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承载部件和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25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承载部件和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承载部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承载装置,该装置用于支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射出成型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具产品成型零件也日渐大型化。这也对模具的存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存放模具的通常做法是将模具放置在两根平行的方形垫木上。但是这种垫木经过长期使用容易变形受损,而使模具无法稳定地放置,甚至可能存在模具倾倒等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垫木的材料是木质的,不但会因为长期的使用而变形,在不同的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垫木也可能会发生变形从而无法起到对模具的稳定承载。同时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垫木的预定位置,所以每次将模具放置在垫木时,垫木都可能处于模具的不同位置。而模具所具有的凹凸不平结构可能会在垫木的不同位置产生压痕,从而进一步地影响垫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承载部件,该模具承载部件能够实现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而且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承载部件,其中,该模具承载部件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部和用于在该承载部支撑所述模具的状态下进入到该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优选地,所述承载部为合成树脂承载部。优选地,该模具承载部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定位部上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沿所述定位部移动以能够将所述模具夹持在所述保持件与所述承载部之间。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部,并且该定位部的两端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保持件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定位部上并位于所述限位凸缘部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并且所述定位部上还穿套有位于所述保持件与所述限位凸缘部之间的弹性元件。优选地,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定位部形成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优选地,所述保持件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所述保持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部。优选地,所述模具承载部件还包括穿套在所述定位部上的金属垫片,并且该金属垫片位于所述承载部的模具支撑面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装置,其中,该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三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优选地,该承载装置包括四至十个所述模具承载部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承载部件,其中,该模具承载部件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部和用于在该承载部支撑所述模具的状态下进入到该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由于该模具承载部件具有定位部而便于把持,能够容易地实现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同时,由于所述承载部总是设置在相对支撑模具的一定位置,所以避免了模具所具有的凹凸不平结构可能会在不同位置产生压痕,从而延长了上述模具承载部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模具承载部件2承载部3定位部4限位凸缘部5保持件6弹性元件7金属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模具承载部件I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部2和用于在该承载部2支撑所述模具的状态下进入到该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2。虽然优选方案为图1中所示的所述承载部2形成为圆柱状(俯视圆形),从而能够防止由于立方体等的棱角对作业人伤害,而且加工成本相对较低。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该承载部2形成为俯视长圆形等其他各种几何形状。由于模具通常利用圆柱体在射出成型设备中进行定位设置,所以在模具的周缘通常设置有开口槽,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定位部3利用该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的形状能够将所述承载部2总是设置在相对支撑模具的一定位置,所以不但实现了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而且延长了模具承载部件I的使用寿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承载部2为合成树脂承载部。由于合成树脂,特别是聚胺树脂等,具有质量轻、耐挤压、抗变形等特点,所以能够对模具更好地进行承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木质材料,更加便于加工生产,更加经久耐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模具承载部件I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定位部3上的保持件5,所述保持件5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2沿所述定位部3移动以能够将所述模具夹持在所述保持件5与所述承载部2之间。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移动模具时,使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与模具一起移动,从而省却了需要再次放置模具承载部件I的时间,进一步地实现了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即使是没有下述的两种对该保持件5进行保持的结构,只要该保持件能够形成为比所述开口槽直径大的形状,就能够使该保持件被保持于所述模具上而同时移动。(只是不能如下述具有保持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那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定位部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部4,并且该定位部3的两端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保持件5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定位部3上并位于所述限位凸缘部4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并且所述定位部3上还穿套有位于所述保持件5与所述限位凸缘部4之间的弹性元件6。如图1所示在所述保持件5的上下能够粗细不同柱体之间形成了限位台阶,该限位台阶能够使弹性元件6的变形被限制到一定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在非承载状态下,弹性元件6的受力状态,延长弹性元件的使用寿命。当然也可以使所述定位部3形成为直圆柱体。所述限位凸缘部4和所述保持件5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固定弹性元件6的结构,例如当弹性元件为下述螺旋弹簧时,根据螺旋弹簧的端部的形状设置为不同安装结构,在此不作详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承载部2和所述定位部3形成为一体。当然也能够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例如螺栓连接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弹性元件6为螺旋弹簧。在使用该具体实施方式
所示的模具承载部件I时,用力将所述保持件5向上拉以压缩螺旋弹簧,使所述保持件5和所述承载部2之间的距离变大,以使所述定位部3进入到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然后松手使弹簧复位以夹持该模具周缘。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起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而且在对模具进行移动时,也能够省却对例如现有技术的垫木进行移动和再次安放的时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保持件5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部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所述保持件5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部3。在使用该具体实施方式
的模具承载部件I时,需预先将所述保持件5通过螺纹连接旋转至一定的高度(使所述保持件5和所述承载部2之间的距离变大),在使所述定位部3进入到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后,将所述保持件5向所述承载部2靠近以夹持该模具周缘。同样地,也能够对模具进行快速安全的存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还包括穿套在所述定位部3上的金属垫片7,并且该金属垫片7位于所述承载部2的模具支撑面上。由于模具多为金属制,所以为了延长模具承载部件1,能够在所述定位部3上穿套金属垫片7,当金属垫片7发生磨损时,仅更换该金属垫片7,便能够进一步地延长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的使用寿命O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I。由于该承载装置应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模具承载部件I,所以同样地具有上述优点。优选地,该承载装置包括四至十个所述模具承载部件。通过上述描述能够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利用所述定位部3进入到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从而能够将所述承载部2总是设置在相对支撑模具的一定位置。由于在进行放置时,所述定位部便于把持,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了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同时,由于所述承载部2总是设置在相对支撑模具的一定位置,所以避免了模具所具有的凹凸不平结构可能会在不同位置产生压痕,从而延长了上述模具承载部件I的使用寿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承载部件(I)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部(2)和用于在该承载部(2)支撑所述模具的状态下进入到该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为合成树脂承载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承载部件(I)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定位部(3)上的保持件(5),所述保持件(5)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部(2)沿所述定位部(3 )移动以能够将所述模具夹持在所述保持件(5 )与所述承载部(2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缘部(4),并且该定位部(3)的两端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保持件(5)可滑动地穿套在所述定位部(3)上并位于所述限位凸缘部(4)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并且所述定位部(3)上还穿套有位于所述保持件(5)与所述限位凸缘部(4)之间的弹性元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和所述定位部(3)形成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6)为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5)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定位部(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以使所述保持件(5)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部(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还包括穿套在所述定位部(3)上的金属垫片(7),并且该金属垫片(7)位于所述承载部(2)的模具支撑面上。
9.一种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模具承载部件(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装置包括四至十个所述模具承载部件(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承载部件1,其中,该模具承载部件1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部2和用于在该承载部2支撑所述模具的状态下进入到该模具周缘的开口槽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部2。由于该模具承载部件1具有定位部3,所以能够利用该定位部3将连接于所述定位部3的承载部2总是设置在相对支撑模具的一定位置,所以不但实现了模具快速安全的存放,而且延长了模具承载部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模具的承载装置。
文档编号B25H3/00GK202985540SQ2012206242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林春雷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