的是,套筒6与轴套7也可以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将套筒6与轴套7加工为一体,可以提高套筒6与轴套7的连接强度,当然,采用一体结构势必会增加扳手的加工成本。另外,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轴套7的外翻边73处将套筒6和轴套7分割,套筒6 和轴套7的结构也做相应的变化,分别单独加工套筒6和轴套7,在将其焊接在一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扳手,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芯轴和弹簧;所述轴套包括轴套主体、与轴套主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壁以及位于轴套主体内部的轴孔,所述轴套的开口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壁上开设有底孔;所述芯轴穿设于轴套和套筒并从底孔伸出,能在轴孔内滑动,且所述芯轴包括芯轴主体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并与所述轴孔配合而使芯轴能在轴孔内滑动,所述芯轴伸出底孔的一端设有端冒;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的底壁的内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开口端具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套孔为内六方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配合部为圆盘结构,所述配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芯轴主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冒为螺母,芯轴主体的从底孔伸出后与端冒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为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且在弹簧松弛状态下,所述配合部位于轴套的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轴套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套筒,还包括轴套、芯轴和弹簧;所述轴套包括轴套主体、与轴套主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壁以及位于轴套主体内部的轴孔,所述轴套的开口端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壁上开设有底孔;所述芯轴穿设于轴套和套筒并从底孔伸出,能在轴孔内滑动,且所述芯轴包括芯轴主体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并与所述轴孔配合而使芯轴能在轴孔内滑动,所述芯轴伸出底孔的一端设有端冒;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芯轴主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配合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的底壁的内侧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能够方便地安装紧固装置,提高安装效率。
文档编号B25B13/48GK202162740SQ2011202852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梁晨, 赵强, 陈玉清 申请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