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92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设备,包括一个推车、一个支撑臂、一个轴、一个变速箱和一个转轮;所述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推车上,并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操作转轮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设备将支撑臂固定在轴上并通过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推车上,并通过操作转轮利用变速箱调整支撑臂相对于推车的位置,这样,通过转动转轮,即可调整支撑臂及安装在支撑臂上的立柱等相对于推车的位置,以便于立柱等的生产装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支撑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对病人进行X光片拍摄的时候,经常使用到X射线拍片床和胸片架。在生产装配过程中,由于X射线拍片床和胸片架的立柱通常较重,人员操作劳动强度高且易导致人员或产品受到伤害或损毁。
[0003]因此,医疗器械领域正在寻求一种更易操作的支撑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操作型并提高安全性的支撑设备。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支撑设备,包括一个推车、一个支撑臂、一个轴、一个变速箱和一个转轮;所述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推车上,并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操作转轮与所述变速箱连接。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箱为涡轮蜗杆变速箱。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一个滑杆和一个配重件;所述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配重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杆上。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为框架结构,所述滑杆和所述配重件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中。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杆垂直于所述轴。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件包括多个配重板;所述配重板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杆上。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一个气弹簧;所述气弹簧设置在所述推车与所述支撑臂之间并将所述推车与所述支撑臂连接。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弹簧具有一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推车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撑臂可转动地连接。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轴间隔设置。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上设置一个第一支撑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形成在所述支撑臂上的支撑板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部为形成在所述支撑臂上的凸块结构。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间隔地设在所述推车上;所述轴穿设在所述两个轴承中;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两个轴承之间。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设备将支撑臂固定在轴上并通过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推车上,并通过操作转轮利用变速箱调整支撑臂相对于推车的位置,这样,通过转动转轮,即可调整支撑臂及安装在支撑臂上的立柱等相对于推车的位置,以便于立柱等的生产装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图1中支撑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支撑设备的支撑臂处于水平位置。
[0023]图4为图1中支撑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支撑设备的支撑臂处于倾斜位置。
[0024]图5为图1中支撑设备的配重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6]100支撑设备110推车112底座
[0027]114脚轮 115第一支撑腿116第二支撑腿
[0028]120支撑臂 122第一支撑部123第二支撑部
[0029]130轴132轴承140变速箱
[0030]150转轮 170安装座 180气弹簧
[0031]182第一端 184第二端 192滑杆
[0032]194配重件 1942配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4]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设备100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支撑设备100可用于X射线拍片床和胸片架的立柱的生产装配。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设备100包括一个推车110、一个支撑臂120、一个轴130、一个变速箱140、一个转轮150、一个安装座170和一个气弹簧180。其中,支撑臂120固定在轴130上并通过轴130可转动地安装在推车110上;可通过操作转轮150利用变速箱140调整支撑臂120相对于推车110的位置;气弹簧180设置在推车110与支撑臂120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安装座170设置在支撑臂120上,可用于安装X射线拍片床和胸片架的立柱200 (如图3和图4所示)等。这样,通过转动转轮150,即可调整支撑臂120及安装在支撑臂120上的立柱200等相对于推车110的位置,以便于立柱200的生产装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003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推车110包括一个底座112、多个脚轮114、至少一个第一支撑腿115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腿116。多个脚轮114安装在底座112的底面上,以便于移动推车110。第一支撑腿115和第二支撑腿116的底部均设置在底座112的上表面上,可用于安装或支撑轴130等。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撑腿115设置在底座112的相对两侧上,并大致垂直于底座112。两个第二支撑腿116设置在底座112的相对两侧上,并相对于第一支撑腿115倾斜设置。位于底座112同侧的第一支撑腿115和第二支撑腿116在顶部相交,从而与底座112共同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以便增强推车110的结构强度。
[0036]轴130可通过两个轴承132安装在推车110上。如图2所示,两个轴承132分别安装在位于底座112的两侧的第一支撑腿115和/或第二支撑腿116上。轴130穿设在两个轴承132中,且轴130的一端与变速箱140连接。
[0037]支撑臂120可通过轴130可转动地安装在推车110上。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120与轴130位于两个轴承132之间的部分固定连接,这样,当轴130相对于推车110转动时,支撑臂120可以随着轴130 —同相对于推车110转动。
[0038]变速箱140可安装在轴130上,以便带动轴130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变速箱140可以采用涡轮蜗杆变速箱。
[0039]转轮150安装在变速箱140上。用户操作如转动转轮150,可通过变速箱140带动轴130相对于推车110转动。
[0040]安装座170设置在支撑臂120上,可用于安装立柱200 (如图3和图4所示)等,使得立柱200等可随着支撑臂120 —同转动。
[0041]为了将立柱200等稳固地设置在支撑臂120上,支撑臂120上可设置一个第一支撑部122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123。如图1和图3-4所示,第一支撑部122可设置在支撑臂120的端部,可用于与立柱200等的端面配合,从而可以在立柱200等处于倾斜或竖直位置时起到支撑立柱200等的作用。两个第二支撑部123间隔地设置在支撑臂120上,可以与立柱200等的侧面配合起到支撑立柱200等的作用。换言之,第一支撑部122和第二支撑部123可以与立柱200等的不同表面配合,起到支撑立柱200等的作用。在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22可以为形成在支撑臂120的端部的支撑板结构,而第二支撑部123可以为形成在支撑臂120上的凸块结构。
[0042]气弹簧180设置在推车110与支撑臂120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可起到支撑、缓冲等功能。具体地,气弹簧180的第一端182与推车110的底座112可转动地连接,气弹簧180的第二端184可与支撑臂12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端184与两个轴承132、轴130间隔设置。
[0043]此外,支撑设备100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滑杆192和一个配重件194。滑杆192可设置在支撑臂120上,且滑杆192大致垂直于轴130。配重件194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杆192上,用以实现支撑臂120的转矩平衡。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120可以为框架结构,滑杆192和配重件194可设置在支撑臂120中。如图5所示,配重件194可包括多个配重板1942。配重板1942可滑动地安装在滑杆192上。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一个或几个配重板1942在滑杆192上的位置,进而调整支撑臂120相对于轴130所受的力矩从而实现转矩平衡的再建。
[0044]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设备100的具体结构,下面简述其工作原理。
[0045]如图3所示,立柱200通过安装座170安装在支撑臂120上。此时,支撑臂120处于大致水平的位置;并令第一支撑部122与和第二支撑部123分别与立柱200的端面和侧面配合,起到支撑立柱200的作用。
[0046]当需要调整支撑臂120相对于推车110的位置时,用户可操作如转动转轮150通过变速箱140带动轴130及支撑臂120相对于推车110转动,直至安装在支撑臂120上的立柱200达到希望的位置,如图4所示,以便对立柱200进行生产装配及维护等操作。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120可以轴130为中心相对于推车110在O到90度范围内转动。
[0047]在上述过程中,通过转动转轮150,即可调整支撑臂120及安装在支撑臂120上的立柱200等相对于推车110的位置,以便于立柱200的生产装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而且,可根据支撑设备100的负载情况调节变换配重件194在滑杆192上的不同位置,调整支撑臂120相对于轴130所受的力矩从而实现转矩平衡的再建。因此,在空载情况下或不同负载的情况下,支撑臂120均能够顺畅的旋转,既可改善支撑设备100的操作性和安全性,又可节约维护成本。另外,在支撑臂120以轴130为中心转动时,由于气弹簧180设置在推车110与支撑臂120之间并将两者连接,因此,可克服变速箱140轴向游隙产生的抖动并可有效缓冲变速箱140突然停顿产生的跳动,从而改善支撑设备100的整体使用效果,弱化了支撑设备100上个别零部件本身的固有特性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0048]此外,将支撑臂120安装在推车100上,可在工作场所方便移动支撑臂120及安装在支撑臂120上的立柱200等。
[004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设备,包括一个推车、一个支撑臂、一个轴、一个变速箱和一个转轮;所述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推车上,并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操作转轮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设备将支撑臂固定在轴上并通过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推车上,并通过操作转轮利用变速箱调整支撑臂相对于推车的位置,这样,通过转动转轮,即可调整支撑臂及安装在支撑臂上的立柱等相对于推车的位置,以便于立柱等的生产装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00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推车(110)、一个支撑臂(120)、一个轴(130)、一个变速箱(140)和一个转轮(150); 所述轴(1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推车(110)上,并与所述变速箱(140)连接; 所述支撑臂(120)固定在所述轴(130)上; 所述操作转轮(150)与所述变速箱(14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100)还包括一个滑杆(192)和一个配重件(194);所述滑杆(192)设置在所述支撑臂(120)上;所述配重件(194)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杆(19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20)为框架结构,所述滑杆(192)和所述配重件(194)设置在所述支撑臂(120)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194)包括多个配重板(1942);所述配重板(194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杆(19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100)还包括一个气弹簧(180);所述气弹簧(180)设置在所述推车(110)与所述支撑臂(120)之间并将所述推车(I 10)与所述支撑臂(120)连接; 其中,所述气弹簧(180)具有一个第一端(182)和一个第二端(184);所述第一端(182)与所述推车(1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端(184)与所述支撑臂(120)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184)与所述轴(130)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100)还包括一个安装座(170);所述安装座(170)设置在所述支撑臂(1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20)上设置一个第一支撑部(122)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123);所述第一支撑部(122)设置在所述支撑臂(120)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撑部(123)设置在所述支撑臂(120)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22)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2)为形成在所述支撑臂(120)上的支撑板结构;所述第二支撑部(123)为形成在所述支撑臂(120)上的凸块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100)还包括两个轴承(132);所述两个轴承(132)间隔地设在所述推车(110)上;所述轴(130)穿设在所述两个轴承(132)中;所述支撑臂(120)位于所述两个轴承(132)之间。
【文档编号】B25H1/18GK203527422SQ20132058475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陈勇, 谢列平 申请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